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士余讲话的思考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云策略
浏览:27877
回复: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刘主席自上任以来一直很低调,很少讲话,上一次讲的妖精论,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没有讲到具体的工作,只是谈到了一些现象,就引起了很大的震撼。而这一次谈到了很多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说注册制、新股发行、股评人士、券商等非常具体的工作,并给出了自己很详细的解读,可能未来在说板块的时候,如说钢铁等,都会想到刘士余主席讲话对这个板块的影响。
这一次刘士余主席讲到了未来新股发行、注册制和核准制以及相互的关联性。所以现在我们正在实行的新股发行是一种强化版的核准制,实际上我们离注册制越来越远了,和我们想象的是恰恰相反的。注册制的核心是新股的信息的充分披露以及一旦作假之后后期的处罚非常严厉,所以只有在美国市场才会出现非常完善的注册制,因为美国有两大条件:一是完善的后续的法律法规,严格的执行;二是强大的股民权利诉讼制度。而这两项我们是没有的,注册制强调的是信息充分披露,核准制强调的是对上市公司质量的严格的审核。可以理解,核准制就是事先,事先有管理层对上市公司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而注册制前面不强调,你想上就上,我不负责对你成长性、真实性打包票,但要求你把所有信息充分披露且保证足够真实,如果事后一旦发现披露是假的或者不够充分,那么事后的处罚非常严重。
回过头来看刘主席怎么说的,他强调说新股发行的核心是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审查,那么很清楚,这个就是核准制,但他又强调了,花两三年时间解决新股堰塞湖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新股发行是用核准制的方式来审查,用注册制的速度来发行。而且达到了他前所未有的目的,首先,速度上一定要快,要求注册制的速度;其次把所有的力量放在了上市公司质量审查方面,所以这是强化版的核准制,他提出的要求是核心工作比原来上市公司的事前审查更严格,但速度上要向注册制接轨。
两三年之内解决堰塞湖问题解决应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发行速度已经很快了,过去发了300多家,但现在待审的数量还是700多,排队的人数没有降下来,实际上这是一个动态的因素,你发的越快,排队人数越多。现在新三板很多企业努一把力都符合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条件,如果你这边速度越来越快,排队人数会越来越多。本来是因为你排队时间太长,两三年,大家等不及,现在如果你快了的话,大家当然来排队。所以个人认为,新股发行速度加快是不能解决堰塞湖问题的。
当然,刘主席说解决,假设按照他的方式解决,大约需要什么样的发行速度。如果按三年时间来解决,现在有700家排队,然后再算上三年时间又新增700家,那么三年上市1400家,这个速度按理论上未必不可实现的。一年250多个交易日,三年大概有750个,一天发两家,差不多。刘主席为什么敢说这个话,经过不断微调,当到4家时市场开始震荡,速度要降下来了。按照一天两家的速度持续不断的发行,市场好像还是可以承受的。但一天两家的新股发行速度未必可持续。因为过去大家对于新股,刚刚开始接受到现在有一个动荡,这两天有新闻报道,大家开始关注新股发行的压力。一年前我们恢复新股发行到现在开始,由于新股发行而新增的限售股解禁数量开始增多,过去将近270-280家的新股发行给我们新增了差不错2.5万亿的限售股,虽然不是说大股东会把自己所有的解禁股全部卖出去,但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且这是个累积的数据,现在我们只发了300家公司,想象一下,未来三年我们要发1500家公司,逐渐增加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会多么巨大。
我们未来资产证券化指数的虚增程度上会有很大一块会被新股发行大大的吞噬。一个国家的资产证券化率应该是50%-150%当中波动的,100%左右是一个合适的水平,50%是低的,150%是高的。拿一国的GDP和证券市场的总值来比,我们现在GDP的值是74万亿,如果我们现在合适的证券市场市值是74万亿到80万亿的水平,而我们现在只有50万亿,很明显偏低。我们的指数按常理应该会有60%的上涨,但如果我们大量发行新股,上升空间一定会被冲淡掉,会极大压缩市场的空间。其实我们现在的低估值很明显,我们的相对估值比美国市场低60%,但为什么涨不上去,因为我们有美国市场没有的新股发行速度,这是原因之一。
以上是个人对刘主席这一次讲话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如有不足,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