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处处是骗局,留取我心在股市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114102
回复:55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散心态 于 2016-9-12 12:32 编辑
在分析的圈子里沉浸了许久,对外面的世界不大关注。猛然入世,吓俺一跳,好多骗纸围观,这世界到底肿么了?
且不聊股市骗不骗吧,反正都被骗习惯了,聊聊别的。
现在社会反响第一大骗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没选择对象,通过过滤选择最好骗的对象,通常也是最弱势的群体进行搜光刮尽的诈骗。最为缺德,所以社会影响最大。
电信诈骗的几个套路如下:
1、盗号后冒充熟人借钱,充卡等等。一般不是哥们假仗义或者暗恋对象,都不会很痛快把钱打过去。判断方式很简单,电话直接沟通是否属实。这种方法数额不大,危害不大。
2、冒充公检法,全套诈骗。本人也曾经接到过类似诈骗,当时也是吓了一跳,百度了一下就安了。这种诈骗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人来说,欺诈性还是挺强的。不管是教授还是明星,都有中招的。不过一般钱不多,没做亏心事的,也不至于太大损失。只是中招后几乎死心塌地的给人打钱,警察都拦不住。这种诈骗的应对方式是增加自己的常识,遇事不要慌,多问问人就可以搞定。
3、伪基站或者号码转换器进行诈骗,用银行的号码,移动的号码发短信。里面给个奖品啥的,让你点击链接注册、验证。弄完后账号密码甚至验证码都归别人了,卡上恰好有钱,瞬间就会被转走。破解方法很简单,任何短信包括微信朋友发来的不明链接都不点开,下载链接更不能点开。
4、转账诈骗,知道被骗者的信息,通过免验证码的一些操作,将客户资金转移,完后再打电话进行银行卡丢失的恐吓。受害者害怕后,会求助对方帮助,卡号和密码本身对方就已经掌握,在惊恐中再把验证码发过去,自己的钱就被顺利划走。对于智能手机使用不够熟练,无法分辨真假APP、链接的人很容易在这里中招。手机电脑安装防木马病毒软件很重要。另外要知道,任何机构办理自身业务都不会找当事人要密码和验证码,只要要了,必然是诈骗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原有套路的曝光,骗术也不断升级。利用互联网信息和智能手机漏洞的骗术日新月异,就不一一例举了。
电信诈骗的范围广,但是有效率并不高。另一种骗术的有效率极高,就是传销。
传销年年打,但是野火烧不尽,牛皮吹又生。现在公开的传销种类已经达到了300多种,花样让人眼花缭乱。传销其实很好分辨,根据产品、奖励制度和销售模式,可以说一眼就能看透。但是中国人普遍喜欢站队,传销最大的危害是只要有一点点规模,通过线下的营销手段,诸多发财人士的现身说法,很容易给销售对象洗脑。受害者的脑子只要一旦被洗,就万劫不复了。传销者说的什么都信,比如“民族大业”说的中国在国外有400万亿珠宝、黄金被冻结,只要你现在入股一点点,解冻后就可以得到百倍的回报。这个始于80年代的诈骗,洗头换面变为传销式传播,居然从者如云。
现在传销涉及的金额已经达到了千亿级别,受害者非常多,但是非常难以挽救。那么愚蠢的骗术都能得逞,都无法归结于骗子精明。传销者很难自救,现在有一些反传销的公益组织,可以在QQ群或者反传销公众号里寻求帮助。作为亲人,如果可以,首先得控制进了传销圈套亲人的经济来源,包括现有存款。还注意要给所有受害者的亲戚朋友打电话,不能借钱给传销者。从94年传销进入中国后,我见了不少人因为传销倾家荡产,依然死不悔改,现在吃馍咽咸菜,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真真值得敬佩。
P2P骗局,网贷行业本意是中国金融不完善的一个补充性行业,但是因为行业没有监管和约束,出现了大批的不良平台。易租宝、快鹿、大大集团,一批批的平台倒下去,一批批的受害者才站出来。好的不好的P2P平台很难分辨,大多数的P2P平台多少都涉嫌自融,主要拿了钱给自己的员工发工资,规模又不能快速扩大到覆盖成本,这样的平台迟早会出问题。
但是在中国稳定投资的渠道太少,通胀又厉害,通胀中受伤最严重的是最没钱的中老年人。在资产贬值的恐慌中,P2P无异于救命稻草,于是给个高息,再给个赠品啥的,大爷大妈们纷纷中招。不否认有正经做事的平台,但凭我对行业的了解,这些平台坏账率非常高,毕竟都是银行不肯借钱的低资信人群才会去寻求高息的P2P平台。总体来说,现在的P2P平台还属于错乱期,不能说都是骗。但是出问题和将出问题的平台比例着实不低,风险度不亚于股市,而且中招就会本金全无。
贵金属、原油、外汇交易、现货交易、文交所等骗局。
贵金属交易除上海贵金属交易所外,基本都是违规的。原来还以为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合规,前几天也被曝光,只是天津市金融局自立的交易所,并不受国家法规保护。从2007年起,各种贵金属交易大行其道,暂不论其幕后对交易软件的控制,就是公平的交易,投资者也基本会血本无归。表面上交易手续费只有万分之几,但实际的计价单位却是交易的全款,实际交易金额是部分保证金。比如1:50的杠杆,每次万三的手续费,实际手续费是万三乘50,等于1.5%。打个比方,开个麻将馆,每把输赢100块,但是得交1.5元的抽头。四个人每人带一千块钱打牌,五分钟打一把,打了十小时。一共是120把,每天开麻将馆的能抽头180,看起来并不高对吧。实际上,只需要22天,这四个人的4000块钱本金,就会被抽光。只要四个人坚持打下去,本金迟早都会没有。
上述的交易跟这个案例的原理无异,这样的交易只要坚持下去,无须作弊,投资者血本无归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这种骗局被揭穿的极少,横行了十来年,骗了无数人,但总有人会杀进去。一种人是太轻信他人炒作会暴富的谎言,甚至会委托操作。另一种是自视太高是人,总觉得自己学了些操作理论,会所向无敌。最终本金全无时,也只能是愿赌服输。
这类骗局看起来最不像骗局,交易规则清晰,甚至有地方政府和银行背书。有些蠢到家的交易所出事的,但是多数还活的挺美。
这些年的中国也不知道怎么了,实业创富几乎没有半点可能。想赚钱,改变自己的处境除了买房也没啥办法。买不起房的人就只好相信各种神话,但是神话的缔造者多数还是实打实的创富了。这就是现今的中国,站在骗子中间做一个说实话的人,直到嗓子说哑,头发熬白。也没有几个受害者愿意相信。也就是生得其时,要是中世纪,说实话的人必须送上绞刑架。
骗子的伎俩多数并不高明,有些甚至是愚蠢,但是那么多不可理喻的骗术可以骗到很多人,问题在那里?所有的骗术共同特点利用了人性,多数方式是利用了人的贪婪。只要人的贪心被打开,任何金玉良言都毫无影响。几乎所有的受害者都动了贪念,在贪念下,头脑的清醒度和投入的深入度呈反比。包括股票深套的人,也可以想想,道理都很浅显,但是仓位和亏盈与理性的判断有多远的差距?是为了什么?
少数的骗子是利用了人的恐惧,在电信诈骗中很常见。恐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知道,人对自己知道的事情一般不会恐惧。电信诈骗利用的是人的无知,攻击常识的盲点。
贪婪和无知是骗术的起点,但并非是被骗的终点,太多人甚至一生都会被骗,这是幸,还是不幸?
这篇文章不大符合本论坛的主旨,移动到水区我也没啥意见。只是自己有感而发吧,在大城市的金融圈里,见了无数的暴发,创富,但是没几个钱是干净的。可怜的底层人民,不单要被一套房子盘剥一生的劳动价值,最终剩下几个小钱,还要填满毫无良知的“能人”们的欲壑。偶尔有几个明白人站出来说几句,迎面而上的是受害者的几个响亮的耳光。这就是现下的中国,诚如君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