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制度红利这样拿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有方
浏览:10429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昨天我们站在社会发展、政府治理、全球经济格局、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背景综述,相信大家看完,心里对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基础的判断,甚至多了几分忧虑。今天我们站在科技创新的角度,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和所做。相信大家对国内的经济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普通人,我们看到了很多现象,甚至在心里产生了很多不满,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我们是无力改变的,所以只能放下抱怨,积极的顺应当时的环境趋势,去关注和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前的科技创新属于典型的制度红利。政府给予政策扶持、资金补贴,是希望我们在各个领域,由科研机构、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结合,进行突围突破,打破科技封锁,带动地方经济走出泥潭。其实政府给予科技创新口的资金和政策一直就没有断过,在最近10年,各类的科技平台、孵化平台、中试验证机构等,在全国落了很多,但相当部分都是人浮于事,奔着补贴去的,真正做科技孵化的并没有多少,所以烂尾的项目很多,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进入了追责状态。对于政府来说,我给了你政策,给了你钱,但你承诺的没有做、或没有达到,那你就需要有个说法,该退钱退钱,该追责追责。
这些只想投机取巧,钻政策空子的组织和个人,最终会为自己的投机取巧付出代价。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借助环境政策扶持,来发展自己的产业,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只有借助环境与制度红利,吃透了政策,就飞到了风口,踏实做事就能带来巨额财富。在网上有一些鸡汤,传言那些成功的人,天天雷打不动的看新闻联播,在中间捕捉制度机会,很多人效仿,回去天天看新闻联播,然后啥也没看出来。因为在新闻联播里面,只讲了当前一个点的信息,而我们研究政策,更多的是看政府的原版文件,通过原版文件以及地方发布的解读文件,结合经济阶段,经济与社会问题,判断制度方向。因为制度设计是不会公布出来的,但方向给了。当阶段性制度与目标被设计好之后,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匹配性政策逐步落地。目前的科技创新方向就是通过顶层定调,当前的经济环境,多年持续性的政策,以及地方文件发布,辅助扶持方案,综合得出来的。
相信群里也有政府机关的朋友,如果以前没有关注,可以根据我的陈述进行求证。
每个省都有不同的产业定位,从中央所拿到的政策与扶持资金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家都知道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对于地方政府的各部门领导来说,几乎处于全员招商,我们所接触的地方政府领导在招商上,都是很积极的,也见过很多真的在为地方经济做贡献的人,这和我们平常对政府官员的印象是不太相同的。所以这些部门领导对于本省的科技发展定位,跑出去进行招商,但受限于地方带头人的魄力与格局以及商业运作能力,各区域招商政策差别很大。在招商过程中给予了很多灵活便利,一事一议。这一点一线城市、沿海城市做的要比内地好的太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好的技术,全部流入到一线城市,并没有在内地城市沉淀下来,这是有原因的。
但是在目前地租经济模式出现阶段性停滞的时候,大家都着急了,因为收入下降了,工资发不出来了,虽然拿着“铁”饭碗,但碗里的饭变少了,有些地方就开始痛定思痛,通过扶持产业、扶持科技创新,来拯救地方经济。所以我想给大家传递的信息是政府的工作效率是有的,在政策制定、产业引导、与企业扶持方面,动作很快,力度很大,不是大家常认为的一杯茶、一张报,一坐一天,拿着工资不干事。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我们需要去和有魄力做事的领导与部门进行沟通合作,这样事半功倍。
政策与改革都是被经济倒逼出来的,正常情况下日子过得好好的,谁也不会革自己的命。去年我们对十四五规划进行过系列解读,其中解读最多的就是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
后面的内容不宜公开,有兴趣的联系我们索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