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L蒲公英5.17短线看盘:季线支撑有效,日月共振磨合中!
2021年5月17日实时看盘交流
大家好,我是鲁L蒲公英,理想论坛今天我来置顶主持交流,欢迎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捧场哦!
本人股市分析仅限于“短线”,走一天说一天!
▼蒲公英从纯技术方面看盘分析:
1、大盘分时线2.8基本同步,对中小板有利!
2、上证15分钟在此轮反弹后又将要触顶!
3、大盘30分钟金叉反弹中!
4、大盘60分钟MACD翻身向上,站上5线,有利于继续向上拓展!
5、大盘日线在经过反复的金叉、死叉、再金叉后,今天大涨,已经有站上了5线的“嫌疑”!
6、大盘周线继续死叉中,但各条周均线在逐渐的合拢,对下一步发力上扬有利!
7、快到5月下旬了,大盘本月月线估计还会收星,有属于“暖星”的性质!
8、大盘季线还是比较好看的,目前受撑于5季线,系统性的风险应该不会有,在若干时间震荡调整完毕后上攻的概率依旧偏大!
√记住:大盘只有一根K线,一根能判断出大概率方向的K线。
√按纪律操作吧,纪律是能控制技术的,没有纪律,技术是苍白的。
√一切决定于你的心态!
▼大盘变换中的预测走势:大盘支撑3380,3360;阻力看3500,3560。
▼股票实盘理念:可以大赚、可以中赚、可以小赚、可以不赚、可以小赔,但绝不大赔!
▼先看大势,再用“技律”,不以涨喜,不以跌悲,心如止水,运筹帷幄!
▼尊重现实,及时纠错,K线炒股,稳定盈利!
◆在股市里混,空仓总比赔钱强!
◆在股市里混,不赔钱是第一位的,赚钱是第二位的。
◆在股市里混,斩仓需要勇气,再买注重时机。
◆在股市里混,懂得戒贪,吃一口就跑是最舒服的。
◆在股市里混,我们要学做麻雀,警觉高、逃得快、“不恋食”!
▼真正的炒股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儿,能讲出故事来的文章那无非是在吸引你的眼球和访问量。如果说我分析浅薄,我只能说你没治了,你是已经被那些所谓的“死守的勇气”、“解说却看不太懂的热点点评”和“看似可买的板块分析却一买就套”的缠论黑嘴腐蚀了虚空的内心!记住:大盘只有一根K线,一根能判断出大概率方向的K线。
▼短线技术大道至简,买股买的是心态和概率,卖股卖的是运气和戒贪。本人评盘才疏学浅,技艺不精,所有观点只代表个人看盘心得,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别总让父母那么“懂事”》:
看一则公益广告:
一位老母亲独居,几次想打电话给不在身边的儿子。不过想起上次通话时,儿子不耐烦地对自己说很忙,那些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镜头切换到谈判现场,老人的儿子焦头烂额地应对意外情况。原本满口答应签约的客户,突然对合同上的某个条款紧咬不放。就在最紧要的当口,手机在口袋里剧烈震动。是母亲打来的!他以为母亲出了什么事,找了借口从谈判会议室出来,急忙回拨家里的座机。母亲根本没事,他不耐烦地说自己工作很忙,没事就不要随意打电话,人老了还不如一个孩子懂事。周末,他会带着孩子来看望母亲。
从那以后,母亲不再主动联系他。儿子的业务越来越繁忙,就连周末探望也被省略。他相信母亲“懂事”,能理解自己。
直到这天,他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本来不想接,但是这个号码连续拨了几次。他接通电话,准备警告对方骚扰自己,一个惊天的消息从话筒里传来:母亲晕倒在路上,被人送进医院,至今还在手术室内抢救,情况不容乐观。
他在手术室外来回踱步,不敢相信手术台上躺着的是母亲。母亲明明说自己的身子骨还硬朗,怎么会突然晕倒?要是知道母亲有意骗自己,他绝不会这么长时间不回家,说什么也要在病情发生前,提前将母亲送去医治。时间不能倒流,最坏的结果还是来了,母亲走了。这一切留给儿子的,只有无尽的悔恨和内疚。
这是我第一次领教父母的“懂事”的背后,也许藏着让子女内心战栗的秘密。
世上所有能维系下去的关系,无一不是付出和回报相辅相成、几乎对等。只有一种关系除外,那就是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自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不计成本地付出爱。这种爱,没有任何功利成分。父母根本不会考虑這么含辛茹苦地将儿女抚养***,想着儿女在他们年老时如何回报他们。
曾听很多老人说,趁自己还能动时,再为子女多做一些事。当子女把下一代交到他们手中,他们毫无怨言地像过去那般,百般疼爱、呵护第三代。他们还说,等到以后真的生活不能自理,就去养老院,或者几个关系好的老人抱团取暖。他们付出一辈子的爱,燃烧了体内全部的光和热,老了以后却仍不肯给子女添麻烦,宁愿忍受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
当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个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极大削弱,这个时候最需要有个人能陪他们说说话。只是子女忙于工作,很难充分满足他们这种精神上的需求。他们理解子女,宁愿压抑内心的这种需求。而当子女忙完工作,突然想起有段时间没陪父母时,面对子女的关心,他们总是挑最好听的话说,不会提到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任何问题。即使有病痛,他们也宁愿扛着,直到扛不动的一天。
不想再继续说下去,父母的“懂事”体现在太多细节上。这份“懂事”的背后,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对我们的爱。面对这份沉甸甸的爱,做子女的不该心安理得地接受。我希望用自己这双温暖的手,用一颗滚烫的心,去温润父母那双苍老的手,温润那条已经干涸的心泉。别总让父母那么“懂事”,而是做子女的该早早地懂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