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眺黛听岚 于 2018-12-1 21:10 编辑
文和兄的这个帖子很好,没想到楼已经盖了这么高了。看了文和兄与花雨兄各位的观点,很有收益和启迪,一时高兴,也来凑趣一番。见谅。
文和兄前面有个词,“用于锁定”,我觉得改为“试图锁定”更确切些。
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起铜板兄发过的有关“孢子”的那篇文章。孢子无法锁定,只能试图锁定。而试图锁定的结果是什么,估计还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
牛顿有篇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近代物理学的扛鼎之作,其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读缠论,知道缠师有着追求完美的性格,不然也不会提出终完美这样的命题。而终完美,用缠师的话说,也不是字面上看的这么简单的东西,这其实也是一个哲学命题。缠论的数学理念,是在这个哲学理念的包含,或者说覆盖下展开的。所以缠师说,缠论若出版,则应名为《市场哲学的数学原理》,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每个人都会对市场有自己观点和看法,缠论当然就是缠师对市场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学习缠论,若能够从俯视的角度看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也应该尽量做到平视的角度。如果从昂视的角度看,就会太累,会产生很多类似神秘论之类的幻觉。这是说学习的角度。下面说分析的角度。
从数学意义上说,缠论是以微分的角度去看待市场走势的,这与江恩从积分的角度看待市场走势正好相反。这是指思维方式,不是指算法。缠师本人本身就是波浪和江恩高手,但是缠师在讲课时,多次指出前者的局限之处。这说明缠师意图超越江恩和波浪,而且缠师确实做到了。但是缠论不是凭空而来的,缠师是站在了前人的肩上,正如爱因斯坦是站在牛顿的肩上。
对走势进行微分,首要的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坐标和锚点,就是定义。在几何结构上,定义中枢和走势类型。为证明中枢递归,再画出笔段这两个与缠论无关的辅助线。在此基础上,对走势结构进行数学角度的论证。结论是各级别的自同构。
关于自同构,是缠师后来确定的说法,一开始还是用的自相似概念。自相似,是混沌理论的概念。如果我们了解混沌理论,就会知道,缠论的实质,在某种意义上,是以混沌理论对是市场结构进行研究的一个分支。而且,我们也可以由此轻松地找到缠论数学结构的缺陷所在。人类的科学认识,是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不管你承不承认,事实如此。
所以,如果简单地说,从数学的角度,缠论可以用三个字加两个公式(表达式)来表述。自同构,a+A+b+B+c,a1A1+a5A5+a30A30。这就是缠师的掌纹。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缠论实践的核心,是终完美。先说到这里吧。码字也累。
前面说的,可能就是文和兄已经有的这个,至于文和兄想换的那个,花雨兄有,我没有。有一点,也在缠论里,缠师都说过了,就是贪瞋痴疑慢了。
缠师说过的,缠论是大道,人人可学。不用藏着掖着的。
只是觉得这个东西换不来。如果有高人指点几句,能有所悟,就是幸事了。
网络吹水闲聊,瞎说的。不当之处,还请文和兄、花雨兄各位批评指正。我也能有所收益。谢谢。
审核通过,一堆废话,编辑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