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谈判共涉及150个药品,包括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新增谈判药品谈成70个,价格平均下降60.7%;其中三种丙肝治疗用药降幅平均在85%以上,肿瘤、糖尿病等治疗用药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续约药品谈成27个,价格平均下降26.4%。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介绍,此次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重点领域的5个基本药物全部谈判成功,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慢性病(含糖尿病、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用药、4个儿童用药谈判成功,进一步优化目录结构。
解读:国家医保目录掌握着大部分公立医院的销售市场,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进国家医保目录肯定非常重要,据统计,一个列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市场销售和医保销售两个渠道的比例悬殊高达2:8。而一个新药品种如果能顺利进人医保目录,利用新药保护和市场先机,可以拿下市场60%以上的份额。因此,对于初期市场难以打开的创新药来说,顺利进入医保目录,进而获得医保基金补偿、占领医保市场、收回巨额研发成本,更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环节。
不同于以往,此次国家医保局还明确提出,“各地要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等等,这也就意味着,地方医保增补目录将被废止。
而在以前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以被纳入或者立即被纳入国家级医保目录,而过去对于这些暂时无法纳入国家医保的药品来说,进不了国家医保,也可以通过地方增补目录先进地方医保。但现在这条道路被切断了,所以药品进国家医保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