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aann第九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ggaann
浏览:5362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gaann 于 2019-2-7 18:26 编辑
大师的理论以及工具之所以难以理解不易应用,一方面在于其尽力隐藏所谓的波动法则,使其不被工具完全暴露,另一方面又尽力依据法则创造出有效的应用工具,使其紧贴法则,而不是臆想臆造。
(补充说明)如同苏轼的这首诗一般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原因接触到江恩理论,也不论我们怀着什么样的目的去探索研究江恩理论,不用质疑的一点是,一旦我们深入研究江恩理论,就感觉像一头扎进泥淖中,不光眼不得见,身也不得解脱。结果就是: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依据个人经验来看,理论的整体迷茫会让你抓住某种工具的具体应用,换句话说就是你从整体的理论研究慢慢偏移到对某一工具的研发探究上,也许你用着顺手,也许你对其更有把握,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能让你的思维聚焦在具体的东西上,能使你减小迷茫导致的焦虑。但结果就是 因小失大。这基本上是大多数人犯的错误,一头扎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有的是因为理论的魅力而被深深吸引,有的纯粹是迷茫不知西东。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是源于身在此山中,同样我们迷茫于理论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改变一下看东西的视角也许结果大不相同,也许我们可以从高空中看庐山,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理论。一种方法是:整套理论如果江恩裁缝 亲手做的一件华丽的衣裳,自己看完了 嗯 感觉不错,随手就丢在了桌子上。然后回到书房用美丽的辞藻去赞美衣裳的华丽。而我等也只能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它的美丽,我们的研究探索如同钻进衣服里去欣赏衣服的美丽,在胡乱堆弃的衣服里去寻找哪儿是领口 哪儿是袖口 去揣摩衣服的图案花色是什么。。。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衣架,将衣服挂起来,一切就不言自明了。有人会问,哪里来的衣架?没有!没有我们就自己造,材料就在江恩的工具中。江恩所设计的每种工具中都暗含着隐藏着法则的身影,你只需要将它们寻找出来,做一个最最简单的衣架 十字架,一条主线,一条分支。任何的衣服挂在上面 好坏无所遁形 结构不言自明。研究江恩的理论我们缺少的就是支撑起来的钢结构,所以我们看不清 也看不懂他在说什么。。。
另一种方法就不赘述了,应该都懂得机械制图中的三视图,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有了这三种图基本上可以在你脑海中成像出物体的实貌了。同样可以将这个原理用在理解江恩理论上,反推一下就可以。他研发的各种测市工具,依据的就是法则的不同特性 不同特征,所以每个工具或多或少都夹带着法则的影子,也就是由法则的不同角度为出发点研制的工具,那么你把这些工具在重新合成一下,不就有所领悟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