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02157 正邦科技 指標好.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TonyJiang
浏览:26744
回复: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技術面: KDJ金叉
基本面: 過年買豬
1、产能扩张超预期,出栏规模快速增长在即
从2016Q3开始,公司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截止2017年半年报,在建工程16.45亿元(+445.21%),生产性生物资产8.08亿元(+153.2%)。产能的扩张为公司后续出栏规模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按照种猪2800元/头来测算,公司当前种猪存栏约有28万头,足以支撑2018年600万头以上出栏。而牧原股份2016年Q2生产性生物资产7.47亿元,预计2017年出栏700万头,2017年Q2生产性生物资产13.55亿元,预计2018年出栏1000万头。对比牧原股份,公司当前8.08亿生产性生物资产支撑2018年600万头出栏属于合理情况。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生猪出栏规模分别为330万头、600万头、850万头,进入新一轮出栏快速放量期。
2、出栏放量增长阶段即将开启
根据生猪生理特性,2016年Q3开始快速增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将从2017年Q3起转化为生猪出栏。而且,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核算公司待售仔猪、肥猪等资产的会计科目。2017年Q2,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达到20.4亿,同期牧原仅23.65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有大量生猪处于压栏待售状态!按此推算,公司完全有能力在8-12月份的5个月内实现200万头生猪出栏。
3、成本仍有改善空间,盈利弹性有望增强。
2017年,公司开始将养殖模式从自繁自养调整为“公司+农户”。在这此过程中,公司不仅猪舍改建支出增加,而且被迫放慢出栏节奏减少出栏量,再加上通过外购仔猪来锁定合作农户,使得公司2017年上半年养殖成本偏高,预计约为12.8元/公斤。但随着模式调整完毕,负面因素消除,预计2018年公司成本有望下降至12.2-12.4元/公斤。
4、估值严重低估,安全边际强。
公司饲料农药等业务预计贡献净利润2.5亿,给予50亿市值,则当前养殖业务估值仅85亿元,即明年600万头生猪出栏对应的头均市值仅1400元,而产业重置成本就达1000-1300元/头,公司股价已反应市场悲观预期,向下空间有限。预计公司完整产业周期下的头均盈利在200-250元/头,对应合理头均市值在2800-3500元。诚然,公司成本控制力与温氏、牧原有差异,但这种成本差异反映到估值上,应该是3000元/头与5000元/头的差距,而不当前的1400元/头与5000元/头的差距。
|
-
指標
-
参与人数 2 | 奖励 +36 |
热心 +21 |
金币 +40 |
时间 |
理由
|
实战区活动
| + 18 |
+ 9 |
+ 10 |
2017-11-20 15:26 |
合格参赛帖活动奖励 |
元标
| + 18 |
+ 12 |
+ 30 |
2017-11-17 09:12 |
欢迎参赛 预祝成功 |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