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估值:不再难倒英雄汉!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深圳
浏览:2395
回复: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闲来一坐s话投资
按:我的谈股系列上篇草拟了这个题目,结果说完之后我就后悔死了,为啥呢?因为估值本身就是个扯也扯不清的话题,我看到有的大家、大V、大伽谈起理念啥的可以滔滔不绝,但是一谈到估值要么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要么就是将教科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一摆蒙混过关,结果让我使劲想“话中之话”也不知如何实际运用。那么自己有何德何能,又谈得清楚呢?!不过,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咱既承诺了就得践诺不是?就如同投资,做人嘛,还是要做一个言行合一的人。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将自己摸索的一套“土办法”全盘端出。至于你学会与否,我可不敢保证,因为投资嘛,就像魔术家教给我们如何表演一场魔术,我们也不可能立马成为魔术家;外科大夫当着我们的面做一场开胸手术,我们也不可能立马成为外科大夫一样,这个东西还需要自己去悟的。好,闲话少叙,且看正文:
1、“内在价值”难倒了英雄汉
教科书上的估值工具箱里有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等,但是,说穿了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是用这些估值工具计算不出的,或者干脆说它们会统统失灵。恰如巴菲特在2000年信中说的,“普通的标准如红利率、市盈率或者市净率,甚至增长率都与估价无关。除非它们到了给进出企业的现金流量或流动时刻提供线索的程度。”
巴菲特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好的,不再弯弯绕了。投资大师们早已经告诉我们: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如此而已。
本人愚钝,且向来反应有点慢,对这个科学的解释,可以说我“悟”了整个投资的过程(现在仍在悟),终于明白这话原来又是个大实话,是明明白白的商业常识。不是吗?谁还有能耐再弄出别个科学的估值公式来呢?我看,是没有的了。
所以,价值投资者们总是说,要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去买入。然而,我要问的是: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究竟是多少呢?这个“东东”如何计算呢?
熟读过巴菲特、芒格有关书信的投资者知道,芒格就曾说,他从来没有看见巴菲特计算过。其实就是计算也算不准确的,因为影响一家公司未来现金流的因素很多,不要说贴现率的微小不同会差之千里,管理层对“息票”的影响又如何计算得清呢?
还是听一听巴菲特他老人家怎么说:
1992年的信:
“尽管用来评估股权的数学公式并不复杂,但是分析师——甚至是老练、聪明的分析师——在估计未来的‘息票’时也很容易出错。在伯克希尔,我们试图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我们努力固守于那些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他们必须符合相对简单而且稳定的要求。如果一家公司非常复杂或者容易受到连续性变化的影响,那么我们还没有聪明去预计它未来的现金流。顺便提一句,这个缺点不会烦扰我们,对于大多数在投资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懂多少,而是他们如何现实地明确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只要投资者避免大错误,那么他或她只需要做对几件事。
第二,也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强调在买入价格上有安全的余地。如果我们计算出一只普通股的价值仅仅略高于它的价格,那么我们不会对买入产生兴趣。我们相信这种安全余地原则——本-格雷厄姆尤其强调这一点——是成功投资的基石。”
看来,巴菲特的做法是:1、固守在自己的能力圈;2、保持足够的安全边际,即以内在价值的很大折扣才买入。
然而,我们是知道的,巴菲特那样的投资大师是具有怎么样的商业洞察力啊(尽管如此也难免犯错),人家是可以一眼就能看出是个胖子还是瘦子的,是几分钟的时间千万、上亿美元的大收购就能拍定成交的,如吾等这样的凡夫俗子,又当如何呢?!
估值是科学,又是艺术,这话谁都会说,但实际运用起来又会如何呢?
事实求是地说,关于如何搞清楚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我是糊涂了N年。借助于一些教科书籍,也求助于类似雪球这样颇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的大V、大伽们,据我的目力所及,有的也多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或者语焉不详,一谈到这“真事儿”就“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这个道理我是默念、熟记了100遍、1000遍、10000遍了,可是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究竟是多少呢?我仍是像“糊涂的爱”那首歌中唱到的:“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这,就是爱,稀里又糊涂”!
不是吗?举个简单且易理解的例子:
贵州茅台这支具有价值投资者标杆意义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究竟是多少呢?就算我们按照“只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这个理论说教去套一套,它的内在价值是在200元呢,还是300元,或者是400元,或者是更多呢?
我看到今天仍然没有人能够说清楚的,真个是一千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林黛玉!
所以,对于愚笨如吾等这样的投资者来说,常常感叹:内在价值这东东真是难倒英雄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