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相信各位对于“顺势而为”这个名词应该不陌生,这可是股市的名言哩!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呢?
个人主观地认为,“顺势而为”的“势”,指的应该不是人气的汇集,而是“钱势”。又,何谓钱势呢?粗略的说,就是指资金的规模而言。市场上常常会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此成交量即可视为钱势的表征,也就是说,当成交量持续的放大或持续的萎缩,代表短期甚至中期的方向可能要改变了,但长期的方向却不一定会受影响(小弟将“长期”定义为3年以上的操作周期),因为长期的趋势乃是建立在“资金不断地进驻”的情况下,犹如细水般长流,又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呵呵,星爷的片子看太多了)。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中提到,行情之所以会上涨,乃是因为筹码落在信心坚定的投资人手上(或称为固执的投资人),这观念很简单,但如何观察就是一门功夫啰!市场上这么多人,怎么知道哪些人信心足,哪些人信心不足呢?在股市,经有人会对你说:操作要“顺势而为”!不过,当这句话耳熟能详的时候,通常行情也反应一大段了,各位是否有察觉到呢?此时介入,您心目中所认定的“顺势”是指顺着当前的盘势吗?还是往后的趋势呢?若“顺势”后不如预期,您会如何处理呢?
投资人操作上的毛病(小弟举自己为例),就是容易随市场起舞,市场一面看多,就会认为“势”是偏多了,万万没想到,人多的地方钱不一定多,且在人多手杂的情况下,攻击力也没办法集中,您认为这样的“势”可以维持多久呢?同样地,当市场一片悲观,就会认为“势”要走空了,当大家都缩手观望时,又是谁在买呢?难道有人知道趋势偏空,还会一厢情愿的进场“护盘”吗(基金例外啦)?小弟想了好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接受太多的资讯。
投资需要费很大的功夫吗?这个问题并没有正确答案,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经济学谈到资本市场是“各取所需”,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操作上所下的功夫当然不同。但是,如果不是业内人士,小弟认为,把心思放在本业会比较适当,此外也建议多把时间放在人际关系的培养以及感情的建立,因为常常接触股市,长久下来只会身心疲惫,况且接触太多资讯,也只会让你很难下决定,各位仔细想想,赔钱的原因是不是多半“操之在他人”呢?看了太多别人的看法、接触太多小道消息或新闻媒体,而失去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不仅赔了金钱也赔了健康,何苦呢?小弟是这么走过来的,在这边提出来,也是希望股市新手们能趋吉避凶,避免再犯与小弟一样的错误。
至于什么是该接受的资讯?其实要看个人的定位而言,想要专精技术分析的,就多花点时间在这领域的研究;想研究市场心理的,就多利用时间探索人性;想研究筹码的,就勤劳一点,纪录法人进出、大股东持股水位、资券水准与大盘位置关系;想研究基本面的,就多请教业内人士,请他们指导如何分析、如何研判。记住,人非圣贤,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头脑、也没有锁罗思的决断力,更没有巴菲特的定力,那就别太贪心,想要每种领域都研究透彻,到头来反而会适得其反。投资就像写考卷一样,可以选择全部都答,也可以选择作自己会的题目。如果你追求的是80、90分的绩效,那么就要承担多一点痛苦(风险、压力);如果你只求及格,那么你只要对会的题目多下点功夫,虽然成绩可能无法达到常态分配的右尾尾端,但也不见得会比全部都答的同学还要差,呵呵,同学,你会如何作答呢?
说到这边,似乎有点离题了。其实,就“顺势”而言,小弟提出的观点就是“观察市场资金的流向”,成交量是一个关键、成交笔数是一个关键、买卖对象也是一个关键,当发现每日的单笔大量特别多时,其实短期是可以多留意的;当发现每月的法人进出不寻常时,您也要持续留意。市场常说,量能是可以作得出来的,不过这不一定适用于大型股,尤其当“钱势”有明显的方向出来时,成交量更是很难持续维持在一定水准,所以“持续性”就是我们所要观察的重点。此外,场外资金规模、结构的研判与分析,也是必要的工作之一,如果你愿意朝这个方向观察的话。
最后,祝各位新的一年里都能心想事成、事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