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电动车主还好吗,电池迎来批量报废阶段了,这些公司值得注意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护城河边
浏览:85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新电动车销售与报废数据
1. 全球及中国电动车销售数据(2024-2025 年)
全球市场:2024 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达 1040 万辆,同比增长 14.3%,其中中国贡献 670 万辆(占比 64.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份额 70.4%,插电混动市场份额达 79%。
中国市场:2024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 1100 万辆,同比增长 36.5%,其中比亚迪以 48 万辆 / 月的销量稳居全球第一。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亚迪销量突破 100 万辆(同比增长 60%),特斯拉中国销量 13.72 万辆,创 2022 年以来新高。
政策驱动:2025 年中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达 900 亿元,预计置换 1000 万辆,叠加新能源车购置税免税政策,释放约 2000 亿元市场潜力。
2. 动力电池退役量与回收现状
退役规模:2025 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达 82 万吨,2030 年增至 350 万吨,对应回收市场规模超 2800 亿元。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主要退役量(2029 年三元电池占比接近 42%)。
回收效率:2024 年中国动力电池实际回收量 65.4 万吨,市场规模 86.6 亿元,但规范化回收率不足 25%,大量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
区域分布:广东省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最大(2025-2029 年达 43.5GWh),其次为江苏、浙江。
3.动力电池回收与材料再生
资源价值:2025 年退役电池中锂、钴、镍金属价值超 500 亿元,2030 年达 2800 亿元。以 50 万吨退役电池为例,可提取碳酸锂 4.3 万吨(价值约 86 亿元)、钴 3.4 万吨(价值约 102 亿元)。
技术路线:
湿法冶金:锂回收率超 90%,但成本高(占比约 30%),适合高价值三元电池。
物理法:环保成本低(全组份回收率 95%),适合磷酸铁锂电池,在锂价低于 8 万元 / 吨时仍具经济性。
方向:
一、行业龙头:千亿市值梯队
1. 宁德时代(300750.SZ)
市值:约 1.1 万亿元(2025 年 4 月数据)
核心业务:动力电池制造与回收一体化,子公司邦普循环是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之一。
回收能力:2024 年回收废旧电池 10 万吨,再生碳酸锂 1.3 万吨,镍、钴、锰回收率超 99.6%,锂回收率 91%。
产能规划:国内布局 7 大回收基地,规划 2030 年回收产能 50 万吨 / 年,海外匈牙利基地 2026 年建成。
市场地位: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约 35%,回收业务覆盖宝马、沃尔沃等车企,技术领先且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
2. 比亚迪(002594.SZ)
市值:约 7000 亿元(2025 年 3 月数据)
核心业务: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回收业务聚焦磷酸铁锂。
回收能力:2023 年建成上海、广东回收工厂,年产能 1.3GWh,计划 2025 年扩展至 5GWh。
技术特色:自研 “废料换原料” 模式,与格林美合作构建闭环回收体系,锂回收率超 90%。
二、第二梯队:百亿 - 千亿市值
3. 格林美(002340.SZ)
市值:约 342 亿元(2025 年 3 月数据)
核心业务:以电池回收为核心,覆盖三元 / 磷酸铁锂电池全流程。
回收能力:2023 年回收动力电池 2.74 万吨,营收 11.31 亿元,占总营收 3.71%;规划 2026 年回收量 30 万吨 / 年。
技术优势:全球布局 7 大回收中心,镍钴锰回收率 99%,锂回收率 91%,与孚能科技、亿纬锂能等深度合作。
4. 赣锋锂业(002460.SZ)
市值:约 702 亿元(2025 年 3 月数据)
核心业务:锂资源开采与回收,布局磷酸铁锂回收。
回收能力:与南京公用合作建设 30 万吨 / 年回收基地,一期 3 万吨 / 年,二期 7 万吨 / 年。
战略意义:锂资源自给率提升,降低对矿产依赖,2024 年回收业务营收占比约 8%。
5. 华友钴业(603799.SH)
市值:约 565 亿元(2025 年 4 月数据)
核心业务:钴镍资源与回收,动力电池材料循环。
回收能力:与 LG 新能源合作年处理 6.5 万吨退役电池,布局前驱体再生技术。
产业链协同:上游钴矿 + 下游回收,形成 “资源 - 材料 - 回收” 闭环。
6. 天奇股份(002009.SZ)
市值:约 80 亿元(2025 年 3 月数据)
核心业务:动力电池回收设备与运营,聚焦磷酸铁锂。
回收能力:与蜂巢能源合作年处理 15 万吨磷酸铁锂电池,一期 5 万吨 / 年已投产。
技术特点:自动化拆解设备领先,适配主流电池型号。
7. 国轩高科(002074.SZ)
市值:约 402 亿元(2025 年 3 月数据)
核心业务:动力电池制造与回收,磷酸铁锂技术优势。
回收能力:年处理 5 万吨废旧电池,碳酸锂纯度达 99.5%,铁磷回收率超 92%。
产能规划:铜陵德锂项目投资 52 亿元,2025 年一期投产后年营收 50 亿元。
三、细分领域龙头:百亿以下市值
8. 光华科技(002741.SZ)
市值:约 74.5 亿元(2025 年 4 月数据)
核心业务:磷酸铁锂全组分回收,技术领先。
回收能力:珠海基地年处理 20 万吨退役电池,锂回收率 92%,铁磷回收率 98%,再生材料达电池级。
政策支持:广东省 “动力电池综合利用” 链主企业,获政府专项补贴。
9. 中创新航(3931.HK)
市值:约 600 亿港元(2025 年 4 月数据)
核心业务:动力电池制造与回收,港股上市。
回收能力:厂内废料回收利用率超 90%,开发电极材料原位修复技术。
战略布局:与厦门金圆合作建设福建回收基地,适配自身电池型号。
10. 孚能科技(688567.SH)
市值:约 150 亿元(2025 年 3 月数据)
核心业务:三元电池回收,直接回收技术保留材料晶体结构。
回收能力:2023 年 NMP 回收率提升至 95%,模组设计减少灌胶以利回收。
技术壁垒:直接回收工艺降低能耗 30%,材料利用率超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