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714|回复: 1

[大盘交流] 超配蓝筹将要被分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9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配蓝筹将要被分流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策略帮、 浏览:14714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弱势市场还是以防御为主,消费便成为了防御品种的首选。市场今日迎来反抽,策略帮一直以来强调的次新高送转,消费医药再次成为了弱势反弹的领头羊。弱势反抽的市场,情绪还是比较低迷,股指虽呈现大幅反抽,但两市的量能却是呈现了萎缩,这意味着市场后续要想继续上行就需补量,否则市场还会继续维持弱盘状态运行。

之前策略帮在前面的文章一直强调人民币走势与上证50的联动性,如今随着人民币由贬值进入修整期,上证50已顺势企稳,在权重个股企稳下,将有助于弱势市场恢复信心。面对权重的企稳,我们的重点不在于权重个股,而是在于小盘股,这一点策略帮在7月3日《游击战区》一文已经强调。弱势的反抽做的不应该是超跌,而是强势类个股,弱势行情弱势股因其得不到资金的青睐只会越来越弱,在弱势市场信逢低价超跌的,很容易会得不偿失。

3587的时候,蓝筹把市场推到超配状态,但市场所呈现的超配都是大盘蓝筹股所贡献的,而在大盘股的抱团吸金下,小盘股明显处于低配的状态,如今随着大盘蓝筹股大势已去,抱团资金开始进入分流期,我们更应该关注小盘股的低配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期间,无论小盘股或是大盘股其盈利能力必然是下滑的,所以我们在关注小盘股的低配同时,绝不可对自己的仓位进行超配,毕竟当前只是一次弱势的反抽,而并非反转机会。

文章创自:策略帮

【公司一角(每日截取图文数据分享量化初池的公司,不构成推荐理由)】
石大胜华603026 电解液溶剂龙头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有机化工品的深加工,形成了以碳酸二甲酯(DMC)系列产品为核心,以甲基叔丁基醚(MTBE)、混合芳烃、液化气、燃料油、混合芳烃等产品为辅的格局。
DMC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相对“绿色”的化工产品,早在1992年就被欧洲列为无毒产品,等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油漆、涂料、粘胶剂,聚碳酸酯合成,医药、农药等领域。
公司在电池级溶剂市场处于龙头地位,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电解液厂商提供5种溶剂及锂盐的企业。由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重要 性及独特性,电解液厂商在选定电池级溶剂供应商前均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程 序,历时较长,公司长期以来和天赐材料、LG等电解液龙头厂商形成了稳定的供应关系,能够提供多种高品质电解液溶剂产品,在电池级溶剂行业具有突出的 竞争优势。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了上下游生产环节互为原料,保障了生产各环节原材料供给的稳定,减少了对外部供应原材料的依赖以及外部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 品被充分利用和转化,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了公司综合竞争力。
新能源车快速成长对溶剂需求形成有效拉动
长期来看,新能源车快速成长将会拉动溶剂需求,预测201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43.5Gwh,2022年将达到428.7Gwh,期间复合增速达到25%。预计 2018、2020年电解液需求分别达到21.8、35.8万吨,对应的碳酸酯类溶剂需求分别为18.6万吨、30.5万吨。公司客户包括天赐材料、LG等龙头厂商,电解液市场将继续向龙头集中,未来公司市场份额仍有增长空间。
图一:

DMC产品其他下游需求尽显成长属性
聚碳酸酯(PC)进口替代对DMC需求形成明显拉动。DMC应用于PC合成,PC是一种日常常见的材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传统上聚碳酸酯一般是光气法合成,但是由于光气有剧毒,不利于环保。后来, 非光气熔融法工艺实现工业化,该工艺主要是用DMC和苯酚进行酯交换反应生 产碳酸二苯酯(DPC),然后DPC再和双酸A缩聚得到聚碳酸酯。该工艺的特点是成本低,绿色环保,产品更有利于生产高端技术产品,目前非光气法新建产能较多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国聚碳酸酯需求量大,自给不足。据统计2017年国内聚碳表观消费均在172.7万吨,国内总产量仅在63万吨,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聚碳酸酯产量年增速在9-15%之间,自给率逐步攀升,已经从2012年的23%提升到2017年的 36.5%,中美贸易战升温,聚碳酸酯进口替代将会加速进行。
图二:
国内现有聚碳酸酯产能92.5万吨,以光气法为主,非光气法主要是浙江大风产 能10吨,为减少对进口聚碳的依存度,国内企业纷纷扩产或新建,据高分子网统计,未来几年聚碳酸酯新上产能约254万吨,新建产能中非光气法占比明显提升,聚碳酸酯国产化以及非光气法产能渗透率的提升将对DMC需求形成拉动。
供给与需求驱动叠加带来量价齐升
我国的环氧丙烷生产大多使用氯醇法,氯醇法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受到环保政 策的影响,大量氯醇法小企业被关停,而新的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法) 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环境友好,但是核心工艺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项目上马成本很高。目前环氧丙烷处于卖方市场阶段,原料的高成本,吞噬了其下游DMC产品的利润空间。因此长期我国DMC产品名义产能充足,长期以来开工不足。2017年我国DMC产能达到74.3万吨,产量36.4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47%,仅以公司为代表的少数DMC企业自有环氧丙烷装置,多数DMC产能长期开工不足。
环氧丙烷的主要原料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环氧丙烷受油价影响大,环保限产加剧环氧丙烷波动,历史数据证明环氧丙烷波动通常大于DMC,对于外购环氧丙烷生产的DMC厂商,成本涨价幅度大于售价,更加难以形成新增有效开工。
油价震荡走高,公司通过一体化产业链将原材料从环氧丙烷转化为蜡油,环氧丙烷价格波动大于DMC,而蜡油波动通常小于DMC,DMC涨价带来的效应是外购环氧丙烷厂商开工受限,而公司毛利率、市占率将同步提升。
公司通过自身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自产环氧丙烷,成本把控上明显优于其他公司,2016、2017年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112%、96%,开工情况明显好于同行。我们认为DMC产品名义上产能供过于求,实际上有效低成本产能不足,新增供给短期难以释放。
2017年公司DMC系列产量达到33.49万吨,同比增加16.75%,其中DMC产量达到10.5万吨,同比增加26.75%,行业达到占有率30%,相比2015年的24%有明显提升。
其他产品受益于油价上涨和产品结构调整,盈利有望改善
公司MTBE、气体、油类、混合芳烃业务毛利率成周期性波动,当油价下行周期时毛利率有所下降,其中非常明显的是2014年油价下行周期,公司气体、油类两项业务毛利率为负。
2017年公司MTBE业务毛利率处于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预计2018年随着原油价格温和上涨,我们认为公司MTBE气体、油类、混合芳烃业务毛利率均将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从2018年经营计划来看,MTBE预计产量相比去年实际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而混合芳烃产量将大幅增加,混合芳烃市场格局以及盈利能力均好于MTBE,我们认为公司DMC产品以外业务业绩将有明显改善。


文章创自:策略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8-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18-7-9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8-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19 03:08 , Processed in 0.02482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