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46|回复: 12

采访录八問穿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访录八問穿杨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知行合一 浏览:4846 回复:1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采访录八問穿杨
一.国内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只有十多年时间,您是怎样走上(证券)这一行的?
1994年我参加高考,当时国内证券市场尚处于框架建设的初步阶段,在我的家乡,“证券”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所幸我的一些亲戚在沿海开放城市创业,他们应该了解一些股市传奇人物的故事,认为“证券”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吧。当然,记得我当时报考“证券投资”专业是第三批志愿,前两批专业过于热门,没有被录取,最后落到了第三批,而我的高考分数实际上并不低,因此落到专科多少有些偶然吧。当时就考虑上这个专业还是不上?最后听了亲戚的建议,同时也感觉“证券”是一个新兴行业,因为以前年度高考录取时没有见过这个“名词”。后来去了哈尔滨的那所学校,知道证券投资也确实是该校(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首届开设的专业。
    高考志愿落在“证券投资”专业是我后来进入这个行业的最直接诱因。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院校,在分配就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毕业时我所在班上40多名同学都选择去了银行,真正从事本专业的人员很少。当然我也有机会去银行工作,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证券业,可能是受96年,97年火爆的牛市行情诱惑吧。因为当时一边在校上学,一边在股市上小打小闹,赚了一点小钱,从此就认定了一定路:股市是最容易积累财富,最容易产生梦想的天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国内股市虽然诞生时间不是很长,但当年一些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在短短几年的股海浪潮中不少被市场所淘汰。从您的从业经历看,似乎除了股市已没有第二职业,是这样吗?您有没有想过某一天你在这个市场上遭受挫折怎么办?您打算从事其它职业吗?或者您想永远在这个市场上做下去吗?
      股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超高速财富增值的可能性,同时也把一种永远无法准确把握的巨大风险给予了我们,这是由股价走势的随机特征及不确定性决定的。在这个市场上,任何人不要企图因 昨天的巨大成功而憧憬未来的所向披靡,历史上华尔街知名投资家们的大喜大悲已足以向我们这些人敲响了警钟。国内股市的投机气氛相对更浓,潜在的风险也更大,因此我从没有幻想着在这个市场上长胜不败下去。
      至于挫折,事实上从我进入股市时间不长就遇到了,并且在之后的这么多年时间里,失败和挫折也从未间断过与我的相伴,只不过每个人承受挫折与失败的限度不同。虽然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认为在投机市场未必如此。这个市场上允许你失败的次数并不会很多,当你认为有九十九次失败换来满脑子经验时,你也许已经一无所有了;或者你所认为的那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巨大风险面前仍将苍白无用。我目前没有被这市场淘汰,说明我还在自己所能承受的失败次数限度内,当然,更大程度上还是我的成功多于失败。至于我的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多久,我没有考虑过。但我想我会很尊重这个市场,如果有一天市场给我的挫折或失败超出了我所能承受的限度,我将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或者在感觉到自己的操作状态持续不再时,我会选择提前离开。
       离开了这个市场去做什么?有时候仔细想来汗流浃背:除了股票什么也不会干!但我目前还没有考虑过真到了那天怎么办,这就象我永远无法预知若干年后的股价走势一样。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您在校时学的是“证券投资”,应该很专业的了,那么您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对您后来实际操作有用吗?
     突然想起来没有用,仔细想想有用,肯定有用!
     在学校时学的肯定是理论多些,但从理论到实际操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关证券投资操作的基础性东西都是来自于当时的课堂上,比如K线理论,趋势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技术指标等等。当然,学到的东西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必然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有所取舍,包括有所优化。比如我所提出的“盘口内经”理论,在有关股价分时线的形态那块,更多就是来自于传统形态理论的应用及更进一步发展。
     当初作为一名证券投资专业的学员,有关股票及期货的理论我自然学到不少,比如就技术指标而言,我前后接触过近百种,并且很多指标在我后来实际操作中也逐一试验过。但现在能记起来的指标不过20种,真正在用的更少。
    股道至简,我一直在追求“最完美的投资是一种感觉”,也许将来什么也不用,但没有这些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没有理论上的深入及至实践中的摈弃,要想一步登天恐怕是万万不能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从您著作的《盘口内经》及有关媒体中表达的思想来看,您所追求的最完美的投资是一种感觉,这也是您刚刚提到的观点,那么你所说的感觉是不是要来自于“灵感”,如果是,你操作的灵感从哪来的?
   在我的概念中,灵感和感觉是有大不同的。灵感是某段时期甚至某刻钟超过交易平均状态的短期现象,感觉则是通过长期成功交易累积形成的稳定状态。我目前及今后所要追求的即是那种具有稳定状态的感觉。
   培养良好的市场感觉及稳定的交易状态,我认为应该先从盘口开始。因为股价在盘口形成的趋势最为短暂,我们在盘口感受股价涨跌时,不会因时空的跨越而出现思维的脱节及感管的麻木。我在报刊及书中分析股价盘面起涨那一瞬间的特征似乎很复杂,实际上在实战中那一瞬间极其短暂,如果等待验证完毕我所提及的那些特征或其它框架模式后,股价早就脱缰而起了。因此实战中那一瞬间就是一种感觉,没有分析,没有理论,更没有框架。我一直试图在K线,或者在股价较长趋势起涨前找到这种感觉,虽然经常也有一些奇妙的感觉,但不稳定,也没有盘口那么准确。因此我想我说过这是我以后的方向,我当然知道这很难,甚至此生不可能达到,但我会一直努力,并且把它作为我终生追求的一种投资境界。
在我没有达到我所追求的境界前,我想我会很少在我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大家预测大盘及某一股票的未来走势。“因为我即便对未来的走势作出思维上的判断,也仅仅是一种可能罢了,而我又怎么可以把一种可能,用一种专家或权威的观点告诉给相信我的任何一个朋友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您著作的《盘口内经》一书,据说因为有非常高的实战应用价值,在年内证券书籍市场出现了非常畅销的势头,但有人说能者不写,技术不传,写书的不是靠技术,那么您是怎么回事?
    能者不写,技术不传,这话不知道对不对,但我不这么认为。《盘口内经》介绍的一些盘口操作技术,我认为是非常有效的,并且很多接触过我理论的投资者都深有体会。这从我2001年8月份最初发表在神光论坛上一两篇文章,所引起的强烈的反响就可知道。当然,我当时发表文章可能是出于一种期望得到众多人赞赏的虚荣心吧!但后来赞赏的人越来越多,反而成了一种兴趣,及至后来又成了一本书,这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结果。所以,当初我写那些文章的过程,以及后来成书的过程,从技术的角度看,是一步一步接受了众多投资监督及认可的。并且我的理论功底一直欠缺,在这个市场上也没有任何特殊背景,但在2001年下半年的大熊市中能够引起市场人士关注,靠的是什么?靠的当然是技术!
     至于说“技术不传”,我要问为什么不传?私心吗?害怕影响大而失效吗?我不这样认为,读过江恩《空中隧道》的人,我想都会被主人公罗伯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现在不是有人说,炒股最终就是炒心,炒境界吗?什么是境界,我认为境界就是一个私心过重的人永远无法追求到的东西。那么在“盘口内经”影响扩大后,技术会失效吗?我在《盘口内经》的后纪中对此有所解释。我想如果会失效,也仅仅只是脱离了我在技术上所提到的一些 固定模式,但引导我在盘口发现股价涨跌迹象的方向不会迷失。如果不辛连方向也迷失了,我想我就该离开这个市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看来“盘口内经”确有不同一般的魅力所在,难怪您的书在目前这种弱市行情中仍旧处于畅销龙头地位。那么依据您的方法及经验,您自己的盈利情况如何呢?
    首先,我的盈利状况与我所运作资金的年收益直接挂钩。《盘口内经》给大家提示的操作技术更多适合于小规模资金的短线操作,同时根据盘口诸多现象的诱因,对发现中线潜力股票也有很好的感知及引导作用。我所运作的资金采取了多种战术组合的方法,因此,很难以一种技术方法的连续操作来检验整块资金的盈利率。在2001年下半年的残酷暴跌中,我们能够始终保持总体资金的不缩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通过短线资金的赢利弥补了中线资金的亏损,这就是所谓的“以短养长”吧。而我们中线资金的规模远远大于短线资金投入量,这种“杠杆效应”足以说明我们在熊市中的短线收益不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盘口内经作为一项技术,能够引起众多人的痴迷,其有效性和魅力似乎很难让人置疑。但是任何一项技术或多或少都有他的缺陷,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呢?或者您有什么困惑吗?
   我在《盘口内经》的后记中说到:“任何一种技术都有两种观点去评判它,而我一向不提倡技术崇拜及个人崇拜,因此我建议读者不要痴迷《盘口内经》。特别的,《盘口内经》所提示的职业化的操作技术,如果不幸对一些投资者的实际操作产生误导,我想即便他们用一种文明的态度骂,我自己作为“盘口内经”的创立及推广者,也并非不能够接受。因为一旦一种技术导致一部分投资者操作失误,对这部分人来说就是害人的技术--既然是害人的,就该被骂!”。至于说缺陷,我认为更多存在于《盘口内经》提示的穿杨战术中,因为利用穿杨战术的长期操作结果,往往与人们的自身状态有关,并非任何人都能适用。而《盘口内经》除了在理论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完善外,所揭示的盘面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因此我认为没有可以非议的地方。
    也有很多人说《盘口内经》注意到仅仅是一些市场表象的东西,没有深入到市场本质。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因为我们在市场上获利的本质即是通过股价的表象差价完成的,追求其本质似乎不是真正的实战派所关注的。比如以“价值判断为中心”的操作,最终能否成功获利,完全来自于股价所带来的有利变动,再有价值的股票如果在股价上不能同步反应最终还是白搭。这是实战派与理论派间的尖锐对立,也是一个很叛逆的观点,以后有机会详细聊。
   我目前的困惑来自于不能从理论上更进一步完善《盘口内经》思想,当然我仍然在不断研究,不断思索。在实际操作方面,我的困惑来自于能否从心态上更进一步战胜自我,把自己提高到一种更新的境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据说您的《盘口内经》发表及出版后,有不少投资者及机构希望您能提供其它服务,比如委托理财之类或电话指导操作之类的,您对此有什么想法?或者您对将来还有什么其他打算吗?
   盘口内经在对外公布后,有不少投资者及机构与我联系过,确实希望能够得到你如上所提到的,还有传真,电子资料服务什么的。但因我的职业原因,限制我没有精力在盘中进行电话指导,或者在盘后花费较长时间去写太多文章。曾经对一两个盛情难却的投资者,试着磨合电话指导这种方式,但由于时间差及心理等因素,刚开始就很不理想,因此截止目前,或者以后我都不会考虑用指导的方式开展什么新的业务。至于委托理财,同样因我的精力限制,也不可能接手很多帐户,实际上我目前本身就几乎在以全部精力运作我现有的资金帐户,因此包括委托理财及其他服务我暂且也都不会考虑。
   将来的打算嘛!我最希望的还是能拥有自己管理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基金。我相信,在那样的操作环境及要素下,我将能最大限度发挥我的操作特长,或者贯彻我的操作理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穿杨人很低调,这才是可以长久获利的人。
真正想在股市中成为杰出的炒家,应该形成职业性格——风、林、火、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6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大道至简,可是当高手至简到随心所欲的时候,别人还能学到他至简的真理吗?我表示怀疑,我想还应该在中间有一个桥.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lidd at 2004-1-26 19:09:
虽说大道至简,可是当高手至简到随心所欲的时候,别人还能学到他至简的真理吗?我表示怀疑,我想还应该在中间有一个桥.

不用怀疑,当我们的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以理解和认识一些以前我们视而不见的真理。
例如前两天看一个会员的老帖子,才看出那是一个高手。因为以前我看不动的知识,人家早就在灵活应用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这样的,所以我非常感谢他们能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实在很难得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如上山,渐行渐近,最终至一览众山小.达到大道至简

[ Last edited by 冷暖风 on 2004-1-27 at 16:5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19 18:01 , Processed in 0.032999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