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的启示--小议循环周期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冰雪寒香
浏览:21773
回复:1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生物钟的启示--小议循环周期
作者:阮华 日期:2004/06/03 [已阅读6次]
--------------------------------------------------------------------------------
如美国一位技术分析大家所言:投资者似乎对测底抄底有着天然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倾向。在他们的心目中,底落何处无异是永恒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一点,由饱受跌势蹂躏后的近期市场评论中“底”字出现频率之高,可见一斑。
测底的技术流派林林总总,循环周期堪称里头的重中之重。列其荦荦大者———如江恩、如费波纳奇数列、如螺旋历法,直到星象节气《易经》八卦……形形色色,都有人信、有人用。至于准与不准,效果如何,便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这暂且搁到一旁,不去管它。作为股市运行规律的反映,循环周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在如何去把握它。
常常可以读到这样的分析:某月某日,是从某某点中期见顶后的多少天;其后某日,又是去年见大底后的多少天;跟着是历史上某著名行情的×周年纪念,随后又到某某重要之极的“节气”……如是周期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正是“时间之窗”何其多,叫人步步为营,缩手缩脚,无所适从。如此下去,由于所积累的顶底越来越多(周期一般以顶底计起),技术分析的信徒们总有一天会发现不胜其烦、没法做股票,那时便真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循环周期不如没周期了。
知其然须知其所以然,循环周期到底是从哪里来、怎样形成的?对此尽管可以有五花八门、甚至充满神秘色彩的解释,但我以为,去除各家理论的外衣,剥到底其实只有一条:便是股市内外资金的流向起伏。正是追逐利润的资金流的潮涨潮落,决定了一波又一波行情的顶与底。以此作为起止的标识,周期就这样产生了。故此,运用周期,不能脱离对资金的研判。例如判底的问题———要先问资金流出市场的运动停止了吗?引发资金出局的那些因素都得到改善了或者消除了吗?如果没有,那么总的趋势就还要延续,届时就算有更多的“时间之窗”,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千万不要将循环周期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因为资金是运动的,运用资金的人也是活的,行情也因此而多姿多彩。假使将股市视为有生命的整体,而循环周期是它的生物钟,那么生物学家对于人类与动植物的生物节律的新的研究成果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生物学家发现,人类的生物钟不是24小时,而是24小时18分。而其它动植物的生物钟,差距就更明显:有23小时的,有28小时的。对此,生物学家解释道:那是出于生存与竞争的需要。以某种鸟为例:如它一丝不苟地以不多不少的24小时为标准作息的话,那么当它醒来后再去觅食时,它想吃的虫子可能已被早起的鸟儿吃光了……
动植物尚知道调整生物节律以适应环境生存,那么身为万物之灵、常年在竞争激烈的股海中搏击的人又应如何呢?
-摘自:证券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