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脑里,谁正在酝酿寒武纪第二?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14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机器人大脑”是指机器人的核心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软件算法(如运动控制、视觉识别、路径规划等)以及人工智能芯片。
根据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机器人产业的价值分布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形态:
高利润端(左侧):核心技术与部件
包括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属于“机器人大脑”的硬件基础)及算法软件。
其中,“机器人大脑”(控制器+算法)是整体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之一,毛利率普遍可达 50%–70% 甚至更高,常与精密减速器等核心硬件持平或超出。其高利润源于极高的技术壁垒,需依赖机器人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软件工程能力。一旦确立领先地位,便形成难以逾越的竞争护城河。
低利润端(中间):本体制造与组装
主要包括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加工与装配。
该环节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更具传统制造业特征,利润空间较薄,毛利率普遍介于 15%–30%。
高利润端(右侧):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
涵盖针对焊接、搬运、分拣等具体场景的集成设计、编程调试与售后服务。
利润水平因项目复杂度与定制化程度而异,毛利率范围较宽,优秀的企业可实现 30%–50%。但与核心软件相比,该环节的规模化复制能力较弱。
综上,“机器人大脑”作为机器人核心控制系统,融合硬件与软件,居于产业链价值顶端,是利润最高、话语权最强的环节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机器人的智能水平、运行精度与整体可靠性,是机器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
术道有方研究认为,机器人大脑相关的上市公司正在酝酿机会,一旦市场点燃,空间可能并不亚于寒武纪等公司。值得朋友们深度挖掘跟踪研究。
以上内容来自于术道有方研究机器人报告第二版本概述。
9月,根据术道有方结构技术系统判断:指数高位震荡概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