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7|回复: 0

[讨论] 由广州结束15年楼市调控史,客观的来看长期房地产市场走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4 天

发表于 2025-6-1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广州结束15年楼市调控史,客观的来看长期房地产市场走向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137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6月13日,广州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成为一线城市中首个“三限”(限购、限售、限价)全面松绑的城市。

但是这个方案更多是再次强调,很多已经松绑,实质意义可能不是很大。因为中央很早就让地方放开地产市场,地方担心一旦放开,大量人员流入,城市负担不了,所以一直地方就不放,当然这是多虑了。另外也有面子的问题。

关于房地产的未来,我们从精英内参节选了一部分:

房地产是特殊的存在,一是承载着家的港湾,二是沉淀了大量的财富,三是价值由服务体现,四是金融属性,也是家庭最重要的财富,占比或超过70%,五是价格由供需预期决定。

炎黄子孙对于家的执念,让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不管大小,是一生的追求,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定居、群居、家族传承与自治,延续了数万年。

制度安排下的城市化进程,房改是重要的实现手段,自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以市场化和商品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改革,到管理层不懈地努力,到2004年住房贷款明显增长,用了漫长的6年时间。这是完美的制度安排,对中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

也正是因为贷款制度,让想在城市有个自己家的努力奋斗的人们,几乎将一生中赚到的相当部分财富,提前透支并沉淀到了房屋上,开启了为资本的打工之路。

但是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套房的人们来说,有谁会将房屋卖掉变现,然后租房子住?所以这部分财富永远的锁定并沉淀了下来,有效地吸纳了货币,使我们经济高速发展时候,通胀相对温和。

房地产的价值来源于周围的服务,有好学校、医院、地铁、公园,核心地段,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这里的服务加上有限的房屋供给,推高了价格。

地产价格为什么一直向上,主要还是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在限量土地供给、大量涌入城市的购房刚需人口背景之下,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进行城市发展与投资,加上地产市场带来丰厚回报,共同推高了房价,并产生泡沫。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三方报告):

2024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53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至39088万平方米。

重点城市可售面积出清周期达21.2个月,官方统计城镇住房空置率16.2%,其中三、四线城市空置率普遍超20%,部分新区达40% 以上。

商办类物业库存同样高企,国内一线城市商办项目空置率普遍超过 20%,香港住宅空置率4.5%,但写字楼空置率创16.3%,为历史新高。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销售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

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近130万套,同比增长约9%,创2019年以来新高。一线城市表现亮眼,深圳、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分别增长72.7%和30%。但价格持续承压,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7.26%,连续32个月环比下跌,仅成都、深圳等核心城市四季度企稳回升。

202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城镇化率67%,较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但增速放缓至1%以下。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

我国人口从1996年就开始大幅下降,一方面是90年代初期计划生育执行严苛,二来96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到97年更是严峻,导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直到2002年不再下降,平均稳定在1600万。


到了2016年,人口开始断崖式下降。

目前资产持有主要为40、50、60、70、80后,由于人口老龄化及死亡,继承地产会进入流通市场,由于城镇90、00、10后相当部分没有购房需求,以继承父辈房产为主,造成刚需人口下降。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长期承压,结构性分化,震荡整理。

商办空置率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可能中长期保持低迷。

结论省略。

相信看到这里,不管是投资,还是置业,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
图片1(1).png
参与人数 1奖励 +8 热心 +3 时间 理由
旧想 + 8 + 3 2025-6-17 06:14 感谢分享^_^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2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7-2 14:28 , Processed in 0.09403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