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4-3-28
|
|
参考消息(2004年4月12日)
2004年04月12日 21:00:27
市场传闻分析
声明:本栏目仅对市场上一些未证实消息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投资者明辩真伪,传闻与分析仅供参考,请勿以此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请参阅主页《免责条款》
【传闻分析文章列表】
▲传闻分析:传华新水泥(600801)产能在未来几年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4年将增产100%,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水泥企业,产品主要销售在湖北地区和三峡工程,两者约占产品销量的63%,以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约占33%。在外资股东的支持下,华新水泥近期展开的一系列并购活动将提升公司业绩,预计公司2004年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15元/股以上,04年每股收益为0.57元/股。
分析:该公司主营水泥产销,2003年度每股收益0.208元,流通股4800万股。为发挥规模效益,华新水泥近年来一直在扩张产能。公司曾进行大手笔资本运作,耗资23519.85万元收购了苏州金猫水泥51%的股权取得控股权后,水泥产能迅速扩张至1000万吨,仅次于安徽的海螺水泥,居业内第二位。此举不仅可以整合存量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还可以扩大在上海及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突破水泥产业的地域局限,可谓一举两得。2003全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824万元,增长132.79%。目前,该公司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拟投资59747万元,建设武穴6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工,2005年建成投产,年生产水泥220万吨,销售熟料56970吨。由于项目属国家重点支持的类型,建成后公司规模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公司持续提高盈利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泥制造商,其控股数占总股本23.4%,与华新集团27.9%的持有量相差不大,后市不排除有收购的可能。但当前其是否具备上述题材,还有待证实。
▲传闻分析:传万家乐(000533)公司虽然目前主营输配电设备和燃气具两大行业,但前者已经成为公司的利润支柱。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96亿元,生产干式变压器的下属企业顺特电气有限公司产生的利润超过40%以上。目前顺特电气的干式变压器市场占有率占全国市场的四分之一强,随着"十五"期间国家对电网建设投资的增长,公司今年一月份、二月份订单均超过1亿元,因此未来业绩增长可期。(2004年4月12日(早)《CFI每日参考》)
分析:该公司主营变电设备、燃气用具的生产和销售,2003年度每股收益0.34元,流通股20370万股。公司在重组过程中,不但转让其持有的顺德市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顺德市震德第二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和顺德市震德第三塑料机械有限公司49%股权,化解了债务危机。而且它的主营转向为生产输变电设备和燃气具家电两大块,其中输变电设备的产销占了它主营收入的71.91%。其中干式变压器市场占有率为35%左右,位居国内第一,是三峡工程的主要设备供应商,产品毛率高达40%以上。由于我国电力供给越发紧张,主营转向生产输变电设备的万家乐受益匪浅。公司2003年利润总额21436.5214万元,净利润19632.2827万元,每股净资产1.0157元,从而实现了摘星又取帽。近日该股持续走强,技术上K线上穿D值并保持向上趋势,后市向上可能性增大。但当前其是否具备上述题材,还有待证实。
海外传真
声明:本栏消息海外报刊摘要,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与权威性,仅供客观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海外传真文章列表】
■央行动真格,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
央行动真格,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据主要证券报纸报导,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1100亿元左右。此前,央行已宣布4月25日起实行存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但上次针对的只是股份制银行,而且市场认为上市银行也不会受到影响,基本上只是敲警钟性质;但在投资需求继续膨胀、货币信贷增长偏快,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看来央行这次不得不动真格。上周五股市大跌估计很可能是受这一因素的影响,先知先觉的资金率先行动,借机打压大盘,导致股指重挫2.43%。央行上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2003年9月21日,是从6%提高到7%。
■发改委官员称钢铁投资超前五年,2005年产能即达2010年需求
经济日报周一引述发改委官员的话称,中国2005年底将形成3.3亿吨钢的生产能力,而钢需求量到2010年才能达到3.3亿吨,钢铁工业的投资超前了五年。发改委官员称,目前电解铝和水泥行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电解铝的在建能力是310万吨,2005年产能预计将达到1,000万吨,超过市场预计需求的近一倍,原料氧化铝的价格则从2002年底开始,已经上涨了近八成。该官员亦称,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报导同时称,统计显示,1-2月中央投资只增长了12.1%,但是地方项目投资增长却高达64.9%,增幅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一些地方没有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热衷上项目,铺摊子,为投资增速过猛和规模偏大推波助澜。报导称,要真正控制三大行业投资过热,关键是要实现两个转变,即从行政主导型投资转向企业主导型投资,从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转向消费推动型经济增长。
■中海运将发债人民币20亿元,并寻求集团整体上市
据报导,中国国有企业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ChinaShipping(Group)Co.,简称:中海运)将发行至多人民币20亿元(1美元=人民币8.28元)的债券,并希望通过上市增加资本额。报导称,中国国务院已批准了中海运的发债计划。中海运旗下有两家上市子公司:中海(海南)海盛船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运集团总裁李克麟说,集团可能会在条件成熟时寻求整体上市。他补充说,集团未来将进行股份制改革。报导援引未具名的市场消息人士的话称,中海运还准备今年将集装箱航线业务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中国平安保险将推进20亿美元的香港IPO计划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推进5月份在香港进行2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计划,据此这家中国第二大人寿保险公司的估价将超过60亿美元。
据《金融时报》网站报导,平安保险推进上市计划的时机正逢投资者对亚洲IPO的兴趣减退,而且美国监管当局正对其竞争对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查。
报导称,平安保险的IPO估价处于分析师预期区间的高端,这对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HoldingsPLC,HBC,简称:汇丰控股)而言是个好消息。两年前,汇丰控股斥资6亿美元收购了平安保险10%的股权。如果总估价低于60亿美元,就说明汇丰控股当时的出价太高了。
报导称,平安保险计划将大约30%的股份出售给投资者,60亿美元的估价将意味着平安保险的估价与中国人寿相当,后者去年通过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筹资34亿美元。
■中央高官专家认为金融调控有收紧必要
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官以及资深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调控有收紧的必要和趋向。
报道援引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的话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总规模,在信贷的控制上反映是很快的,也是灵敏的。但是从一、二月的情况看,需要加大金融调控的力度,保持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从而抑制价格持续上升的势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总量的平衡,总量平衡的关键在于贷款的增长速度。
报道还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郭树清说,经济调控手段要特别加强金融调控的作用,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传统的行政命令等方法所能起的作用不会太高,必须以发挥间接调控的手段为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今年的宏观调控要特别注意节奏和技巧。从最近情况看,货币政策还是应该偏紧一些,当然这并不排除一旦第二、三季度的情况有变,第四季度又调的情况。
中财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