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讨论] 警惕算力泡沫,中短期博击需要谨慎,应用端是关键。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4 天

发表于 2025-10-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惕算力泡沫,中短期博击需要谨慎,应用端是关键。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38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节后A股开盘的向上行情,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商品价格价、产业政策红利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是黄金价格的阶段性上涨,其本质是全球货币贬值预期带来的最直观表现,第2个战略金属铜的价格回升,传递出各国对于战略资源铜的关注,并带动有色板块走强。第3个就是算力革命与国产替代的产业浪潮,成为科技板块核心推手。这是国家在自主可控的战略引导下,算力基础设施与国产替代持续获得市场关注。

国内的经济发展政策重心一直在向科技创新倾斜,政府投资主导方向明确,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产业链,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研发和场景落地,半导体从设备材料到芯片设计,全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国产替代,高端制造则是工业母机、量子计算等,要夯实我们的产业升级基础。

这种结构性倾斜也带来明显的问题。其一是传统制造业、消费服务业、地产等领域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也没有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导致资本与资源过度集中于科创板块。其二是科技投资对其他行业形成虹吸效应,大部分投资全部沉淀为硬件设备以及基础建设,并不能进入经济循环,所以我们看到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可选消费销量同比下滑,服务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市场算力投资泡沫化迹象逐渐显现,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根据行业数据统计, 2024年全球AI算力相关投资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但投资回报率持续走低,部分数据中心投资周期回收长达8~10年,远超传统产业的3~5年,这种高收入低回报的失衡,源于资本对人工智能前景的过度乐观。

美国的科技巨头估值中相当一部分源于对人工智能生态收入的想象,一旦收入不及预期,则会引发大的崩盘。

国内算力也呈现结构性矛盾,通用算力严重过剩,已投资算力规模达到实际需求的三倍以上,部分地区通用数据中心空置率超过60%。智能算力缺口都来自于理论预测,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国内90%的智算项目因应用场景不足和资金链紧张等原因未投产,已建成的智算中心利用率普遍低于50%,大量的GPU服务器闲置,算力资源浪费严重。这还是资本推动的重建设、轻应用发展模式导致的。对于资本来说,通过二级市场变现,通过炒作股价获得数倍的收益是他们的目标,至于留下的工业泡沫则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从经济规律来看,算力投资本质属于工业投资范畴,其价值并非于算力规模堆砌,而是通过生产制造环节的应用,最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算力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以及算法的结合,优化传统制造业生产流程,降低单位成本,其次是优化服务结构,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通过算力提升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其三是满足人类需求,比如自动驾驶生成式AI,智慧社区,但最终都要回归以人为本的核心。

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需求满足,而非单纯地追求技术指标的突破,当前投资将算力视为投机工具,忽视其落地以及价值转换,已经偏离了这一本质,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面对算力泡沫的隐忧与市场结构分化,中短期投资决策需要谨慎。正如术道有方所言,星辰大海在应用端,只有产生实际收益的领域,才具备长期价值。

具体来看,我们要关注应用端的创新,比如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这个领域一定能跑出3~5年成长数10倍的潜力公司。第2是低估值的算力与国产替代。国产自主可控是必然趋势,半导体材料、 AI芯片等细分赛道的优质国产企业,未来成长空间相对明确。

抛砖引玉,供大家思考。

招募大健康方向,具备线下营销推广的团队或团队长,联系微信:86658641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2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10-10 19:24 , Processed in 0.04925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