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976|回复: 0

[讨论] 中医药,迎来“矫枉过正”般的大机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4 天

发表于 2022-12-1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迎来“矫枉过正”般的大机会!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研究员 浏览:28976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用西医学的逻辑观点来看待中医学,去考问中药哪一种成分起作用、经络针灸诊疗的科学依据时,已经错误的理解、或不明白中医治疗的医理。用西方西医的规矩来定义和看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这是资本干的事。
中国文化讲自然、讲阴阳平衡、讲五行相生相克,对于中医也是一样,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学说,人是自然进化与平衡的产物,所以违背自然规则必然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诱发疾病;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健康,过阴过阳都是病症,都有表征,调和阴阳;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等等,所以中医、中草药是将人体扶正,进入最佳自然状态,故百邪不侵、百病不扰,并不是奔着杀菌杀病毒而去的。在中医诊治的过程中,火大了去火,体寒了温补,水多了排水,水不足补水,正气不足则要扶正祛邪,在表征上什么热、什么寒、汗出或不出、怎么疼、究其原因,对症下药,男女不同,老幼不同,胖瘦不同,一种类型一种配方,在药量的加减上做到相对精确,才能药到病除。这可能也是目前我们所看中成药比例不大的原因,只能有一些剂量相差不大、少量的流传千年的经典药方形成批量化生产的产品。中草药的作用不是杀菌杀毒,是帮我们人体调和阴阳,达到最佳状态,正气充足,百邪难侵,百病不生。所以才对应禽流感、流感、新冠等等各种病症与疫情上,中药药方基本相差不大,因为其表征类似。

我们看到很多中成药上的禁忌与不良反应都是尚不明确,请问这要怎么明确,中药、中成药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说明书。

针灸、艾灸、中药等用完之后,该吐的吐、该拉的拉、没汗的发汗,汗多的收汗,就是帮助人体排毒、打通淤阻,使之运行恢复正常,血脉通畅,则病自然就好了。科学是经验的累积,这才是科学。
在一些传言中,讲中药又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随便开药方,糊弄病人,这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中药治人,攻杀不要太厉害。

我们看到央视4套(为啥不是1、2、13)新闻报道通许县人民医院的甘草干将汤,让医院人员零感染,还有来自于《伤寒论》经方的又组方的清肺排毒汤,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对于自古大疫中使用的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厚朴麻黄汤等等,相信很多中医医院都有对应的处方,也有效的预防,和治愈了不了新冠患者。但是媒体视而不见。这背后还是资本。

草药,生于自然。不入药就是草,入了药就不再是草,而是治病的药材。比如通许县人民医院的炙甘草干姜汤,在网上同仁堂药仓,各一斤的价格不超过60元,一剂各十克,60元可以配50副药,平均一副药不到1块2,这让资本怎么赚钱?糖尿病、通风风湿、三高等等,还有癌症,对于中医,治疗费用些零头都不到,关键可以健康的一直生存,西医一刀下去,或有些药造成的后果,都是不可逆、灾难性的。比如治疗糖尿病的药。看看我们现在的西医,独霸天下,一个字,就是贵。有精确的数据的可以发给我参考,测算估计,西医药+诊疗+手术等等在中国,一年花费5万亿有没有?中药花了多少?求相对精准数据。

不过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西医。需要中西医结合。现在我们的中草药,都规模种植,化肥使用,催生长,使药性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国家需要在这一方面,进行政策指引指导。人民的幸福指数,有钱,更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不贵的医疗服务。

中医,源于自然,必将逐步恢复其应有地位。

号召国家在政策制定、方向指引、中医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药材等等方面重视起来,还有大型中药企业、上市公司,也应该担负其传播、普及中医学的重任!
去买点炙甘草干姜熬药喝吧。相信中医。

作者非中西医专业人士,根据所了解信息,并查证诸多资料形成此文,内容所有表述不正确,还请提出,感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2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4 17:22 , Processed in 0.03406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