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玄之又玄

[个股交流] 聊聊2017-顺势而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股真不容易,特别是波段操作,很累的,但又是必须的,睡觉去。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很忙,下半年是投标的高峰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的几支股偶尔的进出,心太贪婪,总想踩中节奏,结果全结卖了,卖了就大涨!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妄想去踩中节奏,那是病!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大基因已进入明显击鼓传花游戏,可以肯定的是,总有人会套死在最高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调是好事,最好回到 3100点,目前40%仓位,由赢利转成被套,惨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那些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即早先的日本和后来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在经济起飞的30多年时间里,不仅实现了经济奇迹,从贫穷经济体提升为发达经济体(即高收入经济体),还实现了社会奇迹,即培养了占这些经济体70%的庞大中产阶层。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将近40年,取得了同样的经济奇迹,但社会奇迹并没有出现。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产社会没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收入分配机制出了问题,即财富集中在绝少数人手中。因为中国社会人口巨大,这部分“绝少数人”的绝对数量也不少。不难理解,从海外看中国,中国俨然已是一个富裕社会。

这种印象当然是虚假的,因为中国社会收入差异巨大。日本和“四小龙”的社会奇迹,是由这些经济体的有效收入分配机制所造就的,即这些经济体都实现了公平的经济增长,在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巨大的收入差异。(不过,1990年代以来,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这些经济体也开始出现很大的收入分配差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到今天,中国社会大部分还是处于低收入甚至贫穷状态。近年来进行的“精准扶贫”运动很好说明了这一点。1980年代开始的改革,曾经使数亿人脱离了贫穷,但今天仍有很大规模的贫穷人口;除了原来没有脱贫的人口之外,新的贫穷人口也在出现。

在任何社会,中产阶层是财富的“载体”。中产阶层没有壮大,表明财富没有积累起来而流失了。国家财富去了哪里呢?实际上,研究中国财富的去向(或者流向),甚至比研究财富的获得更为重要。创造财富固然重要,但保护财富更为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的财富保护机制,所创造的财富就会流失。中国的财富流向至少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第一,财富向海外流出。财富流向海外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至今没有减缓的迹象。在政府控制外汇的时候收敛一下,一旦控制放松就会恢复常态。无论是对外投资、购置不动产,还是存入外国银行或其他形态,归根究底,财富离开中国而长驻海外。

第二,财富到处流转和折腾。财富在海内外倒来倒去,换一个名称,内资变外资。很多中国企业一旦做大了,就到海外注册成为海外企业,但实际上海外也没有多少赚钱的机会,就再到中国投资赚钱。这种身份转换尽管可能并没有转换主人,但财富已经不属于中国。

第三,财富的浪费。财富的浪费是惊人的。很多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到海外投资,但海外并不能找到理想的投资环境,造成损失,甚至是完全的失败。这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其中,国企在海外的亏损尤其引人注目。国企“走出去”有其必要性,但往往低估了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风险,甚至光考虑政治需要,而忽视了经济要素。

国企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委内瑞拉、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的大额投资,往往因为政治或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严重亏损。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国企更是获得了走向国际的巨大“动力”,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财富浪费会是惊人的。

国内的国企也一直在消耗着大量的国家财富。很多国企尤其是地方国企,尽管有大量的亏损,但没有倒闭。无论用财政还是金融方法来弥补亏损,都是在消耗财富,因为政府的钱不管用什么方式获取,最终还是来自老百姓。
第四,各种类型的腐败。正如**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运动所揭示的,中国腐败的深度、广度和额度都是史无前例的。腐败不仅干扰正常的经济生活,影响财富的创造,更造成财富的巨大浪费。就官员来说,因腐败而得来的“财富”是死的,既不敢消费,也不敢存入银行,往往是东藏西藏。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理解中国的财富行为呢?这里的因素也很多,但如下几个方面是可以考量的。

第一,没有有效的法治保障,财富缺少安全感。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法制和法治方面努力不少,但建立和建设一个完善的法治体系需要很长的时间。再者,即使执政党在理论上一直强调法治,但落实到具体执行时,很多党政官员缺乏法治观念,对财富(财富的拥有者)“乱作为”。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意识形态导向出现问题,一些“极左”思潮泛滥,使得财富更感不安全。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上层中产,只要有机会,就拼命往海外跑。李嘉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像李嘉诚那样的商人绝非少数。

第二,缺少社会公平。“极左”思潮泛滥是有其经济根源的,那就是社会公平的缺失,例如收入差距过大,社会过于分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引入的可以说是原始市场机制,需要政府确立的社会保护机制不足,甚至没有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创造的大量财富流向绝少数人,而大部分人没有获得应当得到的财富,少部分人甚至成为牺牲品。

尽管这种情况并非中国所独有,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中国“左派”思潮渊源深厚,加上贫穷人口过大,部分人仇富心理很浓,资本和财富对“均贫富”和“劫富济贫”的传统实践产生恐惧心理。

从1980年代到现在,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也不能说不重视社会政策建设,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只要这种情况继续,社会的激进思想就不会停止。而激进思潮的存在对财富是一种威胁,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第三,公权力没有限制或不作为。法治不健全就决定了公权力没有限制。在公权力面前,更多的财富也无济于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总体上“亲商”,但这种“亲商”往往以腐败为前提,即官员和商人的关系表现为“吃了你的、喝了你的、拿了你的,就得为你办事”。

官员对商人往往是一种掠夺关系,前者经常直接向后者要钱。在很多地方,政商关系一直没有走出传统的“一朝天子一朝商”的恶性循环,领导人一变动会导致一大批商人的“死亡”。除了权力对财富的掠夺,公权力的不作为也影响财富的创造和安全。

在法治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富需要寻求政治权力的保护,但一旦掌权者失去提供保护的动机,财富很快就会感到不安全。例如在反腐败的高压下,一些官员的态度变成“不吃你的、不喝你的、不拿你的,为什么要为你做事”。再者,反腐败运动以来,几乎每一个腐败官员都可以牵出一大批商人,商人感到不安全,就连带其财富出走国外。

第四,没有有效的监管。这也是政府失责的结果。至少有两个结果:第一,没有有效的监管,市场经济盛行“大鱼吃小鱼”的现象,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大肆收购实体企业,导致金融、互联网、房地产业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失衡。也就是说,实体经济所创造的财富被不当收购。第二,政府为了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往往简单地通过不监管的办法任其发展。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发展最终必然出现大问题。一旦出了大问题,政府又简单地采用粗暴的方法,用行政力量关停企业、“抓人”等办法来整治它们,造成财富的大浪费。

第五,财富本身失去方向。资本的本质是自我积累和扩张。在中国,这种简单的积累和扩张并不可行。企业长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不正当的政商关系,因为政府不放心企业财富的“政治化”,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进行再扩张。

在西方,企业可以向慈善发展。中国的慈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慈善的不发达不仅仅是企业家层面的问题,更是政府层面的问题,例如有关慈善的税收体制不完善。实际上,即使财富进入了慈善领域,政府也有很多理由不放心。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留住财富呢?明白了上述财富流失的根源,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加紧建设法制与法治。这是根本,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法治经济。市场与法治的关系人们已经讨论很多,似乎不用多说了。

第二,追求公正社会。不仅要加紧社会政策建设,而且要尽快推行房地产税、遗产税等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即不安全,法治也没有任何社会保障。

第三,建立新型政商关系。原来腐败的政商关系不可行,现在已经提出要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如何把这个目标落实到制度层面呢?

第四,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政府放任企业在无政府状态中发展并不是“亲商”,因为最终当企业出现了问题,有关部门必将粗暴地对待,甚至加害于企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有待有效的监管。

第五,通过实行“基金制度”等方法来解决“富不过三代”的问题。引入基金制度等可以实现财富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让专业人员管理财富,避免财富处于纯“消费”状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积累很丰富的经验,不难引入。

一个穷人占多数的社会永远是不稳定的,所以古人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恒产者”即中产者。无论是穷人的减少,还是中产阶层的壮大,都关乎财富。没有有效的财富保护机制和没有有效的财富创造机制,一样很难保证国家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更不用说进入高收入社会了。在找到创造财富的机制后,人们更须找到有效的财富保护机制。实际上,只要同时拥有两者,一个国家的经济才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是新加坡郑永年教授的观点,郑真的是一个专家,对问题分析得很好。值得中国一帮阿三或阿谀型学者反醒,不要欺己也不要欺人。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维持中国未来几百年的大国地位,我们必须坚定地走向民主化,任何阻止这一路径的理由都是私心太重。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日意在朝,印在葬,东西开战,中国能应付否?肯定能,在目前这种模式下,美日是自找麻烦,当然朝鲜问题是到了该处理的时候了,不然等它生产出100枚核弹,中国的麻烦更大,目前最好的模式是换人,二胖这样搞不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37℃高温天 脐带未断的女婴被打包成快递!
---------------
心痛!一个不尊重女婴的社会能好到哪儿去?!一帮蠢货。在底层一调查,就知道中国其实比印度好不了多少?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离成熟还很低,理性的思维还在地底下几百公里内外。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价蓝筹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大部分已经到了正常估价,甚至部分个股已出现了溢价,比如茅台,向上的空间很小,对于这样的股,再在此加仓的意义不大,但中小创目前的PE仍过高,所以,不排除在9、10月份可能出现一个整体的小熊市,当然这只是波段分析,对于长线无影响,炒长线的根本不来论坛BB。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增兵,咱们不需要,只需要增加一点炮弹,直接打德里就行了,打什么山地战,太麻烦了,直接轰德里的总理办公室和机场就可以,再轰孟买,然后检查看谁的导弹防预系统好,反正吹牛的水平都很高。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打没意思,打就大打一下,很多年没打了,检查一下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到底咱样,顺便将日本的世仇给报了,将台湾打烂再重建,可以适时公布一下核弹数量,5000枚以下不要公布啊。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GDP又可以再高增长30年,股民有救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45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亏钱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就是懒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6-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股市捉妖记行云流水话投资超短俱乐部菜缘子

发表于 2017-8-11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玄之又玄 发表于 2017-8-11 17:23
每次亏钱的原因都是相同的,就是懒

勤还不如懒呢
参与人数 1奖励 +8 热心 +3 时间 理由
玄之又玄 + 8 + 3 2017-8-11 21:25 分析的有道理,学习了,请收下我的小红花!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0 19:57 , Processed in 0.036196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