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长流:科技创新 CHN必胜而且必须胜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溪水@长流
浏览:8081
回复:8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周中芯国际上市了,速度快到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但是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那为什么会那么着急的让中芯国际在A股上市呢?其实无非两个原因,第一是国家战略,第二是美国限制,但是要说白了呢其实是一回事,只是美国限制我们的科技创新导致了我们的国家战略加速,就是以前常说的国产替代加速,华为被国限制导致全球最牛的制程大哥台积电也给断供了,虽然之前说华为了屯了将近2000亿的货,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就算够用两年那么两年之后我们能造出来吗?显然是很难的,这就是为什么中芯国际等一批先进企业加速回A或者上市的原因,最大的优点就是我们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资源,当然还有更高的估值和融资渠道,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人才一个是钱,国产替代就是一个超级烧钱的生意,而且很多公司还未必一定能烧出来,之前华为的轮值董事长说过一句话,这是一场必须胜利的仗。
中芯国际的技术跟全球老大哥台积电差了一大截,目前中芯国际公开资料显示他是14NM实现量产,而7NM技术还在研发中,虽然目前他的N+1去年底完成了流片今年底可能达到有限量产,但是并不能完成对华为的替代,据中芯国际资料,N+1从功耗、稳定性方面而言,可以将中芯国际N+1称为7nm,而在性能方面确实要比7nm差。从中芯国际的表态看,N+1更类似于台积电、三星的10nm,或者有点像三星的8nm,因为20%的性能提升幅度远低于台积电预计的30%、实际的35%。即使是N+2整体性能相比真正的7NM也略差,台积电的7NM早就于2018年量产,7.16日台积电二季度报告显示3NM将于2021年风险量产,2022年下半年量产,而5NM今年二季度量产,三季度能满足苹果和华为70%的需求(苹果和华为都是台积电的大客户),所以这么一对比大家就能明显看出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的差别,一旦台积电断供,国产替代没有人任何一家公司能满足华为的需求,而韩国三星只给自己的三星代工从来不会为外人代工,所以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有人说苹果还有华为其实都可以自己做,但是如果真这么简单的话苹果和华为为什么每年掏那么多钱让别人台积电做呢?不是做不到,而是需要巨大的财力人力,是超级不划算的,除非华为不搞研发了,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能顺利的搞定。
未来几年还是7NM和5NM的主流,7NM中芯国际做不到量产,而且华为现在需要更多的5NM,退一步讲即使7NM被国产替代了,5NM呢?谁来替代?同样的价钱你会选择性能更高的苹果三星还是性能差的华为?时间是个好东西,当你花同样的钱却享受性价比低的商品,有多少人能长期做到呢?而且也不现实,否则当初苹果为啥能流行全世界对吧,华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市场份额也是同样的原因,因为你的性价比可以。性价比不是便宜,而是一种价值。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于国产替代有一点悲观,但是昨天的文章中说过了,美国你可以限制,而我们就是软柿子?我们同样有反制手段,只是如果最后真的两败俱伤的话,就便宜了其他人,而且也要在道义上站的住脚,毕竟世界大国将来我们也可能是大哥级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美国目前已经失了民心,不要盲目的崇拜美国,你羡慕他们的初一他们也羡慕咱们的十五,此时的中国早就非彼时的中国,当然我们再强我们建国才多少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值得骄傲?你出国去看看就知道中国的发展有多快多先进,如果你不够快不够先进,美国会搭理你?英国当初对美国的警惕性其实是时时刻刻的,但是德国这个愣头青搞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接的成全了美国,而美国当了世界大哥之后对于对他造成的影响大的全部是高压打压,比如日本汽车制造业导致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但是还有一个日本的半导体也被打压过,当初的日本半导体可能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没那么深刻,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半导体芯片是超级牛的,1974年日本政府批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俗称半导体芯片)”计划,确立以赶超美国集成电路技术为目标,随后日立、NEC、富士通、三菱和东芝等五家公司整合日本产学研半导体人才资源,打破企业壁垒,使企业协作攻关,提升日本半导体芯片的技术水平。4年之后日本取得了上千的专利,日本政府通过贷款和税费优惠等手段把他们的半导体公司打造的兵强马壮,然后美国的噩梦就开始了,90年的前一半日本从30%的半导体市场增加到50%,硅谷的英特尔、AMD等科技创业公司在半导体存储领域,被日本的半导体企业追着屁股打,然后一步步被反超赶下了王座,当时的半导体芯片领域日本企业成了世界一哥,这个领域里当之无愧的王者。当时硅谷派人去侦查之后甚至感到了绝望,一家日本公司把一整幢楼用于存储芯片研发,第一层楼的人员研发16KB容量,第二层楼的人员研发64KB的,第三层人员研发256KB的。而且日本的存储芯片量大而且质量高,这就是溪水刚才说的性价比的问题,最可怕的是日本最差的半导体存储芯片比当时美国最好的芯片质量还要好,现在声名显赫的AMD当时被干的是毫无招架还手之力,被迫宣布退出存储芯片领域,好在他遇到了贵人IBM,当时购买了12%的AMD债券,让AMD缓了一口气,不然的话现在你可能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AMD。
当时的美国对日本半导体恨到什么程度?当众砸毁日本的半导体产品来发泄不满,所以你以为中国人没素质不理智?太TM扯淡,这就让美国有了“国家安全说”这个词,1985年下半年美国政府开始采取打压手段,认定日本半导体倾销,被签署《美日半导体协议》,日本被要求开放半导体市场,保证5年内国外公司获得20%市场份额;不久,对日本出口的3亿美元芯片征收100%惩罚性关税;否决富士通收购仙童半导体公司。说到这里说个题外话,仙童半导体公司为啥会在这里面出现,其实是因为在美国的IT男眼里,仙童就是一个不可亵渎的神一般的存在,因为硅谷的科技创业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仙童曾经的员工出来成立的公司,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华为如果被国外收购的话,可以估计我们有多少人能淡定下来?
美国对我们5G无能为力,那就半导体制裁,其实跟当初制裁日本的时候手段极其类似,只是日本是初创,到我们这里不过是复制罢了,关键性的两点完全是照搬不误,黄毛的复制粘贴做的不错,第一对盟友下刀而且进行全球限制,这也是为啥台积电不给华为供货的一个原因,第二、把经济搞成了政治经济,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来限制盟友的自由竞争。但是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结局,知道中国为啥迟迟没有反击吗?美日协议之后美国其实并未捞到多大的好处,反而便宜了韩国三星,当然三星也没有逃脱日本的路线,只是韩国比较精明,搞定了当时的美国政府,理由就是我们不做日本就会继续做起来,可能美国当初被日本的半导体打怕了,同意了韩国的理由,最终韩国成了压垮日本半导体企业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很多人热血上头说打呗,你打压我我就限制你,如果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扯了一堆题外话,日本和中国不能比的是,我们有足够大体量的国内市场进行消化,中芯国际的回归不是一个公司的回归,我们在提出2025中国智造之后就相当于给了美国一个引线,而华为的5G登上历史舞台让美国已经开始害怕,所以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贸易问题,而这一场是我们必须胜利的争端,科技创新需要钱,我们目前的做法有点当初日本举国之力的意思,但是我们比他们的优势更大,中芯国际回归只是其中的一步,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步,这只是一个开始。所以未来我们的国产替代化会速度更快,当然相关产业链也会受益。所以一些关键材料取得国产替代的公司可以长期跟踪。科技创新中国必胜而且必须胜。
银保监会周五晚间发文提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自主决策空间,设置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天风估算,未来3年每年股票市场新增险资资金在2900-5300亿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