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4-7-1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国测评:主力自救时机把握到位
2004-07-16 19:02
●双底行情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中报业绩继续向好以及市场主力不失时机的自救,目前成交已经充分放大,短线作风险相对较小,可关注尚未放量大涨的蓝筹板块和三家造船股。
背景分析
背景之一:主力自救时机把握到位。之所以说时机把握到位,主要基于下面几个理由:1、中报业绩继续向好,特别是蓝筹股板块崛起一定程度缓解了市场前段时间看空氛围;2、政策面屡屡给出向好的信号,例如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以及更大规模资金有望入市的信息;3、新基金 普遍仓位只有30%多,拉升股指可能会达到逼迫新基金快速建仓的目的;4、ETF8月份即将启动,将上证50拉高到一个适当的位置对于存量主力来说似乎更为有利;5、技术上看,形成双底上攻的难度并不很大,相反如果任其破位,在1400点以下徘徊则会身陷不利。综上所述,一波以基金投资者为主要动力的、以宏观环境向好、半年报继续增长为理由的、以超跌为技术面背景的双底反弹正在进行中。估计这样的反弹仍有可能得到延续,后市的个股机会将明显增加,但可持续性的个股机会可能并不多见。成交量的大幅放大也很难得到延续,本周很可能会是一个整固行情,如果出现重大利好并且大盘放出巨量,则建议投资者持股待沽,相反如果纯粹靠市场的自然力量,那么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活跃行情可以期待。
背景之二:蓝筹股要区别对待。蓝筹股是启动这一轮大盘行情的重要动力,但我们认为绝大部分蓝筹股提前大盘筑底成功,并且上扬,有不少蓝筹股还放出了较大的成交量。如果说前期主力继续看多,心态健康,那么想必会锁定筹码,但事实的情况却是不少蓝筹股放出了相当大的成交量,对于这些已经创出巨大成交的、反弹已经超过15%的蓝筹股而言,中期风险已经明显提高,后市要抱以一定程度的警惕。通过我们的观察,以上证50作为蓝筹股的集中代表,目前涨幅偏小、尚未充分放量的仅有银行、高速公路两个板块,在此我们建议关注600015华夏银行和600350山东基建,我们注意到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个股目前涨幅偏小,尚未形成突破之势,另外绝对价格明显偏低、基本面也没有突出的不妥,有望成为后市推动大盘的重要力量。对于涨幅已经比较大的石化、有色、煤炭等板块,特别是已经有充分放量的个股,建议保持一定的谨慎,再度追涨可能会陷入中短期的被动。
背景之三:巨大成长背景凸现造船股机会。十八世纪的英国、十九世纪的美国、二十世纪的日韩之所以成为具有霸主地位的帝国,与其突出的海外控制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硬件配置就是远洋船舶,军事也好、贸易也好,无一不是通过船舶这个硬件来实现的,中国未来二十年正处在成就全球霸业的艰险征途中,目前虽然中国造船业按国别计算排名第三,但与韩日相比差距巨大。中国的海外贸易总量中由中国船队承当的份额只占到10%,而根据发改委的要求,未来十年内这个数字将提高到50%,这意味着我们有四倍的产业成长空间。在当今中国的各个重要产业中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和造船业相媲美的产业膨胀空间。目前我们造船业的80%是服务于国外船主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8年,如果不扩张产能,前一个目标就无从何谈起。造船业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这样的比较优势是在其它各国所很难找到的。
两头在外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全球最大 的消费基地和加工业基地、相对匮乏的资源现状都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对造船业有着太迫切的、至关重要的战略需求,而恰恰全球比较优势又决定了这种需求的实现并不困难,因此没有理由不看好未来十年中国造船业的巨幅增长。但回过头来我们却看到A股市场却只有区区三家与造船相关的企业,它们的流通市值不足20亿,它们的总市值不过70亿,无论是与钢铁相比,还是与石化、汽车相比, 这个数字都是畸形的,与产业发展现状是不匹配的。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迅速壮大中国造船产业是一条现实之路、必由之路,因此一切对上市公司短线业绩的评估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通过相关的公开信息披露却不难发现,事实上沪东重机和江南重工正在悄无声息地走上快速增长、快速扩张的道路。
正是由于看好造船业的大背景,我们才长线看好造船业的三家公司,这其中江南重工在缩量快速下跌之后出现了新一轮盘升行情,而沪东重机则有望创出新高,广船国际股性一直较为活跃。这三家股票中沪东重机已经被主力控制,江南重工正在形成战略主力,而广船国际中一直有小主力来回运作。我们认为这个板块短线可为,长线可守,可适当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