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7-2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民索赔前景黯淡 江苏琼花逃过"退市劫"
2004-07-20 11:26
中国青年报北京7月19日电 江苏琼花(002002)会成为刚刚开盘半个月的中小企业板首只被勒令"退市"的股票吗?
这个疑问对于投资者来说,亦喜亦忧。而记者采访到的大多数业内人士则认为,"退市"只是个幻想。
因涉及3000多万元违规"委托理财"业务未及时披露,而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的这支中小企业板的"探花",现在被业内人士称为"罂粟花"。
上周,中国证监会宣布立案稽查,并暂停了该股票保荐人闽发证券3个月的保荐资格。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同时表示:"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大患。对于任何违反信息披露规定,造成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的,监管机构绝不姑息。"
"绝不姑息"意味着什么程度的惩罚?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江苏琼花这种"明知故犯"的"欺诈上市"者,应该执行"斩立决"----勒令其"退市"。
目前,江苏琼花已暴露出来的问题,除了未按规定披露其巨额"委托理财"业务,还涉及为大股东出具担保1.8亿元。有分析认为,目前该公司总资产不过3亿元,净资产不过1.18亿元,其通过IPO募集的资金总额(约两亿元),刚好够填补委托理财加上担保风险的"血窟窿"。有评论说,"这样的公司能通过上市审核,匪夷所思。"
但是,让一只出炉正在被热炒的"中小企业股"摘牌,可能性有多大?西南证券资深证券分析师刘晨认为,"退市"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至少以前鲜有先例,证监会稽查一阵子后,弄个通报批评,对高管层罚上30万元,顶多再罚上市公司几十万元,顶多是这样了,‘退市’从制度上说没有依据。"
他对记者说,事实上"琼花"之所以敢在披露信息上违规,可能在一开始就设想过被查处的成本------这个"成本"也就是几十万元,相对于已经"圈到的钱",九牛一毛,"当然合算"。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难下狠手"的原因还有,让琼花"退市"或者打入ST股,中小企业板块必然股价大跌,这种"震荡"肯定违背管理层"稳定"的初衷,其影响恐怕连已经购买中小企业股的投资者也不想看到。"刚炒上来,就跌,没人再愿意跟进了。"
北京颐合兴业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卫星认为,把"退市"当作惩罚措施,按照目前"股权分置"的股市运行规则,不但惩罚不到"责任人",相反必然会"伤及无辜"。
他分析说,"琼花"的市场流通股股东基本上是在约20多元的高价买进的,又迅速被套牢,现在股价跌掉近一半,如果琼花"退市",流通股股东的损失会更大,而且再没有追回的可能。相反,对于想要惩罚的上市公司而言,它已经通过"溢价发行"赚得盆盈钵满。
据了解,"江苏琼花"违规丑闻披露的当天,其股价一度跌掉25%,最低达9.91元,逼近其7.32元的发行价。占总股本约三分之一的3000万股流通股,如果保守估计按照每股损失10元计算,就是3个亿。
"难道会让江苏琼花拿出3亿元弥补流通股股东的损失?不算它已经在发行市场融到的两亿元,它有多少家底儿够赔的?"
张卫星认为,因为中小企业板的基本规则与A股一样,同样是一个"股权分置"的市场,上市公司可以轻易利用"二次溢价"的发行和流通规则,从流通股股东手中圈钱。"不管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企业,面对这种白给的诱惑,谁还在乎什么诚信?"
有消息称,江苏琼花高管层目前正辗转于北京和深圳之间,接受主管部门及投资者的质询。7月17日,江苏琼花发布公告称,将延期至8月10日披露该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理由是为配合证监会调查,"无法按期召开董事会"。
但是,任何解释和说明,意图只不过在于澄清"罂粟花"的成因,并不影响一个"美妙的结局"----按照该上市公司高管层持股5000万计算,即便按目前下跌之后的市价,他们的市值仍然可达5个亿。而在二级市场上,"琼花"的上市就意味着投资者的赔本,在高位买进的中小散户更是只有哭的份儿。
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已经有上百名流通股股东聘请了律师,准备在证监会最终处罚结果出台后,以"重大欺诈"起诉"江苏琼花",并要求其赔偿损失。记者就是否会有更严厉措施制裁"江苏琼花",咨询中国证监会消息人士,未获明确回答。他认为,还要等稽查工作告一段落后才知道。
张卫星认为,诉讼将是个艰难的过程。从惯例看,"最后挨板子的只能是流通股股民,他们的损失没人惦记。"他说,畸形的市场一定会造成"圈钱恶果",一旦暴露出来,"就是一个烂摊子。"
投资者能否"索赔"?西南证券刘晨说:"索赔?开玩笑,谁赔你?怎么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