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豌豆公主

关于技术分析的作用、地位及我们应有态度的讨论 ------- 欢迎大家参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m_guide at 2004-6-27 08:42 PM:


你的文章不错的,很欣喜又看到你的文章。

呵呵,知易行难。


谢谢。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10-26 at 16:5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士大夫 at 2004-6-27 08:59 PM:
还以为是要讨论“技术分析的作用、地位及我们应有的态度”呢,敢情是研讨应用细节的呀。。
白激动了半天,,,,


这里你可先谈谈。前面我们已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6-27 at 21:43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7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xigua at 2004-6-27 09:22 PM:
技术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罢,无非是一种分析手段,用来决策买卖行为。
人们拼命寻找灵验的方法,正暴露出在未知事物面前的心理脆弱和恐惧。
就象用X光机或CT机去分析一个人的灵魂,怎么能辨别这个人的善恶? ...

你说的很好,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都仅是一种工具,大部分人都在做着意义不大的事情,只有真正经历过股市的风风雨雨的人才会认识和懂得真正重要的东西!现在你怎么说也不会起什么作用的,在股市中大部分的东西还得靠自己去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xigua at 2004-6-27 09:22 PM:
技术分析也好,基本面分析也罢,无非是一种分析手段,用来决策买卖行为。
人们拼命寻找灵验的方法,正暴露出在未知事物面前的心理脆弱和恐惧。
就象用X光机或CT机去分析一个人的灵魂,怎么能辨别这个人的善恶? ...


你说的层次相对而言比较高了,我们前面也谈到过。悟性是比较重要的。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6-27 at 21:47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X光机CT不能分析一个人的灵魂,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否健康。是否有这两种机子所能发现的疾病。个股方面也是一样。我们不在意主力有什么非常目地,我们知道这只股很健康,有向上能力,就可以入,不要把一些东西说的太玄。大道至简。一些你不能应对的走势出现了,你会以为你的心态还是其他什么非技术因素出了问题,但是就是那么简单。就是你的分析方法还少了些什么。因为你学的那些招数对付的股只有那些,武功有高低,你只能打赢比你低的。只是你在失败后不应以为什么运气啊,心态啊是你失败的理由。很简单你不如对手,所以你败。你还雵要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说的悟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是不要太玄了,就是下功夫。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三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说悟,必定是下过无数苦功以后的第三重,一二层不到,如何谈悟,所以轻易不要谈悟字,因为你要自问你下的功夫够了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时间,价格-------ok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讨论不能谈什么“悟”,一谈这个东西,谈话就越来越不着边际。一“悟”就“空”。数学里有这个词吗?
只有说不清楚时才用这个词来充数,其实说不清楚就是还没有想清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6-2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指标是两个方面作用:
1:当市场感觉不好的时候,用指标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验证自己的感觉,并且严格按照指标实施操作策略。
2:利用指标的一些规律性东西方便自己选股,然后充分综合其他的东西建立买卖头寸,指标的揭示作用是次要的。

两个用法都建立在自己对所使用指标的充分了解之上。指标在操作中起的重要性不相同。 尽量多使用趋势跟随类指标。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绿水人家 at 2004-6-28 06:20 AM:
  我们用X光机CT不能分析一个人的灵魂,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否健康。是否有这两种机子所能发现的疾病。个股方面也是一样。我们不在意主力有什么非常目地,我们知道这只股很健康,有向上能力,就可以入,不要把 ...


朋友的话不错,但说到运气。。。
我认为:从整体上来说,股票赢亏的决定因素是运气,无论周期长短。
我知道同意我的观点的人很少。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0-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amkr1015 at 2004-6-28 12:51:


朋友的话不错,但说到运气。。。
我认为:从整体上来说,股票赢亏的决定因素是运气,无论周期长短。
我知道同意我的观点的人很少。

既然很少我就同意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6-28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一篇否认传统分析方法的文章

参与本帖讨论的朋友水平都较高,就把这篇帖子拿来请大家评议

转:
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方法是错误的。二讲授和学习传统技术理论方法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已。三正确的投资大道是研究供求关系。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行业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都形成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而做为金融行业一个分支——证券市场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它和其它行业比较起来,它无疑是很幼稚的。它的理论体系和操作实践都很不成熟,其中的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更是错误百出。在近几十年来,各行各业的理论和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证券行业的理论和方法却一直停滞不前,这不能不说是证券行业的一个悲哀。
  我今天在这里明确的指出,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及方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传统技术理论产生的年代人们坚信二大实践科学理论:1相似理论2简化理论
  相似理论:当时人们认为相似的实验条件会产生相似的实验结果。传统技术分析尊循这一观点,认为相似的技术形态会导致相似的未来走势。因此传统技术理论把无以计算的形态归类为几大经典技术形态,认为可以照此推类未来的走势。这和当时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有关系,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体系——即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那怕亿万之一的不同,就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就像我们平时,经常打的台球,你击出去的角度一点轻微的误差,在经过数次折板过,方向就已经和原计划的大相径庭。因此科学家们意识到原来的理论只适合于线性体系。而世界上更普遍的存在体系却是非线性的。例如天气预报,万亿分之一的原始数据的误差就会产生完全相反的天气结果。科学家比喻说,太平洋上空的一只蝴蝶删动一下翅膀就会在北美洲引发一场龙券风。大量的事物都是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变化, 实践中我们也会普遍看到微小的前因变化就会导致不同产结果。因此在当今的科学论坛上,传统技术分析已经失去了其科学的理论基础。
  很多相似形态的个股,其后来的发展走势完全不同。科学家已经证实,股市的交易行为体系属于非线性系统。
  2简化理论:几十年前的科学家在研究复杂的物理或化学现象时,为了便于研究,对他们进行了简化处理,比如研究一个空中飞行的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把它简化处理,假想成一个质点,通过研究这个质点的运动来研究羽毛球的运动轨迹。这在当时取得了很多科学成果。传统技术理论也沿用了当时的思维,把数以万计的走势简化处理成有限的几类形态,认为研究他们就可搞明白很多复杂的走势。当今的科学们发现很多问题无法简化处理,如在混沌系统中的研究只能用高级计算机收集尽可能多的大量数据来复现当时的环境。股市交易体系也是一个无序的混沌体系,每天存在大量的无序的交易行为。科学们用了最高级的计算机对股市中的交易行为进行了模拟,但最终没有成功。因为股市是个开放的体系,其中所蕴含的数据太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技术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是根本站不住的。已被现代科学证明是错误的方法 论。
  可是当今,我看到市场上大多数的人正在一本正经的传授和学习着这一错误的理论和方法,我看到人们在糊里糊涂地奉献出自己的金钱给股市。本室现在的每个学员都深刻的认识到这点。很多初学者不明白,抱着良好的愿望想系统的学一学基础知识,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所学的基础知识根本就是错误的。只会引他们进入投资亏损的不归路。这个错误百出的传统技术理论正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把人们引向失败的深渊。刚才我是从科学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明传统技术的错误性。下面我要从经济学角度来和同学们探讨传统技术分析的可笑。
  
  大道至简。是说,真正的本质是简到不能再简了。
  而当今市场上的许多理论方法却背道而驰,繁而又繁。生怕别人看懂似的,曲折繁琐。好像不如此则无法显示其理论的高深。
  人们都知道:股价涨跌的本质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这是个浅显的道理和事实,分析研究股市应直接从这个本质入手。
  可是,当前的市场上的理论极少从“供求关系”这一本质出发。因此它们无法真实地体现股市的内在规律。
  这些理论有三大致命缺陷。
  一、目前市场上的理论或方法几乎无一不是从指标入手。可是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供求关系这一本质。各种指标都是根据股价和成交量而来的,可以说指标是股价和成交量的影子。影子和主体的本身,二者绝对不能画等号。每种指标都在歪曲其主体本身。分析一个人,不观察这个人本身,而是去看这个人的影子,这真是一大谬论,但它却真实地存在股市当中。指标的各种缺点和局限,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各位都深有体会。
  
  二、技术指标的天生缺陷是由于它没能很好地反映股价运动的本质--供求关系。因此造成了它的第二大缺点:无法真正地了解市场环境的转化过程。无法真正了解个股中的内在因素。(任何变化都要最终落实到供求上,供求的变化造成市场环境的悄然转化。)脱离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孤立地用数字模型分析市场,无疑是错误的。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相似走势的个股,后期走势常会不同。如果用现在的大多数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会得出后期走势相同的怪论。例如:600808马钢股份,某年从不足3元起步,狂升到3.6元附近后进行强势整理,市场极为火热响应,散户们纷纷杀入。按照市场传统理论方法一定会发出买入指示,结果,当年马钢3.6元附近最后成头,追入者全部被套。又一年,马钢再次从不足3元处起步,涨到3.6元以上进行强势整理,此时传统理论方法按理说应再次指示买入,这次当然对了,直冲到6元多。(问题是这时侯,很多人由于上次的教训已不敢再买)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很多论方法的准确性只有50%,
  为什么相似的走势,会造成后期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当时不同的市场环境,导致马钢在3.6元附近产生了不同的买卖供求关系。
  我听过一个老师讲个股和大盘,他为了说明大盘将要下跌大量引用传统技术指标,如布林线和VOL等指标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他说指数和股价位于布林线上轨代表着回调就要开始,同学们可以打开历史上的指数和个股的K线图,可以明确的看到很多情况下股指和股价位于布林线上轨时照样继续上涨!这位老师说VOL成死差意味着将要调整,我不否认会有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回顾历史,同样会看到无数的VOL成死差后续继上涨的例子。
  不要盲从理论,不要盲信权威。同学们。要用客观的眼睛去了解这个世界,去认知真理,去研究事实!我们学过数学的都知道,一个定义或定理只要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这个定理是错误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打开K线图你会发现应用技术指标如布林线 VOL MACD KDJ 均线 所做出的推论。我们都可以在历史数据图中,找出相反的例子来证明其推论的错误。比如最基本的均线理论是金叉理论,它的含义是短期或中期均线向上穿越中期或长期均线,可以做为买入点。我们打开历史K线图确实可以看到很多个股和很多情况下,成金叉后上涨!但是我们更不应漠视有很多个股和很多情况下成金叉后,不久就成为头部,继而下跌。从此看金叉理论方法无法在实践中应用,因为你买入后实际上,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各占一半。那又和抛硬币决定买不买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实质是这样,股价短期大涨或连续上涨必然使短中期均线向上穿越中长期均线,但是其后是下跌成头还是继续上涨则是概率各占一半。也就是说金叉向上是股价上涨造成的一个附属结果。其后股价能否继续上涨和金叉无关。再举一个例子,抛出一粒石子在水中,水中会出现波纹。水面中的波纹能做为有没有石子投进来的根据吗?石头能证明波纹,而波纹不能证明石头。如果还不太明白,我再举一例,一个人走过海潍,留下了脚印,这个脚印是当时,且仅是当时方向的证据,当时的脚印不能充分证明下一步的方向。脚印代表的是过去,过去能证明未来吗?不能!古人说以史为鉴,它的意思是借鉴,大家要明白借鉴的意思。借鉴是参考的意思。仅是参考而已,它能证明什么?昨天你可以对明天有一个借签,但昨天永远无法证明明天。今天的MACD向上,是无法证明明天MACD继续向上的。传统技术分析只是个参考作用,它证明不了什么。很多技术高手,真正操作起来仍是一片茫茫然。他嘴上可能不承认,但他内心深处明白,现在走的好,指标好,买入后不一定就一定会获利,也有可能被套。明白吗,同学们,指标,趋势只能借鉴作用,它们都是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它们证明不了什么,它们只是在说过去发生了这样的事?但将来会不会发生呢?  有的同学会问,那么股市的涨跌用什么来判断?我还是那一句话,供求关系!是供求关系导致了股指和股价的波动,而不是其影子指标和所谓均线引了股价的波动。当市场有新的求方力量出现时,即使已上冲布林线上轨,股价也会继续大涨,并牵动布林线继续向上。我不想举更多的例子。同学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逻辑关系,是当时的供求关系导致股价的上涨,而股价的上涨又导致技术指标的变化。指标从来都是从属的,被动的,现象的。通过技术这种现象来探究股市的规律无疑是错误码的。
  证券市场的供求主体是人,,人是决定买卖的最终因素。离开分析人来分析市场,那是在做物理和数学题!从指标是永远分析不出人要做什么,人会怎么样交易!按图索骥是所有传统技术投资者失败的根本原因。只有人气理论才能做到以人为体,分析人的买卖行为,分析股票的供求变化。
  
  我可以用呼唤真理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绝大多数人所掌握的传统技术是错误的,是伪技术!市场上流行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操作方法,几乎全是对股价和成交量 时间这三要素的种种转换形式。只凭这三要素是无法真正反映市场的本质——供求关系的。
  
  我有一位刚入会几天的学生,说:
  
  我想找穿越年线的,当然不是一穿年线就可进的,而是要考虑其它的因素,
  如近期一直在放量,所有均线都呈多头排列,放量突破年线的,如1月份的600104,
  且要考虑是不是当前热门股,基本面如何,
  还有不一定是找年线之上的,如穿30日的也可观察,公式最好是能自由调节N线的。
  
  我立即回答这位同学:
  
  突破年线的,放量的,均线多头排列的,基本面良好的--------即使你在附加100个条件,也不是真正意义的选股。其中没有对人气的思考,所做的一切就是按图索骥。,,
  比如你说的那些条件,确实有个股成功的上涨,可是你用软件计算一下它的成功率后,你就会大失所望。只是因为它缺少了灵魂——人气。可是人气是无法编入公式的。
  用任何传统技术分析方法来进行选股,其成功率只有50%。 不要相信任何权威,不要相信任何指标。要实是求事,追求真理。
  
  市场中绝大多数的人在操作理念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自己却并不知道。人们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错误的分析之路。不仅是普通股民,就是绝大多数的“专家”也是如此。
  
  人们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他们很难接受真正的正确理念。错误的东西不清除,正确的东西就无法树立。今举央视看盘的某一天的部分专家预测为例:(姑且不看他们的判断结果否正确,)
  
  银河证券:***
  看涨
  
  看盘理由 大盘短期基本止跌企稳,个股开始活跃,后期有进一步反弹要求,建议关注低价板块。
  ------“大盘短期基本止跌企稳,个股开始活跃”这些是过程的描述。这是只要看了盘的人都会知道的。 ------“后期有进一步反弹要求”-谁在要求?是技术指标要求?还是别的什么条件要螅?
  从头到尾全是套话,没有一句清晰的判断。
  
  上海万盛:***
  看涨
  
  看盘理由 今日大盘量能萎缩,冲高乏力,沪指10日均线对大盘构成反压,但明天有“中国联通”战略投资者2亿余股上市,多方有望借此展开反击,向10日均线冲刺。
  ------ “沪指10日均线对大盘构成反压,”真让人难以理解,指标居然把大盘压住了!!
  ------“中国联通”战略投资者2亿余股上市,多方有望借此展开反击,向10日均线冲刺。”
  大盘的上涨的理由是否为猜测?他是凭什么断定多方一定要借此反击?
  
  港澳资讯: ***
  
  看涨
  
  看盘理由 十月份的首个交易日股指以小阳线报收,成交量创今年次地量,表明目前做空能量已近枯竭,即使指数已经失真,但个股的活跃,尤其是东北板块和有色金属类个股的活跃,已经表明市场的超跌反弹正在进行。
  ------全是对现实大盘的描述和总结,没有一处是前瞻性的预测。
  
  汇正财经:**
  看涨
  
  看盘理由 从日线图看,短线有止跌企稳迹象,显示反弹仍未结束,但受下降通道的制约,反弹高度也不会很大。10日线附近即1378点附近会有较大压力,由于受资金面偏紧和扩容压力大等综合因素影响,中期走向仍不能过于乐观。预计后市继续反弹。
  ------“从日线图看,短线有止跌企稳迹象,显示反弹仍未结束,”止跌企稳迹象和反弹是否结束不存在预测上的逻辑关系。
  
  天一证券:** 看涨
  
  看盘理由 周三两市大盘在东北板块和航天板块的联手护盘下,呈现小幅震荡走高的态势,这既是节前技术性反弹的延续,也是对近期热点的再挖掘,但是鉴于目前场内量能释放始终处于低量状态这一事实,预计后市大盘反弹空间有限,其中沪指1390点一线压力较大。
  ____ “鉴于目前场内量能释放始终处于低量状态这一事实,预计后市大盘反弹空间有限,其中沪指1390点一线压力较大。 ”目前场内能量低,后市就一定能量低吗?目前的市场能量高低和反弹空间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吗?
  
  广州博信:***
  看涨
  
  看盘理由 东北板块和B股的上涨有一定的持续力,这使大盘反弹的动能短期内不会迅速地枯竭,而去年十二月大盘所构造的平台又将对股指的下跌构成一定的支撑,在此情况下,大盘有望走出震荡盘升的行情。
  ---- “去年十二月大盘所构造的平台又将对股指的下跌构成一定的支撑,在此情况下,大盘有望走出震荡盘升的行情。”去年十二月的平台真能对股指的下跌构成支撑吗?即使有,也是心理上的。绝对不会有实质的直撑。如果套用一个比喻,他是在说去年的脚印,会对今年的后退产生阻止作用。
  
  ····· 上面就是这些专家的语无伦次的股评。 人们在入市初就接受了很多错误的东西,
  和别的股民或专家 学到的,在书上看到的,在媒体上听到的。不知不觉中已中毒太深。因为人们所接触的都不是股市操作的真理。它们把人们引向了歧途。
  人们的思维束缚在错误的理念上,没有操作就已在思维上中套。
  我刚入市不久也像很多善良的股民一样,虔诚地学习技术分析理论方法,当时我可以说博学中外所有操作理论,并在实战中大量应用,最后仍然亏损。我终于在7年前的一个夜晚彻底抛弃了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方法,走上了正确的投资之路。如果有人想学传统技术理论方法我们 可以免费教他们,但是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免费教人们吸毒是在害人害已。每一个有才,有德的职业投资人都不会这么做的!

[ Last edited by 豌豆公主 on 2004-6-28 at 13:52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豌豆公主 at 2004-6-28 13:48:
参与本帖讨论的朋友水平都较高,就把这篇帖子拿来请大家评议

转:
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传统技术分析理论方法是错误的。二讲授和学习传统技术理论方法是自欺欺人,害人害已。三正确的投 ...

不知此人能否利用技术分析赚钱?
能的话,说明技术分析是行之有效的一件工具;
不能的话,他唯一有资格发言的就是“我不懂技术分析”,没有评论技术分析的资格。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老师说:“一个定义或定理只要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这个定理是错误的。”
定义:馒头是用来吃的。
反例:馊馒头是不能吃的。
结论:馒头不是用来吃的。
定义:MACD是个不错的论坛。
反例:MACD出现过广告和骂人贴。
结论:MACD不是个好论坛。
这样的例子很多……
最重要的是这个老师不懂技术分析,他不知道技术分析是建立在概率统计基础上的。
技术分析研究的恰恰是正反例子的统计概率,技术分析本身已经包括着对一些小概率的不利事件的应变策略及方法。(我们赚钱就是通过技术分析寻找上升的大概率机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4-6-28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m_guide at 2004-6-24 11:15 AM:


你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话语也很漂亮!很是佩服。

呵呵,老兄才说了:“有的人只看到了叶子,有的人看到了一棵树,有的人却看到了森林。

唉,功夫在诗外呀。 ”


老兄你真的功夫在诗外呀!!呵呵。。。:*20*::*20*::*20*:

[ Last edited by 草地 on 2004-6-28 at 22:4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04-6-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的讨论,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也不想说明这是怎样的感觉。

其实我看好多贴已经反映了我这种感觉了。大家细细揣摩一下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6-28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知道讨论理论是磨牙的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草地 at 2004-6-28 06:41 PM:
看了各位的讨论,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也不想说明这是怎样的感觉。

其实我看好多贴已经反映了我这种感觉了。大家细细揣摩一下吧。


草地,实战的以后会开专帖的,谢谢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回头看看,觉得前面还有个朋友的发言很正确,当时因故没有回帖。
我把他的话帖出来:
Originally posted by 燕赵之子 at 2004-6-24 02:10 PM:
    我不看量 价  ,你说的金叉 , 死叉  ,也不是致命的   。我经常金叉后进,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它先要产生背离是基础。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六月河 at 2004-6-24 09:10 AM:
做技术分析犹如医生看X光图片,年轻医生看到阴影,就判断是瘤子,结果切开一看只是个肿块。

要经过很多年的历练,不知道要看多少的X光图片,才能成为经验丰富的医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2:38 , Processed in 0.038200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