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挺长时间,好贴,只是理解了部分。4,5两点还请“学”兄指教! 1、此案例的操作,若按照缠论方法30f上通过量价关系可以找到买点,21日11点-1:30量能缩减到最小,可以粗略的在21日尾盘和22日早盘介入。总体来看从14日到21日量能一直在缩小,对应股价下跌横盘,十字。高手们把握这个时机都比较到位,应该可以做到相对精准的位置。22、23连续两日拉板,一般应该会守住,或者部分减仓。 2、小级别转到大级别看买点。这个思路非常好。此例我认为是可以在小级别找到买点的,但不影响这个思路、方法。换句话说不管小级别能不能找得到买点,都可以上升一两个级别来看买点。确实能通透,但介入点的精准性貌似稍差些。 过滤掉杂音,如日线级的盘面,15f和30f更多的细节是展示不出来的,起到“过滤”作用,画面更简单更直接。是缠买点也罢是其它方式的买点也好,都会在日线上有显示。当然可以关注“均线”斜率,量能等指标变化,例如该股在日线上就形成了内凹,这种称呼我也初次接触,这种内凹也反应了一种强势,均线5未碰10,量缩价跌,收了一个带上下影线的阴小实体。比较明了清晰。 3、把买点分成缠买点和非缠买点(估计就是从成交量和股价均线等判断)。 4、“大级别比分时提前”没整明白。比如“买点当卖点干肯定没错”,按照你的说法昨天顶部出了。现在看确实牛,有没有偶然性? 5、图中的“多空”、“趋势”用那些自己写的指标来判断,不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至少对我们这些人来讲费劲。  能否用系统提供的现有指标来解释、评判呢,我想更具有实操性和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