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757|回复: 1

[大盘交流] 史无前例!中国房价达到GDP的250%,房地产销售接近尾声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8 天

发表于 2017-3-1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无前例!中国房价达到GDP的250%,房地产销售接近尾声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牛子 浏览:21757 回复: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月14日,统计局公布前两月工业增速6.3%,投资增速8.9%,消费增速9.5%,我们的点评是:投资回升消费低迷,经济反弹不可持续。
  一、投资推动工业反弹。
  前两月的工业增速6.3%,较16年12月的6%小幅反弹,同时也是过去11个月内的最高增速。年初工业增速的回升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验证:一是前两月的PMI均值为51.45,处于景气区间,且是2012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二是从微观来看,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涨多跌少,其中上游原油加工量、中游粗钢、水泥、有色金属产量增速均小幅回升,但上游发电增速、下游汽车产量增速继续回落。
  从三驾马车来看,前两月的消费增速大幅回落,但投资和出口增速小幅回升,因而工业经济的反弹应主要归功于投资和出口。
  二、基建地产投资主力。
  前两月投资增速8.9%,比去年12月的6.3%以及去年全年8.1%的增速均有回升,也接近过去10个月内的最高增速。在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至4.3%,比16年12月的10.3%大幅回落,虽然工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但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如果没有美国那样明确的减税政策,启动制造业投资并不容易。前两月的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21.3%,远高于16年12月的4.3%,仍是投资回升的主要贡献。而基建投资中的交运和水利投资表现尤其突出,其中交运投资增速从-5.6%跳升至18.8%,水利投资增速创33.6%的4年新高。前两月的地产投资增速8.9%,较16年12月的11.1%小幅回落,但仍高于16年全年增速6.9%。
  由此可见,基建和地产投资仍是投资反弹的主要动力。
  三、地产需求明显分化
  前两月的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25.1%,较16年12月的11.8%大幅回升,而且远好于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同比负增长,说明地产销售的超预期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前两月非重点城市地产销量同比增速超过30%。
  目前的焦点问题在于三四线地产销量的回升能否持续,有观点认为未来会出现中国版的三四线城市化,但这不太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人口只会向大中城市集中。因此,本轮三四线房价和销量的上涨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周边,属于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以及限购后的外溢效应。
  而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地产销售存在几大隐忧:一是前两月的商品房销售金额增速为26%,远低于去年全年的34.8%,折算出来的商品房销售均价和去年同期持平,也创下近两年的最低涨幅,说明居民购买力在持续下降,能买的起的房子越来越远、总价上不去,房价上涨出现瓶颈。二是前两月的地产销售超预期源于居民房贷超增,前两月居民新增中长贷1万亿,同比增长超50%,可以完美解释地产销售的超预期。但近期央行官员称去年居民房贷占信贷总额的45%,今年要控制在30%以下,这意味着即便全年信贷比去年增长10%,今年的居民房贷也会比去年减少25%左右。
  从媒体的报道和我们对银行的调研来看,今年的居民房贷有着明确的额度控制,考虑到目前居民买房一半都靠贷款,这意味着今年全年的地产销量大概率比去年大幅下滑,前两月的地产销量超增只是昙花一现而不可持续。
  三是从我们对主要城市地产销量的监测来看,今年前两月三四线地产销售火爆而一二线地产销售低迷,但进入三月以后三四线地产销量也出现同比大幅负增长。
  因此,我们坚定认为本轮地产销售的回升已经接近尾声,房价的上涨也不可持续,地产投资走势大概率前高后低。
  四、消费增速创下新低。
  前两月的社消零售名义、实际、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9.5%、8.1%和6.8%,均较16年12月回落,并创下新低,尤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创下03年以来的新低,说明消费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从限额以上消费的结构来看,所显示的是必需品消费涨少跌多,石油和地产相关零售增速回升,而汽车零售增速大跌转负。
  消费增速创历史新低,其背后有几大原因:
  一是提前消费的透支,过去一年汽车消费的激增源于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但17年的优惠政策被取消一半,因此刺激政策退潮导致汽车消费大幅下降。
  二是价格上涨的挤压,前两月的石油相关零售增速高达14%,创下过去5年的新高,说明油价上涨挤压了居民其他消费。
  三是债务上升的约束。过去一年居民举借各类贷款超6万亿,还有2万亿的公积金贷款,意味着还债压力大幅上升,也挤压了居民的消费潜力。
  2月的物价走势出现了罕见的分化,PPI大涨至7.8%而CPI大降至0.8%,其背后折射的就是居民畸形的消费模式,靠举债加杠杆买房、拉动房价和工业品价格上涨,但举债导致实际收入下降,因此消费能力下降,导致食品价格不涨、猪肉价格甚至还有下跌,有钱买房没钱吃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80 天

发表于 2017-3-16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2 11:29 , Processed in 0.031320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