一周财经要闻(35)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海杉
浏览:3441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周财经要闻(35)
时间:2004年8月30日18:47
政策
股票溢价发行无需监管机构批准
为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本月23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和证券法修正案草案,分别删去了关于股票溢价发行须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批准的规定。
股票溢价发行将无需再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批准,股票发行价格将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形成。
深交所澄清全流通传闻
近日,深交所网站以醒目的红字登出公告称:“今日,有关媒体刊出关于‘中小企业板全流通大局初定’的报道,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特此予以澄清。”
评论认为,深交所的澄清公告不仅姗姗来迟,也语焉不详。中小板是否试点全流通的问题,不但对中小板的走势产生影响,对整个大盘的走势也有深远的影响,深交所应该作出全面而清楚的解释。
能源期货交易品种可能增加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称,首只燃料油期货合约的推出预计将最终为其他能源期货合约品种的上市铺平道路。尚福林是在出席上海期货交易所首只燃料油期货合约上市启动仪式时说这番话的。
事件
本周又有两只新股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
本周又有两只新股上市首日便跌破了发行价。8月24日开盘,宜华木业只在发行价6.68元附近略微挣扎了一下,便抵受不住大笔的抛盘,股价直线下滑,最终收盘于6.33元,较发行价下跌了5.24%,全天换手率不足30%。
8月26日上市的美欣达自一开盘便跌破了发行价,收盘于10.92元,跌幅超过9%。
汉唐证券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境
据报道,汉唐证券由于在自营业务及国债回购业务上均出现过亿元的巨额亏损,公司已面临资金链全面断裂的困境。消息称,汉唐证券管理层最近已发生变动,原总裁宋建生已经去职,由原总稽核丛蔚升任总裁。目前,汉唐证券国债托管业务已被暂停。
汉唐证券旗下四驾马车浪潮软件、铜峰电子、南纺股份和恒大地产受此消息影响,本周均跌幅巨大。
央行出手救德隆
消息人士透露,央行已指定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全面接管德隆系公司,有关德隆债权债务的一应事务将交由华融处理。日前,德隆的15家主要债权人得到通知,获悉此项安排。
另据了解,德隆的核心人物唐万新两周前已被拘押,公司另一位负责财务的高管李强同样在押。
新华人寿否认与南方证券有委托理财关系
新华人寿品牌管理部负责人日前否认了有关媒体的报道,称“新华人寿与南方证券没有任何委托理财关系”,因此,亦不存在媒体所报道的6亿元损失问题。
但此人士承认,由于证监会最近规定,上市公司IPO金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值的2倍,因此新华人寿募集规模可能达不到原计划的40亿元左右,而是约30亿元。
鞍山证券8老总被判4年罚10万
震惊国内金融界的鞍山证券公司原总经理陈力等8人非法吸收151亿元公众存款的大案,8月25日在沈阳中院宣判。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陈力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陈力表示上诉。
燃油期货火爆登场
8月25日,燃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再次引入石油期货交易,我国也因此成为除日本之外的亚洲第二个交易油品期货的国家。上市当日7个合约总成交91510手,成交额199492万元。
中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本周在北京成立。肖刚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礼辉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党委副书记,刘自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党委副书记。有消息称,证监会前首席顾问梁定邦可能担任中行股份的独立董事。
新华书店改制后请外资加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新华书店计划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向包括外国投资者在内的投资者发行60%的股权。新华书店总经理刘国辉表示,公司已经与香港媒体公司TOM集团有限公司等几家战略投资者进行了商谈。
14名股东起诉北京城建
北京城建公告称,8月25日,公司接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有关应诉通知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14名股东起诉公司一案。
从诉讼内容看,原告的主要目的是对相关公司的关联交易拥有知情权。北京中院能够快速受理此案引起业内关注。
观点
深交所报告:分类监管限制非流通股东自利行为
深交所日前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提出,短期内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引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对非流通股份比重高、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实施分类监管,是限制非流通股东“自利”行为的有效手段。而在长期来看,强化公司治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则是保护流通股东利益的根本措施。
这份题为《非流通股东“自利”行为、流动性价差和流通股东的利益保护》的研究报告认为,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将导致流通股东利益受损。报告建议考虑对规模大、股权集中度高、再融资数额大的公司引入类别股东表决制度,而对规模小、股权分散、成长性强的公司实施分类监管。
报告还分析提出,由于对关联交易正常与否的判断困难,将关联交易引入类别股东表决的范围要慎重。
中信证券:近几月基金大规模调仓可能性很小
尽管4月份以后大盘总体处于跌势,且部分基金的重仓股也加入下跌行列,市场人士不断猜测基金可能在进行较大的仓位调整和筹码更替。但中信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基金的持仓调整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最近几个月基金并没有大规模调整持仓的可能。
南方基金:目前建仓时机绝好
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高良玉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建仓的绝好时机已经到来。他说:“现在市场是低迷的,但恰恰是这种低迷孕育着很大的投资机会!”他透露,南方基金公司把与国民经济最密切的六个行业作为最主要的投资对象。
数字
股市低迷导致人保财险巨亏5.14亿
人保财险董事长唐运祥日前表示,国内证券市场持续疲软,导致中国人保上半年投资损失达5.14亿元人民币。
公司管理人士称,面对股市的下滑,他们将重新调整投资组合中各部分的比例。今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提高债券持有比例,尤其是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以及部分公司债券。对基金的投资比例将进一步缩减,但会增加总投资金额。
财政部将发行372.9亿国债
财政部决定发行2004年记账式(七期)国债。本期国债实际发行面值总金额为372.9亿元人民币,期限为7年,经投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4.71%。其中有60亿元通过试点银行柜台面向社会发售。
大庆联谊共同诉讼案宣判98人胜诉11人败诉
大庆联谊民事赔偿案的共同诉讼部分近日在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其中,国浩律师集团(北京)事务所郭锋、赵清律师代理的109名投资者的共同诉讼,98人胜诉、11人败诉。郭律师称对判决结果“比较满意”。他同时表示,这109名投资者将不会上诉,因为“是否上诉首先要考虑到上级法院改判的可能性”。
保险资金持有基金劲增7成
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保险业总资产已达1.097万亿元,同比增长38%。保险公司持有证券投资基金668亿元,同比增长69%。
一周人物
周小川:通胀压力未明显减弱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经济正朝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但当前总需求扩张及通货膨胀压力还没有明显减弱,应继续观察和研究经济运行的变化。周小川称,银行部门应坚持有保有压,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
尚福林:证券业问题应该在创新中解决
在8月24日召开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再次呼吁:“我国证券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实现证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更加需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尚福林指出,当前我国证券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也面临许多困难,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还不能完全相适应。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创新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问题和困难也只有通过创新、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从国际经验看,创新是金融机构提升并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发达国家金融企业走过的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历程说明,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证券业必须要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方式,优化组织结构,积极营造自身的竞争优势,惟其如此,才能历经市场的考验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尚福林说。
郝建学:与中科健共存亡
中科健总裁郝建学日前对媒体有关中科健即将崩溃的报道给予了正式回应:“我只是出差两天,媒体就说我不担任中科健总裁了,根本是没有的事。”他说,“我不但会任职到今年年底的任期满为止,而且还会争取继续留任。”
中科健与浦发银行之间的借贷纠纷,中科健本身巨额关联交易以及巨额担保如何解决,是投资者心中的疑问。郝对此的回答是,中科健与浦发银行就1.8亿元的进口押汇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公司目前的实际利润情况还不错,中科健的“通讯路线”仍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不过,已有迹象显示董事会已对公司目前面临的情况表示不满。中科健不久前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责成以公司总裁郝建学为首的经营班子妥善解决公司目前存在的资金周转问题及经营中遇到的其他困难。
媒体聚焦
《潇湘晨报》:许小年:不改股市“千点论”投资者早晚吃苦头
近日现身“首届中国(长沙)投资银行国际论坛”的许小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透锋芒:“我的观点仍然没有变,这个市场(股市)的基础非常不牢固。”许小年认为,中国股市由于缺乏制度基础,其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
关于全流通,许小年语表示:“不能总是久拖不决,关键是要管理层下决心。从保护投资者利益角度看,管理层应该有勇气并付出一定的代价将这个问题解决掉。”
许小年还对中小企业板发表了看法,他说,“中小企业板本来就不应该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一些误导使监管层也误认为发展中小企业惟有推出二板市场圈钱。”并指出,人们只看到美国纳斯达克的成功,却没有看到每年上万亿风险投资基金在德州和加州为孵化“种子公司”所付出的代价。事实上,纳斯达克市场仅仅是风险投资资金链条的最后一环。中国在没有产业基金和风险基金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板是“无源之水”,推出来也没有用。
《中华工商时报》:成思危再论让股市恢复本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日前接受了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水皮的专访。
叫“中小企业板块”是妥协
成思危说,不能随便把一些民营企业都弄到创业板来上市,这样不管有没有真正的融资需求,谁都想上市圈钱。因此我主张叫科技板块,但不妥协中小企业板可能就出不来,因此我也只好妥协。其实,企业上市的关键是应看到底有没有融资的需求,能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回报,而不应取决于企业的规模或所有制性质。
按净资产减持存在问题
成思危说,现在各方正在寻找一个好的方案,但是绝对不能匆忙。证监会提出了7种模式,当年按市价减持肯定行不通,我认为按净资产来减持也存在一定问题,因为一些公司现在净资产的质量本身是有水分的,不能与投资者的现金价格同等。
制度建设是中国股市最大问题
成思危说:除了过度投机等问题,中国股市目前还存在两个制度性问题,一个是单边市的问题,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就难以充分发挥股市的功能。另外,半流通市造成同股不同权,非流通股的大股东根本不关心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这两个制度性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最终将形不成气候。
以股抵债违反市场规律
成思危认为,以股抵债是中国特色的一种做法。事实上,债权和股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按照风险和回报对称的规律,股权投资的回报总体上应当高于债权投资。尽管能够增加流通股的数量,但违反市场的规律。
在现阶段还无法解决全流通以及大股东占用资金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可以先对一批股票进行摘牌。
监管不只是制定繁琐的条例
成思危认为,中国股市宏观看来进步不小,微观看来问题不少。现在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是加强了,但最大的问题还是股市制度建设上的问题,这个市场是否值得进入的关键首先是放宽资金入市的渠道。其次,股市还应恢复其本色,要让投资者认为能够取得合理的回报。尽管是风险自担,但是大多数投资者应当能够取得合理的回报,重建投资者的信心。第三,要在监管上确实下功夫,不要总是把精力花费在制定繁琐的条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