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satingbo

为了这个顿悟我花了N年的时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ndk321 at 2004-3-7 12:46 PM:
satingbo、sundapao:《战胜华尔街》是不是下面这本?作者好像不是彼得.林奇啊?

不是这本,只不过同名而已。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4-3-7 09:30:

知道兄台也喜欢这本书,不过关于巴菲特的书我觉得最好的是那本坎宁安写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部是巴菲特历年在股东大会上做的报告,里面不乏真知灼见,受益良多,不知你看过没有?
我看过的关于投资方面的 ...


  知道兄台也喜欢这本书,不过关于巴菲特的书我觉得最好的是那本坎宁安写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部是巴菲特历年在股东大会上做的报告,里面不乏真知灼见,受益良多,不知你看过没有?----朋友那里有一本“巴菲特从100到160亿”,坎宁安整理的,全部是巴菲特历年在股东大会上做的报告,应该是你说的那本书,不过这本好像比较专业,还没看完呢(其实是有点看不下去,呵呵,还是要加强学习呀);

  我看过的关于投资方面的书现在自己留下来的就只这几本:《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战胜华尔街》这2本最有价值。《股王之道》、《巴菲特之道路》、《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格拉厄姆《聪明的投资者》,其实这几本內容有些重复,不过有时候互补。----《战胜华尔街》应该是林奇的那本吧?《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不知你说的是第一还是第二本,我现在有第二本,叫“玩赚地球”(现在的出版商取的名字都比较恶心)。第一本是“投资骑士”,现在还没找到。格拉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也在寻找当中,还想看一本费歇的“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4-3-7 11:32:

一定要加强投资风险自我教育,不过,在熊市拿了好股还是那么害怕吗(分红也比存银行强呀,咱们把它当存款不就完了?)。
这样做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做起来难度很大,一来假如是大熊市来临,一般也是整体经 ...


  一定要加强投资风险自我教育,不过,在熊市拿了好股还是那么害怕吗(分红也比存银行强呀,咱们把它当存款不就完了?--这样做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做起来难度很大,一来假如是大熊市来临,一般也是整体经济出现大问题的时候,绝大部分行业恐难幸免冲击,有些本来非常好的行业在经济不景气时出现的问题很有可能出乎意料,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能迅速逆转,比如93年时的桂柳工、深宝安,很难想象它们以后的业绩会那么差----可以找一些受行业景气影响较小(非周期性行业)的来做嘛,比如公用事业股。在那个时候做从事职业培训的公司最好啦。

  二来在熊市持股就如同孤独的旅行者,长期低迷的股市无时不刻在考验你的持股信心,周围的亲人、朋友对你的关心或嘲讽也在不断给你压力。有时你都会自己怀疑自己是否太过偏执了?这些感觉非得亲身经历过后才有深刻的体会,隔岸观火远不如赴身蹈火来得那么真实难忘----已经有过两次啦,可能是因为还不能算是熊市,时间没那么长,所以压力没那么大而已,呵呵,幸运,汗颜。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atingbo at 2004-3-7 06:52 PM:


  知道兄台也喜欢这本书,不过关于巴菲特的书我觉得最好的是那本坎宁安写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全部是巴菲特历年在股东大会上做的报告,里面不乏真知灼见,受益良多,不知你看过没有?----朋友那里有 ...

《战胜华尔街》当然是林奇的那本,《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现在分2本了?叫“玩赚地球”“投资骑士”?这我不知道,我的那本是罗杰斯1990年环球投资旅行的故事,
费歇的我有一本《如何寻找成长股》,前辈真知灼见,跃然纸上,开卷有益,不过可能是我已经看过巴菲特和他老师的书了,感觉受益没那么强烈。
另外记得以前有本《凯恩斯致友人的信》,里面凯恩斯谈到过他的投资方法,据我所知是凯恩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可惜那本书我没买下来,现在买不到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7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atingbo at 2004-3-7 06:59 PM:


  一定要加强投资风险自我教育,不过,在熊市拿了好股还是那么害怕吗(分红也比存银行强呀,咱们把它当存款不就完了?--这样做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做起来难度很大,一来假如是大熊市来临,一般也是整 ...

可以找一些受行业景气影响较小(非周期性行业)的来做嘛,比如公用事业股。在那个时候做从事职业培训的公司最好啦。
这倒未必,93-95那几年公用事业股同样也跌得很惨,主要是那几年经济过热实在太严重了,以至于后来经济界不少人都批判公用事业发展过度,记得96年那时候看那些专家学者们的行业分析报告还长篇累牍分析电力行业全面过剩,今后若干年都会供大于求,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以在下愚见,在灾难来临之际恐怕我们大多数人都还不具备利用灾难去赚钱的能力,静观等待,远离市场,直到新的投资机会产生方才进场较为可靠。

[ Last edited by sundapao on 2004-3-8 at 09:48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4-3-7 20:23:

《战胜华尔街》当然是林奇的那本,《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现在分2本了?叫“玩赚地球”“投资骑士”?这我不知道,我的那本是罗杰斯1990年环球投资旅行的故事,
费歇的我有一本《如何寻找成长股》,前辈真知灼 ...



  可能你那本是第一本“投资骑士”,90年的;偶这本是第二本“玩赚地球”,99年的环球旅游,三年结束。

  《如何寻找成长股》--寻找中。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7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靠得住,母猪也上树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4-3-7 20:42:

可以找一些受行业景气影响较小(非周期性行业)的来做嘛,比如公用事业股。在那个时候做从事职业培训的公司最好啦。
这倒未必,93-95那几年公用事业股同样也跌得很惨,主要是那几年经济过热实在太严重了,以至 ...


  记得96年那时候看那些专家学者们的行业分析报告还长篇累牍分析电力行业全面过剩,今后若干年都会供大于求,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所有的主流财经媒体上的观点,几年之后翻出来看,都能笑死人(03年5、6月有幸在家休息,看了一下00、01、02年的一些杂志,深有感触)。但反过来看,真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你能知道什么是错的,能深刻认识到平时“需仰视才见”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能增强自己的信心。相比之下,发现在学校里什么也没有学到。可能经济跟股市是一样的,都只能有少部分人正确,但在媒体上,小部分人的观点一般是看不到的(全球一样,与言论自由无关,而是与一些更必然的规律有关),那都是“主流”“精英”们发表观点的地方。

  以在下愚见,在灾难来临之际,恐怕我们大多数人都还不具备利用灾难去赚钱的能力,静观等待,远离市场,直到新的投资机会产生方才进场较为可靠----希望挺过目前这一关,二十年内中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吧。XX保佑中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atingbo at 2004-3-7 09:22 PM:


  记得96年那时候看那些专家学者们的行业分析报告还长篇累牍分析电力行业全面过剩,今后若干年都会供大于求,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所有的主流财经媒体上的观点,几年之后翻出来看,都能笑死人(03年5 ...

能深刻认识到平时“需仰视才见”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能增强自己的信心。相比之下,发现在学校里什么也没有学到。可能经济跟股市是一样的,都只能有少部分人正确
想不到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在学校里什么也没有学到,我发现做得越久,就越感觉以前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不够用或不管用,这些年我完全把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推倒重来了一遍,很多东西都是重新建立的,包括最基本的理念,“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对于证券投资这一行业来说的确如此。
我现在还保存着95年12月的《股市动态分析》,里面有许多至今还在证券界自封或被封先知权威的人士,看看那时候他们对96年股市的预测,的确是“专家靠得住,母猪也上树”,所以我留着这期杂志,没事看看,越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就越有可能错得离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8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想到一块去啦

Originally posted by sundapao at 2004-3-7 22:32:

能深刻认识到平时“需仰视才见”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能增强自己的信心。相比之下,发现在学校里什么也没有学到。可能经济跟股市是一样的,都只能有少部分人正确
想不到你也有这样的 ...


  想不到你也有这样的感觉,在学校里什么也没有学到,我发现做得越久,就越感觉以前在学校学的那些东西不够用或不管用----我是压根就没学东西,所以没资格说不够用。但是确实感觉有很多东西不管用,甚至怀疑很多东西根本就是错的,只是说不清为什么错了。我觉得有很多经济问题,只能用循环来解释,除此之外,目前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这些年我完全把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推倒重来了一遍,很多东西都是重新建立的,包括最基本的理念,“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对于证券投资这一行业来说的确如此----我还没有清晰地重新建立起来自己的东西,只是有很多模糊的感觉,所以我--宁愿模糊的对,也不愿错得明明白白。活到老,学到老,是没错的,关键要学到一些有共性的东西,它们永远不会过时,太阳底下无新事,我相信。

  我现在还保存着95年12月的《股市动态分析》,里面有许多至今还在证券界自封或被封先知权威的人士,看看那时候他们对96年股市的预测,的确是“专家靠得住,母猪也上树”,所以我留着这期杂志,没事看看,越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就越有可能错得离谱----我没留下什么“物证”,只是记在脑子里,等到结果出来了再对比自己的分析和他们的解释。虽然经常觉得他们说的不对,但咱的理论水平肯定又比不过他们,说更说不过他们,这时,我就会跟自己说,过个半年、一年、两年,回过头来咱再看看,到底谁对谁错。对错不是争论争出来的,也不是因为谁怎么样说就对或错了,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现在已经没有了争论、辩论甚至是的讨论的欲望。

[ Last edited by satingbo on 2004-3-8 at 01:49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8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你是一个好刻苦之人,这么晚还不休息!你是打五笔型的吧!

辛苦了 !!!好辛苦了 谢谢!!!

[ Last edited by 庄家 on 2004-3-8 at 02:45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1-3-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8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打五笔型的吧----你是怎么知道的?

Originally posted by 庄家 at 2004-3-8 02:44:
辛苦了 !!!好辛苦了 谢谢!!!

[ Last edited by 庄家 on 2004-3-8 at 02:45 ]


  在自己的帖子上聊天、灌水,真无耻,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超短俱乐部

发表于 2004-3-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您的经历大致相同。我们在冥冥的黑夜中探索,找到自己的东西。


linlinhai@163.net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3-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越来越感觉到,资金管理、技术分析是必须的,但最主要的,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控制住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在股市生存,这是必须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8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资金管理好,不就控制住自己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ndk321 at 2004-3-8 14:19:
我越来越感觉到,资金管理、技术分析是必须的,但最主要的,是自我控制的能力。控制住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在股市生存,这是必须的。


  我同学的师傅(不知道能不能算庄家)跟他说过,永远不要满仓,也永远不要空仓,可能这就是真正的机构(有组织纪律的资金)跟散户(不管资金量大小)的区别吧。偶也是最近几年才觉得他说的很对的,刚听到的时候也有点不感冒。

  我知道在这个坛子里,说这样的话是肯定得不到认同的,我已经做好挨砖的准备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3-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志同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2-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8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同感就好,同志嘛----

Originally posted by ymlzf at 2004-3-8 18:30:
同志同感


  这是个敏感问题!!!

  呵呵!!!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9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撤退了

Originally posted by satingbo at 2004-3-4 23:04:
  0410、0698、0507--继续看好,可以持股!!!

  追高的话(主要是对于0410而言,其他两支追高价值不大),只能做短线看待,而且要注意止损!!!


  另----今天小买了一支股票----0005 ...

  
  找个合适的位置,撤退吧----0410、0698、0507,0531倒可以再看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9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satingbo at 2004-3-8 05:57 PM:


   我同学的师傅(不知道能不能算庄家)跟他说过,永远不要满仓,也永远不要空仓,可能这就是真正的机构(有组织纪律的资金)跟散户(不管资金量大小)的区别吧。偶也是最近几年才觉得他说的很对的,刚听到的 ...

在我11年的投资经历中,总共有3次满仓,2次是正确的(1996年4月底、1999年5月初),一次是错的(1993年10月);而空仓有2次,2次都错了。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发现,在任何情况下手中都应该保留一部分股票,永远不要空仓,要保持投资组合的相对稳定性,避免陷入那种时而满仓时而空仓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状态,只有手中长期持有一部分具有稳固基础的股票,才能坦然面对行情起伏,做到心中有数,方可依据自己手中的投资组合适时而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04-3-9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订购《战胜华尔街》及《专业投机原理》,趁股市调整的时候,好好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03:39 , Processed in 0.030072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