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3-11-19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4-24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金公司04-05年最新股市投资报告(强荐)
1、 中国股市已经进入阶段性的牛市,牛市可能运行到明年的5、6月份。乐观的预测大盘能涨到2900点,悲观的预测是2150点,2004年会有比较好的行情。近期会出现向年线的调整,为投资者提供进场机 会。
2、 中国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法发展环境的改善为牛市提供基础。
3、 由于目前产业周期循环整体已经运行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能源、矿产资源、部分材料、食品饮料等行业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投资应当以上述行业为主,同时考虑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行业。
4、 2003年12月的同月利润增长数据提示我们投资于水泥、电力、石油、精炼石油产品制造、酒、软饮料、煤炭、肥料制造、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股票。
5、 建议在近期市场出现的调整当中积极买入上述行业的股票,为迎接主升浪做好准备。
一、 市场预测:
(一) 上涨空间预测
1. 指数黄金比率分析
(1)乐观预测
由于深圳综指更加反映市场的实际情况,有关分析以深圳综指为主。
从深圳综指运行的结构来看,该指数在本轮大行情当中预计不会创出新高。2005年的高点大约是2001年创造的665点的高点。最近的上涨大约在去年的高点450点附近停止。今年的高点可能是520点附近在2002年创下的高点,也可能直接到达665点。
从上证指数的运行结构看,该指数在本轮大行情当中预计能够创出新高。上证指数最近的高点在2002年的高点1750点附近。今年将可能到达2000年的高点2150点附近,04-05年预测高点2900点
因此,指数运行的总体规律是,深圳指数到达450点附近,回调到400-410点。再次上涨到520点附近,在450点上方结束调整,最终上涨到665点。上证指数到达1750附近,回调到1600点左右,再次上涨到2150点,调整到1800点左右,最终上升到2900袋内。
(2)悲观预测
悲观预测是将乐观预测的指数降低一个平台,目前的行情不是大的牛市,仍然是大的反弹。那么深圳指数的预测高点为450点,上证指数预测高点2150点。整个行情属于三浪反弹。
2、均线指标预测
(1)均线确认牛市
深圳综指最终在有综指以来的无穷成本线上获得支撑,显示调整级别高于1997-1998年的调整,但是低于1993-1995年的调整。象征熊市的260日年线在1月29日国务院即将出台相关意见的影响被成功上破,从而熊市结束,牛市开始。同时象征着熊市的季度KDJ在本季度终于上穿,同样预示着牛市来临。
(2)依托年线展开行情
由于周线上指标的钝化和相对明显五浪的完成,预计近期就可能完成牛市的第一浪,进入第二浪调整阶段。牛市的二浪调整以年线为极限,考虑到年线会不断上升,回调的目标位置在1500点以上。由于月线MACD同时被突破,月线KDJ只能调整到中档,因此今年还有第二次行情,无论乐观与否上方预测的上证指数2150点2004年见到的可能较大。
在牛市当中第四浪的调整也以年线作为界限,在年线上获得支撑以后走出第五浪,上涨幅度限制于国民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
熊市当中每一次反弹到达年线停止,牛市当中每一次调整到达年线停止,计算年线上升的速度,以年线为基础吸货是最好的。一旦年线被穿破,必须重新考虑操作思想。
3、平均价位预测
(1) 平均股价预测的意义
平均股价是根据所有股票的平均价格计算而来,意义基本上和市盈率相同,但是更适合于技术分析预测。由于大盘股的发行和中国市场泡沫化程度的降低,中国股票的平均价格有下降趋势。
(2)预测结果
1307点位置上的平均股价是6.5元,根据以往的规律,牛市的头部价格一般不会超过底部价格的两倍,因此最高价很难超过13元。97年行情的高点在16元,2001年到了15元,同样2005年难以超过14元。所以股票的平均价格在最高峰大约在13-14元左右。由于指数的上涨往往比平均价位略高一点。因此深圳综指有希望到达665点。,上证指数大约在2900点。
4、级别
从技术分析系统来看,本次行情的级别高于1999-2001行情,小于96-97行情。上涨幅度也应当介于二者之间。从上涨幅度看,96、97年行情上涨了194%,99-2000上涨了114%左右。因此上涨幅度应当介于二者之间,即2800点到3850点。
5、总结
总体来看牛市开始了,行情比较乐观的看深综指可以到达665点,上综指可以到达2900点附近,悲观一点看深综指到达520点,上海综指到达2150点附近。
(二)时间预测
时间预测一般比空间预测更难,往往只有参考作用。预测方法也只能采用黄金分割法或者江恩周期,往往见仁见智。
1. 近期行情可能的结束时间
可能有两个,一个是近期的2月中旬,也可能高位横盘到3月下旬,2月中旬见到高点可能更大。
2、调整的时间周期
如果从2月中旬开始调整将调整到3月下旬,如果从3月下旬开始调整那么要调整到6、7月份。
3、今年第二次行情的时间
今年第二次行情比较可能的是运行到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
4、2005年行情的终止时间
按照历史规律,2005年的行情可能在五六月份到达行情高点。
二、 经济和政策背景
1.中国处在工业化阶段,该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快速发展
发展经济学对于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有非常好的总结。钱纳里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当中揭示了经济增长的水平和工业化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指出在工业化过程当中,制造业部分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预计要比其它部门高。在制造业内部,重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通常又要比轻工业部门快一些。
根据钱纳里的研究,按1970年美元计算,人均GNP280美元、560美元、1400美元、2800美元和4200美元,分别反映工业化进入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工业化基本实现阶段和工业化全面实现阶段。根据钱纳里模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变三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中的工业化阶段,而且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往往会快速发展。
2、新一轮产业增长对经济带动作用能持续8年
工业化阶段的快速发展是最主要原因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消费增长的过程,是一个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消费的升级,是以收入的提高为前提的,同时收入的提高依*不同产业效率不断提高带动下的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提高。当一个产业的效率提高到一定阶段,产品价格降低到一定水平,正好适合于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时候该行业恰好是整个经济的瓶颈产业,该产业投资的增加,效率的提高最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时候,就是全社会投资回报增加最高,发展最快的行业。
这样的行业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往往取决于当时的收入水平,例如人均GDP在1000美元汽车产业开始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收入和行业产品价格对比,当这样的价格对比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行业就快快速增长,例如房价和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为3-6的时候。
经济自主快速地增长,使得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日益成为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支撑力,而住房、汽车、通讯、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在经过几年增长速度的稳步回落以后,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推动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景气循环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产业中的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塑料、电气机械及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面临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一个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过程。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与最终需求密切相关的结构提升是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推动力量。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和相关高成长产业的拉动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幅度再次出现增大趋势。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大约能持续8年,即从2003年开始到2011年,我国经济将保持上升趋势。
3、政策背景
由于人所共知的缺陷,中国股市最近几年一直走熊。近期出台的《意见》能够直接促使大盘在1月底终于突破,说明了市场当中大资金对于该政策的认可。近期TCL和武钢的上涨已经为人们认可,其实国有股流通减持是可以双赢的。只要第一是优质资产,第二是市盈率低。目前这些大的国企正处在发展巅峰阶段,这个时候减持有人要,无论国有股还是流通股都可以获益。
可以说,只要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的股票,按照比净资产略高的价格减持,投资者就可以从中获利。这些绩优股票的减持,将是推动今年股市上涨的重要因素。
三、 今年上涨的行业分析
要想正确把握上涨的行业,首先就要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
1、原理
人类社会从来都在进行两场斗争。一个是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供给的矛盾,另外一个是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优秀产品之间的矛盾。两个矛盾合成一个矛盾,就是人自身的需求和和自身能力的矛盾。人有了能力,才能够发明更好的消费品,才能够制造更好的机器获取利用自然资源。
人的需求和能力要相互切合,需求大于矛盾会物价上升;供给相对大于需求,会导致经济萧条。
2、发展趋势
所有的行业大体上可以分为最终消费品行业、机器机械工业、原材料资源能源工业。经济规律发展的行业规律是:人们在自身对于新的享受满足的需求下,创造出新的产,使得行业从初级到高级,逐渐从资源原材料工业发展到机器设备制造业,现在逐渐发展终级消费品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从初级产品过渡到终极产品,体现经济发展的趋势例如从改革以后中国消费品发展的历程看,体现了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手机、汽车、信息产业、娱乐传媒产业的发展过程。
产业链如下
行业链条 资源采矿产业 材料产业 中间器件产业 最终机器产业 消费品产业
饮食行业 种植 农副产品加工 食品加工机械 品牌食品、饮料
纺织行业 种植、石油 纺织业 纺织机械 品牌服装
电器 黑色金属、石油 钢铁、塑料 压缩机 电气机械
信息产业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 芯片、钢铁、塑料 电子元器件 电子计算机、手机、电视 短信、网络业、娱乐业
房地产 黑色金属、非金属 建材、钢铁 建筑业、建筑机械 房地产
交通运输 黑色金属、石油 钢铁、塑料 发动机 汽车、飞机 运输、旅游行业
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正在进行,以汽车房地产等行业为代表的行业目前正在带动工业化加速。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将进入下一个主要最终消费品深加工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时代。 3、政策背景
由于人所共知的缺陷,中国股市最近几年一直走熊。近期出台的《意见》能够直接促使大盘在1月底终于突破,说明了市场当中大资金对于该政策的认可。近期TCL和武钢的上涨已经为人们认可,其实国有股流通减持是可以双赢的。只要第一是优质资产,第二是市盈率低。目前这些大的国企正处在发展巅峰阶段,这个时候减持有人要,无论国有股还是流通股都可以获益。
可以说,只要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的股票,按照比净资产略高的价格减持,投资者就可以从中获利。这些绩优股票的减持,将是推动今年股市上涨的重要因素。
三、 今年上涨的行业分析
要想正确把握上涨的行业,首先就要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
1、原理
人类社会从来都在进行两场斗争。一个是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供给的矛盾,另外一个是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优秀产品之间的矛盾。两个矛盾合成一个矛盾,就是人自身的需求和和自身能力的矛盾。人有了能力,才能够发明更好的消费品,才能够制造更好的机器获取利用自然资源。
人的需求和能力要相互切合,需求大于矛盾会物价上升;供给相对大于需求,会导致经济萧条。
2、发展趋势
所有的行业大体上可以分为最终消费品行业、机器机械工业、原材料资源能源工业。经济规律发展的行业规律是:人们在自身对于新的享受满足的需求下,创造出新的产,使得行业从初级到高级,逐渐从资源原材料工业发展到机器设备制造业,现在逐渐发展终级消费品行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从初级产品过渡到终极产品,体现经济发展的趋势例如从改革以后中国消费品发展的历程看,体现了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手机、汽车、信息产业、娱乐传媒产业的发展过程。
产业链如下
行业链条 资源采矿产业 材料产业 中间器件产业 最终机器产业 消费品产业
饮食行业 种植 农副产品加工 食品加工机械 品牌食品、饮料
纺织行业 种植、石油 纺织业 纺织机械 品牌服装
电器 黑色金属、石油 钢铁、塑料 压缩机 电气机械
信息产业 有色金属、黑色金属 芯片、钢铁、塑料 电子元器件 电子计算机、手机、电视 短信、网络业、娱乐业
房地产 黑色金属、非金属 建材、钢铁 建筑业、建筑机械 房地产
交通运输 黑色金属、石油 钢铁、塑料 发动机 汽车、飞机 运输、旅游行业
我国的机械工业发展正在进行,以汽车房地产等行业为代表的行业目前正在带动工业化加速。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将进入下一个主要最终消费品深加工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时代。
3、发展周期
每当新的产品生产变得繁荣,带动新的原材料资源的发达,同时带动新的机器制造行业的发达。新的产业的繁荣增加了国民收入,必然对带动原有的消费品行业。每一个消费品行业同时带动自身的设备制造行业和原材料行业。形成一个产业循环。
由于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利率会降低,导致耐用消费品行业首先增长,例如房地产、汽车、视听设备、家用电器。同时由于普遍的繁荣就会导致原材料行业的繁荣,同时带动机械制造行业的繁荣。由于机械行业和材料行业是通过投资过程直接带动、其他消费品工业是通过经济景气繁荣导致的消费过程带动,因此前者更快一些。
原材料行业的繁荣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行业的繁荣,以及电力等行业的繁荣。这些材料行业的繁荣最终会反映到能源资源的采矿工业上,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原其中原油是最重要的。如果繁荣的程度较高,会导致纺织食品等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同时土地减少种植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该行业也出现滞后性的繁荣。在工业化后期,饮食行业和纺织行业都根据消费结构的提升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会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从饮食到娱乐业的再一次发展。
在此过程当中,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公用事业行业在高峰时期略有扩张,在低谷时期衰退也不明显。
随着经济供给扩张的过分,随着石油的紧缺形成经济过热而通货膨胀,由此引发供给大幅度增加。但是随后过高的价格抑制需求、过剩的供给又会导致经济陷入衰退当中。
石油或者能源原材料供给不足造成的通胀最终要*新的技术来发现新的能源资源解决。需求不足造成的衰退最终也要*新的消费品来牵引。新行业的诞生,无论是新材料或者新资源,无论是新机器还是新消费品,最终到导致了行业景气循环新的开始。
这就是整个的行业运动体系,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过每一次的行业不是很类似的。因为由于科技的发展不断诞生新的行业,更高的提高生产率,更好的满足消费需要。同时就的行业也利用新的技术在不断地翻新,从而使得行业有一定的循环特征,但是完全不类似。
这一点上遵从否定之否定的原理。新产品、新材料、新机器、老产品、老材料、老机器、能源资源公用事业日常用品,形成一个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循环。投资就是根据发展和循环的规律。
4、循环层递的规律
基础设施产业 贸易、教育、医疗、电信
农业 农副产品加工、纺织 日用消费品行业
采矿业 一般材料 机械工业 原有机器 耐用消费品行业
新的能源资源行业 新材料 新机器 新产业
根据以上描述,最先启动的链条是新产业,适合于创业板市场操作。随后启动的是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以及相关行业适合于主板市场投资;随后是采矿业和农业,适合于在期货市场投资;最后是基础设施行业,一些第三产业,适合于在股市长期投资,也适合于投资有关债券。
从纵向的消费来说,是从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最高的行业逐渐向弹性最小的行业过渡,也就是从新产业向着基础产业过渡;从横向的产业链条来说,是从终极产品不断向初级产品过渡。最终整个经济发展的历程被逆循环一次以后,新产业开始发展。
目前中国从2002年开始的产业循环处在第二步后期。第一轮的新产业投资机会是在2002-2003在美国纳斯达克完成的。第二轮的成熟产业投资机会的主战场是2003-2004主体在香港、部分在大陆进行的。第三轮的期货市场投资机会也已经正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演,可能还会在粮食交易所继续。
在目前的投资阶段,第一轮新产业的投资机会基本上远去了,下一次要等到2006年了。
耐用消费品当中的汽车、房地产虽然继续处在成长期当中,但是去年的过热增加了大量的新增投资和供给。除了个别非常优秀的企业以外,今年将难以持续增长。同时去年以钢铁、石化、有色金属为代表的材料工业效益大幅度提升。这些行业当中对于上游资源具有一定垄断性的企业可能效益还会继续提高,但是行业整体已经很难再有辉煌了。
循着产业链条和消费链条继续回溯,产业链条上留下的是采矿行业、种植业;循着消费链条回溯,消费链条上是诸如电器等的一些耐用消费品、日用消费品,这是目前利润增长最快,方兴未艾的行业。
继续回溯可以看到基础设施行业、第三产业,这可能是2005年需要考虑投资的行业,尽管目前由于稳定增长这样的行业增长率非常不突出,但是如果在2005年开始经济的过热消失,有关企业的债券股票还是比较好的投资对象。
四、 结合行业数据确定重点投资行业
1、最新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2003年12月同比利润增长情况
行业 12月份利润增加(亿元) 12月份利润同比增长
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 17.29 193%
电力生产 15.08 73%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10.09 13%
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 9.56 101%
酒的制造 9.44 262%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 8.4 82%
肥料制造 8.36 -961%
电子元件制造 8.21 105%
软饮料制造 7.85 -892%
纺织制成品制造 6.91 170%
由于1月份没有利润数据发布,以上数据就是未来两个月操作指南。以上行业当中能源有三个分别是电力生产、石油开采和精炼石油制造、煤炭。食品饮料有两个,分别是酒和软饮料。由于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紧张,最近化肥价格快速上涨,导致该行业利润上升,属于和能源食品关系密切的行业。水泥行业近几个月由于房地产快速增长,同时电力供应紧张产能扩展受到限制因此利润快速增长。
正是由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已经到了能源、采矿企业快速增长的时候,因此推动了象水泥、氮肥这种我国本来已经供给大于需求的比较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利润的好转。由于这些行业的周期特征非常明显,要注意把握投资节奏。
2、最新价格数据
2004年1月价格上涨在总体水平之上有关产品的情况
商品名称 环比 同比
蔬菜 10.4 -9.7
果品 9.1 -8.3
金精矿 7.7 23.8
白银 7.6 20.2
渔业产品 6.9 13.3
生铁 5.8 62.5
黄金 5.4 21.2
水产品加工业 5.2 12.2
铁矿石 5.2 25.1
钢锭 5.2 35
成品粮 4.3 16.2
冶金 4.1 31.1
钢材 4.1 30.4
铜 3.3 25.1
焦炭 2.7 38.8
煤炭 2.6 18.7
食品 2 9.4
铜精矿 2 20.6
畜牧业 1.7 9.8
羊毛 1.7 1.8
氧化铝 1.7 44.3
煤油电 1.7 6.4
石油 1.6 -2.1
畜肉 1.5 10.2
锌 1.5 19.2
电 1.5 2.3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供求变化趋势:常用金属和贵金属矿藏价格上涨最快;其次是铜、钢铁、金银、氧化铝等金属,成品粮、食品、羊毛成农业产品也有上涨。焦炭煤炭电力继续小幅度上涨。
3、2004-2005重点投资行业
由上可见,最近的行业情况和上方的分析比较吻合,达到了相互印证的效果。2004-2005年的投资应当重点关注煤炭、电力、原油开采加工等能源企业,金属和贵金矿的采选业,食品饮料行业,谨慎关注水泥、电子元件、铜、钢铁、氧化铝等材料生产行业。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稀缺需要大量进口,投资该行业应当重点投资于进行国际运输的港口和运输企业。
感谢魔之左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