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辩论:鸡生蛋,蛋生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ppp478
浏览:16664
回复:2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Sample 千古辩论:鸡生蛋,蛋生鸡
首先介绍一下陈景润------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对圆感兴趣,并论证了1+1>2。我现在是个球,希望象他一样用圆的方式去解决一个政治上的1+1>2。
让我们再一次翻开毛泽东著作,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在那战火纷纷的年代,他老人家用无数的血肉克隆了一个政治上的“哥德巴赫猜想”:鸡生蛋,蛋生鸡。我用数学来解析一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鸡生蛋,党指挥枪-----蛋生鸡。
大家都知道“鸡生蛋,蛋生鸡”是一个悖论。但毛泽东用它解放了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也用它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放弃对与错不说,对整个民族又是一场灾难。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呢?我只能这样来解释:当“鸡生蛋,蛋生鸡”放在人们内部进行大讨论时,那一定是场灾难,如果放在外部讨论时,是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兴旺发达。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毛泽东的理想和刘少奇的梦想之间的冲突,理想和梦想是有很大距离的。但人们喊着“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他知道“逝者如斯乎”、“只争朝夕”,为了理想,于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是他的悲哀,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大家可能认为我开口闭口就是鸡,满嘴蛋黄,我只希望现在的中国不要再进行“鸡生蛋,蛋生鸡”的大辩论了。如果大家以为我的论证是过时的,那么看看前苏联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现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总理、以及我们的“六。四”运动。我想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
相信各位大人不会再抓着鸡与蛋不放吧。大家都很忙,对吧?
其实1+1>2谁都懂,做起来却很难。这要看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了,我是草民,没境界。
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