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似乎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拿出来说似乎不讨巧。有分歧的地方,说出你的见解,共同进步。
缠论与波浪不是对立的体系。这两者更是递进关系。只是两者产生的背景不同,入手点不同,所谓阐述市场的法门不同。波浪理论产生于100多年的大牛市中,即使成书时期,也走了70-80年的上涨。缠论成熟于07年之前,主要是中枢背景。所以,前者从推动浪入手,后者从中枢调整浪入手。恰恰是这两位高手入手角度不同,分别揭示了市场的各自主要特点。就像阴阳,一个从阳入手,一个从阴入手。
谁更高级一些?对于这个问题,不要放在对立面的角度去看。波浪、缠论都是建立在结构学的角度看市场。缠论也借鉴了波浪的合理内容。所以缠论是波浪的发展。缠论在两个方面发展了波浪:1、波浪指出推动与调整,缠论进一步指出只有趋势与中枢,也就是说趋势里面还存在3浪的情况,例如W。实际上,符合级别的推动浪占比很小(只用2-4浪不重叠、2不回撤1、5段结构认定推动是远远不够的,是非常容易出错的,要用级别),大多数是趋势三浪。第一点如果还不算大的发展,只能是略高一点的总结。2、第二点是丰富了级别体系。级别体系一旦完善,体系的衔接就打开了,结构就浩瀚博大的发展开去。
从这一点上,缠论比波浪高一级。但是要记住,不能因为高,而否定波浪,两者是继承的。在前面体系肩膀的基础上完善下去,才是关键。所以缠论本身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方说级别的构建说了,线-段-一分钟级别这种构建容易出错,级别的校验体系没说;2、缠论提到动力体系,没有说清楚动力体系的约束条件。举个例子:5178与2319这段比,显然没有背离,动力更强,怎么就停止了呢?3、小级别转大是事后的解释方法,不能做工具用,实际上是级别处理问题,做到能预判结构才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