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3-9-18
|
|
机构怎样操作核心资产
2004年03月19日 08:46:42
近期核心资产股总是在下跌一段时间后,率先大盘启动。而在散户将要买进时,它又跌落。让买进的散户投资者被套其中。那么机构是如何操作核心资产股的呢?了解机构的策略,我们散户投资者方能踏准节拍,实现盈利。
机构的买跌思维
机构多数以跌为买进动力,而散户多以涨为买进依据。机构的这种一致性思维造就了核心股的阶段性波动,并在波动中体现出领先大盘走势的特征。
这个循环是这样的:机构不追高,但价格回落到合适位置,如自高点跌15%左右就坚决买进。同时,一旦核心股涨幅过大,基金就停止买进,部分基于短线操作的机构反而利用短线冲高,进行卖出操作,以博取短差。
这样的局面就使得核心资产出现调不深、但也不会飞涨的局面。
机构的四大投资策略
那么,在核心股这种走势中,反映了机构投资者怎样的策略?
首先,机构投资者进行了“反市场操作”。
在市场恐慌中买进,在乐观情绪中卖出。将宝钢股份、中国石化与大盘走势对照来看,就可以看出这点,在2月23日的恐慌性抛售中,中国石化正好是阶段性最低点,这说明有投资者在市场恐慌时大力买进该股。同样,在市场持续走高后,机构反市场操作又使得其逐渐回落。
第二,敢于进行反市场操作,说明机构投资者看好市场未来前景。日前国泰君安的一份机构调查,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绝大多数机构看多2004年股市。只有看好后市,才敢于在市场大幅下挫时坚决买进。
第三,敢于在弱市大力买进核心资产,也表明机构对于核心资产仍然情有独钟。
第四,核心股也要进行结构性调整,个性化投资色彩将加重。事实上,1月初核心资产提前调整,已经反映了这一倾向。而近期部分核心资产,如华能国际、上海石化、马钢股份等率先创出新高,同样显示了这一特征。
相对于去年的市场背景而言,当前的市场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去年核心股上行,是基金基于防守性操作下的保护性选择,到最后反倒成了最好的选择。
当所有的核心股都上了一个台阶之后,个性化发展将是核心股板块最主要的选择。部分个股依然具备相当大的潜力。相反,一些核心资产个股基本面确实非常不错,但过高的市场评价提前预支其未来的发展,进而使得其可预期的收益率大为下降。
成都商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