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918|回复: 2

[大盘交流] 风口系列—科技产业4:5G基础上的未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19-12-2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口系列—科技产业4:5G基础上的未来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术道有方 浏览:10918 回复: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术道有方 于 2019-12-20 11:00 编辑

风口系列—科技产业4:5G基础上的未来

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历史。立足于当前,5G即将全面商用。在上篇我们回顾了从2009年到2019年十年时间通讯行业的发展。在此篇开始之前,我们思考一个问题,5G将会带来什么?
首先能明确的是万物互联,在未来所有的生态和业态有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物联网所有的终端一定是全天24小时不打烊,每个终端都有独立的通信模组,独立的通信功能。在很早之前,许多做非蜂窝网连接的公司都在思考如何才能适应这样一种新的方向。
家庭终端的创新会是5G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从实际来看,这种创新已经开始了,最明显的便是智能音箱,从原来受控终端变成了中控终端。现在通过智能音箱就可以控制其他的家电,当然,智能音箱终端的成熟也得益于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除了蓝牙音箱,在新一代的穿戴设备上我们也能看到这种趋势,比如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都能够成为中控平台来控制其他设备。
细心一点我们就能发现,这些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有些东西甚至好几年前就被提出了,被证伪的都有很多,那为何直到现在才出现增长的趋势?其实最早的智能手机也是这样度过的,没有网络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东西做不好或者做不起来,可有了网络和应用相辅相成,从前很多老的概念和行业会出现新一轮的增长和生机。汽车证实了,智能手机证实了,下一个是否就是物联?

即便如此看好,我们也需冷静,投资逻辑的形成需要的是严谨,不能一拍脑门就觉这肯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没有形成有效的逻辑闭环,在很多基础的理论上没有经过证伪,最终得出的结论必定是失真的。

拿智能家居来举个例子,我们的前提假设是5G一定是智能家居的使用网络,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终端已经开始布局,各个公司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智能生态,而现在5G网络并没有普及,智能音箱现在所使用的也不是5G网络。所以,在做5G应用下的未来市场评估时,行业级别的竞争是我们必须所考虑的,这是其一。
智能家居对实际指标的要求不算很高,当然这个不是很高是相对而言,比如说延迟,毫秒级别的延迟其实对智能家居的实际影响不大,这个时候,千兆宽带,也就是WIFI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么?以后智能家居所使用的的网络真的就一定是5G么?谈到5G的应用我们一定要保持客观和理性。
其次应该注意,现在应用很广泛WIFI,我们经常所说的双G,一个是5G一个就是千兆宽带。5G起来以后WIFI会怎么发展,要知道,超级WIF今年已经在西安进行了一次实地试验,结果非常好,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当时的新闻,就更不用说星载互联网了。所以在面对这样行业级别强力的对手,5G真正开始放量的时点会在哪里?
讨论具体时间是没有意义的,以具体的情况和条件去预测,才是理性和客观的。结合过去3G时期和4G时期的发展,5G放量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件是未来移动网络能不能和WIFI一样快,一个是流量能否像WIFI一样便宜。
按照5G的技术指标,我们暂时不考虑组网方式,只说速度上是有可能比WIFI快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存量的业态肯定会有所改变的,未来可能会出现在更好的穿戴设备,比如手表,眼镜这一类的产品。5G终端的重点之一则是手机,从目前来看,手机的变化不是很大,从4G到5G都够用,就算出了全面屏和折叠屏,似乎也没有什么本质改变,就像3G到4G是一个比较顺延的需求。如果说到本质上的改变,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反而是比较明显的行业。

分析了这么多,以5G为基础打造出的未来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
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分析过,单项技术已经很难出爆款了,创新已经从一个单细胞动物进化成了多细胞动物。从实际来看,现在就算有人正在研究一项很厉害的技术,也会发现竞争对手有很多,未来的创新一定会越来越复杂,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更高的护城河或者进入壁垒。另一方面,每一轮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新的生产系统的基础上,不是有了某项技术就可以产生新的东西。
纵观行业发展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推导,能源的开采成就了电力,电力的出现成就了电信网络,电信网络的普及成就了互联网公司,这一点具象化就是三大运营商建网成就了BAT,之后很快又出现了移动互联网,崛起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司都把电信互联网时代的很多龙头淘汰了,有的公司现在已经开始占领原来属于BAT的市场份额,现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了,以后又有什么东西能去颠覆移动互联网?这非常需要想象力,现在也没有办法分析出一个十分靠谱的答案。但是对于未来会像什么方向发展,还是有一些思维模式可以去参考的。

只要注意观察一下现在的生产生态,都是在做创新,但是已经有了十分强大的工具,我们把现在的技术比作一个人,各项技术对应一个功能,这样就比较好理解。物联网应该就是人的五官,将来可以提供的是无所不在的眼镜和耳朵,可以看见和听见,也就是摄像头模组和语音模组,让所有的终端或者设备能够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得到大量数据便可以做进一步分析。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数据。那数据就好像人的血液一样,不停的在流动,有过去也有现在。在这里又涉及到了大数据,我们在这个地方延伸一下,之前研究做大数据的公司所有人都在谈论技术,比如网络爬虫之类的,但是在大数据这个细分行业里,真正决定竞争格局和成败的,真的是技术吗?不,其实是决定性的东西应该是数据,数据来源越多的公司越可能胜出,没有数据的公司有再好的技术都没有用,这个才是核心。
那么有了数据有了信息后,数据是流动的,还需要其他东西来分析数据和传输数据,也需要其他东西来驱动储存它,这个时候就会用到云计算,云计算将相当于人的神经细胞,能够解决所有数据的出和储存的问题。
在本系列中最重要的5G就是神经网络,主要发挥迅速传导信息的作用,是连接云计算的重要途径,像一条高速公路,能够迅速的把云计算处理的数据和信息送到需要的地方。
而人工智能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决策或者学习的能力,所以可以把人工智能放在中间,比作人的大脑,类似于中央处理器一样的角色。
1.png
这些新的技术共同组成一个机器人,而这个机器人就会构成一个无比强大的新的生产方式,用这样一个机器人或者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是能够做很多事情的,这对于未来的创新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单单一个5G是无法带来创新的,或者说,5G仅仅是创新中的一环,需要和其他技术相辅相成才能形成真正的创新。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工业机器人。在一些工业场景下的精准溯源或者智能检测的企业,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去研发机器人,代替原有的人工,只有同时将几种新技术融合磁能和真正的人相比。而研发这样的机器人,出奇的想法就是替代人,有的高危行业如果人出问题可能会赔偿很多钱,但是如果是机器人除了问题,只需要付出维修成本。所以很多高危行业或者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更愿意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
其实不单单是工业机器人,很多领域都正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多人也会有疑惑,人工智能如果这么厉害,那以后人类做什么?其实这一点都不用担心,一些高危险性和高重复性的工作就应该让机器人去做,因为机器比人做得好成本低,人应该去做创意或者创造力的工作,这也是以后技术创新的规律。
下一期便是本系列第一部分科技产业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篇,主要研究整体行业至关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和科技行业的周期规律,明白真正的风口是如何形成的。
深度研究报告请订阅术道有方会员栏目。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读者做参考之用,不作任何投资建议。且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
关于 术道有方:术道有方,致力于研究股价大幅波动背后的原因(行业、周期、经济、政策、技术、资金等),并以此为逻辑推演,寻找新的具备股价大幅波动的个股,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分享给术道有方会员。
术道有方研究方向:基于5G、大数据在人工智能应用下的智能应用与万物互联;基于人类基础需求的生物医药、消费;基于特殊赛道的垄断型公司与行业;基于新科技、新材料、校报模式技术下的标的研究。
关于术道有方会员俱乐部:在这里,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术道有方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估值区间与研究标的,可以学习研究方法、学习估值模型,学习投资之道,会员间相互交流,一起成长。


点击访问楼主直播室点击充值元宝购买商品

【直播室宝箱:】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9-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19-12-20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4-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 天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为产业链中的一环,选题很不错哦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9-1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6 16:09 , Processed in 0.025974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