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2-1-30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1-1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股市机会 过了这村还有那店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任何主力,无论是QFII还是基金,不是到市场为人民服务来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将股票变成真金白银。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让其他人将钱变成股票
主持人:从去年底到现在的这轮跨年度行情,市场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QFII和基金成了主力;相比之下,券商的力量显得较薄弱。券商能否在这轮行情中东山再起?
应健中:相对QFII和基金而言,券商的历史包袱比较重,资产质量相对较差,调运资金的能力不及其他市场主体。从目前的盘面看,行情有轧空券商的现象。我有点担心,这种轧空行情,主动方在各类基金和QFII,一旦券商在行情后期调运了大量资金冲进去,最后货全倒给券商。这是件很惨的事情,相当于炒股没套在1300点处,却在1800点处套得死去活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券商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至于券商能否东山再起,这要因“商”而言了。如今券商队伍参差不齐,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遇也会偏爱有准备的资金。在这轮行情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会壮大相当一批券商的实力。我相信,以后的市场会证明这点。蓝筹题材总归要被替代
主持人:这波行情是蓝筹股行情,那些劲升的大盘股涨跌幅度不一。有人将一部分股票称为深蓝,将涨幅小的称为潜蓝,这种蓝筹股行情是否还会延续下去?是否会崛起其他的热点和板块?
应健中:每轮行情都会被冠以一个“美名”,但都有其本质的东西,就像两年前炒网络股,其本质是炒小盘股;这次炒蓝筹股、炒“核心资产”,本质是炒低价大盘股。
任何时候、任何市场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题材,蓝筹股的炒作也是一样。尽管它还能热一阵子,但最终还是会被其他题材所取代。至于题材是什么,这不重要,肯定一个比一个动听。道理很简单,比价效应使然。
做股票实际上说穿了有些道理是很简单的:第一,所有能赚钱的股票都是从低价炒到高价的。原来的低价到了高价行情就疯狂,那么下一个热点肯定是相比之下的低价股;第二,所有的热门股都是昔日的冷门股炒上来的,那么下一个热点就是去寻找今日的冷门股;第三,任何主力,无论是QFII还是基金,不是到市场为人民服务来的,其最终目的是要将股票变成真金白银。但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让其他人将钱变成股票。这些最简单的道理说说容易,要做起来还是很难的。银行股会被新上市者所拖累
主持人:近期国家加大了对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这对目前的银行股板块会有什么影响?
应健中:政府对商业银行的支持力量可以说前所未有。近期,国务院决定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等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450亿美金乘以8.25就是3700亿元人民币啊,用“前所未有”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意味着银行股的扩容力度还将加大。对于目前的银行股板块而言,上档有好多套牢筹码,银行股的价格一个个被后来居上者所拖累。同理,未来上市的银行股随着发行价走低还会拖累这个板块,投资者应谨慎为好。
主持人:近年来,香港股市H股板块行情火爆,内地一些优秀的公司纷纷到香港发行上市。如今A股市场也活跃了,但两地市场盈利模式不同。您认为香港股市的盈利模式对A股市场有哪些借鉴作用?
应健中:香港股市乃至国际主要的成熟股市主要盈利模式是价值投资,即投资人的主要回报是通过上市公司的盈利派息来获得的;而目前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盈利是靠资金推动使股价上涨来实现的。这也是投资市场和投机市场的差别。从去年底至今年的多头行情来看,市场也开始推崇“价值投资”的理念。所谓“核心资产”多少还像那么回事,但是否与国际成熟股市接轨了,或者说慢慢开始接轨,关键还要看这些蓝筹股公司能否给投资者良好的投资回报。这也是判断这轮蓝筹股行情还能走多远、走多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实,按国际股市的标准来衡量投资价值,要求还是很低的。目前,我国一年期储蓄存款的年利息只有1.98%,扣除20%的利息税,存银行的年投资回报率为1.584%。如果上市公司连这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价值投资呢?千万不要抓热点的尾巴
主持人:新年才过了一周指数就涨到了1600点附近。大多数股民都错失了行情,没有买热门股,而不涨的股票依然不涨。您看,中小散户如何应对这种行情呢?
应健中:错失一波行情在股市中是常有的事。如果每波行情都踏准,每个热点都抓住,那这个人要么是股仙,要么是骗子,而世界上股仙是没有的。
我以为,一年中如果有三波行情,能抓住一波足矣。我甚至认为,中国股市发展的10年历史中,属于大行情的也就是那么10来个,能抓住其中的2至3个也足矣。
股市机会多多,不会过了此村没那店。因此,投资者不必为失去了这段行情而烦恼。股市常有这样的特点,当一轮大行情来临时,“一线股领先,二线股跟上,三线股殿后”。最后,轮涨结束,行情也就到此结束。因此,错过这一波干脆就放弃不做,准备下一波。千万不要没抓住热点的头部,却抓住了热点的尾巴,最后使个人财产大幅流失。(主持人 记者 周莉莎 特邀嘉宾 应健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