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讨论] 标准筑基,质量跃迁:《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引领产业新征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4 天

发表于 2025-9-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准筑基,质量跃迁:《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引领产业新征程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58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工业母机,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则是基中之基,被誉为“工业脊梁”。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高度。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型,擘画了清晰的路线图,注入了强大的标准动能。

一、国家竞争背景,战略紧迫,产业必要

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深度重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工业母机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虽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大而不强”的挑战依然严峻:中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核心功能部件“卡脖子”、产品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关键质量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这种基础能力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潜在风险。

在此背景下,《方案》的出台绝非偶然。它是应对国际竞争、保障产业安全的战略举措,是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质量变革的必然要求,更是引导创新资源汇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的行动纲领。其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构建一套先进、适用、协同的高质量标准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起“标尺”,打通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二、 全链条、智能化、重生态

与以往的标准工作相比,此次《方案》构建的体系具有显著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全产业链覆盖:体系框架超越了传统机床主机的范畴,向上覆盖数控系统、精密轴承、丝杠导轨等核心关键零部件,向下延伸至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应用标准,横向囊括了智能工厂、数字孪生、绿色制造等新型能力要求。这旨在打造一个从“零部件-主机-应用-服务”的良性产业生态。

智能赋能引领:方案专门设立“智能赋能技术”分领域,重点关注智能机床、互联互通、工业数据、云服务平台等标准制定。这不仅是技术趋势,更是通过标准化推动机床从“单一设备”向“网络化智能节点”转型,为未来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聚焦质量与可靠性:直面产业痛点,将产品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寿命测试等质量基础标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统一、科学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倒逼企业提升内在质量,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三、 未来发展路径清晰,前景可期

《方案》设定了清晰的“两步走”目标:到2027年,形成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到2030年,实现标准的全面覆盖与高水平应用。这一路径意味着:

产业将迎来一轮“洗牌”与升级:高标准将成为市场准入的“隐形门槛”,推动资源向注重研发、质量和品牌的优势企业集中,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创新方向更加明确:标准体系指引了技术攻关的重点,如高档数控系统、精密磨齿机、增材制造复合机床等,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能更聚焦地形成合力。

国际竞争力有望提升:通过加快国际先进标准的转化吸收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中国工业母机企业将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并从规则的“跟随者”逐步向“制定者”转变。

最后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的印发,是一次为中国制造业“强筋健骨”的关键行动。它用“标准”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为中国工业母机产业设定了新的起跑线和天花板。有了国家政策引领,中国工业母机产业将告别低水平竞争,走向以创新、质量、效率为核心的新征程,最终为中国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相关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2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9-10 03:23 , Processed in 0.030600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