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482|回复: 0

[大盘交流] 量化交易与机器学习第六十五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9-9-2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量化交易与机器学习第六十五篇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缠论买卖 浏览:8482 回复: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周我们讨论了缠论和纳什均衡的异同点分析,我们解释了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一场博弈,价格围绕中枢或者纳什均衡来波动的,以中枢为基础追求遗憾最小,本周我们来继续讨论。
1,先说问题
         既然市场是一场博弈,那么博弈的规则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是政策规定,也有人说是人设的基础,还有人说规则是用来破坏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
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位博弈论专家开始,共有7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弈论的研究有关 ,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分别为:
1994年,授予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海萨尼、普林斯顿大学约翰·纳什和德国波恩大学的赖因哈德·泽尔滕。以表彰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的重大影响。
1996年,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瑞。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7年,授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里奥尼德·赫维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埃里克·马斯金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杰·迈尔森。三者的研究为机制设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我认为这三个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我们的答案:
博弈的规则1.是以博弈论为基础的,2.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最优选择的探讨,3.是机制设计是博弈的上层建筑。
2.   关于实践
技术分析我们认为重点可以解决第二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在最优选择问题,第三条机制设计问题,我们认为是中长期判断的基础依据。
如上图的红色区域,都提出了加大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在半强信息有效市场中,短期不一定有多少起色,随着政策实施落地,市场就出现了变化。

3总结
按照禅师说法技术分析的成功率30%,比价关系成功率30%,基本面分析成功率30%就可以用构建成熟的交易系统,实际上,技术分析和比价关系相对容易量化,基本面分析特别是这种机制设计是很难量化的。因此,当一个交易系统技术分析达到统计意义上60%时,应该通过其它思维途径来提高交易的成功率。两种思维其实也是一种博弈。

5.png
点击访问楼主直播室点击充值元宝购买商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7 06:42 , Processed in 0.022289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