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把握大势

[大盘交流] 你炒股么?如此,你来回答这些问题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0 1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趋势的意义在于惯性,转折点的把握看个人修为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操作风格对应的是不同的时间周期趋势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确定不了是否在同一时间周期内,谈趋势有何意义?!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47 天

发表于 2017-8-2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释斋 发表于 2017-8-20 18:44
如果确定不了是否在同一时间周期内,谈趋势有何意义?!

一个长期趋势,短期趋势,都分不清的家伙,你跟他谈周期是在对牛弹琴。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释斋 发表于 2017-8-20 18:36
资金的进出决定了股票的涨跌,老手可以透过表象看出资金的进出的。

此为正解!!
比什么股道融情的趋势观
强上了几百倍!
其实关于此观点,
我在另一个帖子
表达得非常的充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上升趋势的产生和结束的本人观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上升趋势的产生和结束非常非常的简单
现已图例的方式来说明此观点!!!!!!
从微观上入手,最能说明问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趋势为什么开始和结束的?很简单!大资金流入结束下跌或震荡趋势,产生上升趋势。反之,亦然。所以做股票很简单,盯紧主力资金动向足矣!当然这需要敏锐的盘感和扎实的技术分析基础做后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5-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47 天

发表于 2017-8-20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股道融情 于 2017-8-20 19:18 编辑
万释斋 发表于 2017-8-20 18:55
关于趋势为什么开始和结束的?很简单!大资金流入结束下跌或震荡趋势,产生上升趋势。反之,亦然。所以做股 ...

其实我的本意就是如此,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有可能成为长期趋势向好的转折点,因为我观察到,3305后接连6根阴线不缩量,这是很可疑的,再有就是,前面两个阶段顶,尤其第二个阶段顶,是筹码密集区,第三波行情如果定义为反弹,很难冲进筹码密集区的。
我说了我对盘面细节的观察和理解,你看看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是怎么嘲笑别人的。
连可能的转折点都不能及时捕捉,还谈什么实战买卖呢?
也许后市做个双顶又会跌下去,但是如果是有效突破呢?所以我们看到这些可能的转折点后,不该急三火四地断言行情结束或是开始,而是应该制定个策略,及时跟进或退出,这么早就下断言行情结束了,一旦突破成功,也会惧怕假突破而不敢及时跟进。
说这些,对这个家伙没什么鸟用,你看不出来吗,他就是个一根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技)术交流也不是铁板一块, 只有理性交流这一面, 非理性交流--- 激烈争噪 甚至大打出手多着哩!
观点不同 争论难免 此事我看算了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股市捉妖记

发表于 2017-8-20 19: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那就赚自己的钱就行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9-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握大势 发表于 2017-8-20 18:25
在我看来,趋势是不能用外在的标准来评判的!
这个外在标准,其实就是股道融情的关于趋势的标准
即是跌破 ...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趋势也不例外!
说“趋势是不能用外在的标准来评判的!” 这话说的有点绝对! 依我看趋势也是可以用外在标准来评判的, 只是举例说的[均线]不太恰当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0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聚好画 于 2017-8-20 19:48 编辑

楼主你说的是上证吗?   

上证的趋势是由里面的成分股影响的!   当大部分个股的趋势走完了. 那么上证的趋势也要震荡或调整一下.  这波上证的上涨趋势是由银行上涨,保险上涨, 有色上涨来驱动的.  当你发现个股都是高位的时候, 那么上证也就有调整的必要了.  

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上证50 中小板 创业板.

下面是上证50比较重的成分股的走势, 个股趋势没出来, 上证50也没有上涨, 还在调整.
11.jpg

2222.jpg
格力没有复权的

3333.jpg

上汽没有复权的


而上证的话, 看看券商, 保险, 银行, 有色 钢铁这些比较重的成分股, 以点来推测面   银行在小幅反弹, 有色可能下周也反弹,  保险也打算反弹, 如果这些都小反弹, 上证是上涨的.

我觉得这就是以个股,来推测上证趋势可能会是一个思路,  不知道楼主和各位大神怎么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7-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把握大势 于 2017-8-20 22:18 编辑

100.p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2.p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47 天

发表于 2017-8-20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们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就拿均线来说,我不认为跌破某条均线就代表着上升趋势结束,大多数牛股的爆发都是从短暂跌破年线后开启的,谈趋势肯定离不开周期和时间。我分析一只股票是否有参与的价值更依赖周线和月线,而均线系统也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虽然我更看重裸k的形态构成。至于趋势的产生,一句话概括就是:主力资金积极介入了,拉升行情就不远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而广之,5分钟 10分钟
一天,5天、10天
20天、30天、60天
乃至于周线月线季线甚至是年线!!!!
等等层面的趋势变化
都是源自于资金的流动!
故此,趋势的产生和结束
其根本的实质
就是资金的流动变化而产生的!
故此
一个上升趋势的产生
是由于资金的不断流入而产生的
而一个趋势的结束,就是资金的不断流出而结束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当我向我们的股神、大虾-----股道融情
非常直白的反复的提出
(上升或者下降)趋势是怎么产生的时候!
居然的回答不出来
只是顾左右而言它
并如股神的一般
对我教导
一加一等于几
二加二又等于几
还附带的不忘了说一句
这样你就不会迷茫了!
哈哈哈哈,笑死个人的股神大虾
我们的股道融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如此浅显的一个问题:上升趋势是怎么产生的(或者上升趋势是怎么结束的)!
面对低能的,股道融情
我耐心的,苦口婆心的开导
并提出了一个观点,
是什么观点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观点非常的刺眼
即是: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8-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5-20 15:55 , Processed in 0.066353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