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题材是第一生产力,踩中了热点才能赚大钱,但是实际上热点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比较难把握的。主要是投资者没有掌握热点板块的炒作规律,以及热点板块之间的轮跳节奏。
热点,或者说题材,分为主流热点和局部热点。
对于主流热点与局部热点,应该要准确区别,因为这两种热点的炒作空间,时间以及手法都是不同的,大主力建仓的热点就叫主流热点,比如前期的恒大概念股、万达私有化等等。就是主流热点。
A、主流热点:比如恒大概念股,在8月4号出现了廊坊发展、万科A集体涨停,且板块标得符合主力热点要求。
这时候介入为时不晚,还能吃到肉。
B、局部热点
9月6号的LED概念股,由于白炽灯退出是市场而出现大涨。也出现了国兴光电、乾照光电、聚飞光电概念股三个股票涨停的情况,其中国星光电是最先涨停的,属于龙头,这就形成了局部热点概念。
由于局部热点持续的力度远不如主流热点那么大,在9月9号这一天中,龙头国星继续大涨,而聚飞光电则没有跟风资金再次炒作,最终随着大盘跳水,以最低价收盘。
这说明什么呢?
一、局部热点持续性不够,另外一个局部热点的跟风股炒作力度也不够,我们不应该在局部热点龙头(国星光电)启动时简单认为前次的跟风股(聚飞光电)会再次同步发力,因为,小热点吸引资金的总容量总是有限的,第二次再炒局部热点的时候,通常会发生分化。
那么如何挖掘热点呢?可以参考一下的几个规律:
1、板块的轮动都会按照最新的国家和行业发展情况,新的社会现象、国家政策,板块新题材。以及主力对市场和政策等预测上涨或下跌等。
重大国家政策,如4万亿投资会带动基建,通信等板块的活跃。行业的重大政策或明显复苏也会造成板块的活跃(3月份“智能汽车”十三五规划出台对无人驾驶的刺激)。
2、不同时间启动的板块,持续能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率先启动的板块,其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反弹能力也会比较大,而后启动的板块持续时间和力度会比较弱,尤其到了后期,某个突然启动的热点可能只是盘中一现。
3、行情启动初期,确认热点板块有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热点板块先于大盘见底,拉动大盘见底上涨。
比如说大盘在7月27号暴跌之后见底回升的过程,就是恒大概念龙头率先与大盘反弹而开始上涨的。
4、当行情处于涨升阶段,市场热点会集中,增量资金也多汇集在几个重点板块,从而带动着市场人气,吸引更多的资金,推动行情进一步发展。
2015年的大牛市就是资金聚集在一带一路、互联网+等热点板块中,产生了巨大的赚钱效应,吸引着场外资金源源不断进场,最终就催生了5000点泡沫牛市出来。
5、行情涨升阶段捕捉龙头板块,可以通过盘面和成交量来捕捉热点板块。一般来说,在大盘涨幅榜前列,出现某一板块有三只以上股票或当天三只以上股票底部放量上攻,可能会成为热点板块。
热点题材运行阶段:
第一阶段、板块内热点强势涨停,跟风热点拉升,一起拉升阶段;
第二阶段、版块内热点继续拉升,跟风动能不足,并且前期龙头开始调整,新的龙头拉升;
第三阶段,新的龙头一个涨停之后落寞,老龙头继续挑大梁,并且板块内其他个股回落,它还能够坚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