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橡胶搬运工

[大盘交流] 投机客的世界01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投机者的世界14



                        文/By:王力群




【长期资本公司事件】


一九九八年八月,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发生重大亏损事件。

从维基百科查到的资料如下: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英语: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 缩写为
LTCM)是一个投机性避险基金,专门从事利用高槓杆的绝对报酬交易策略(例如固定收益套利、统计套利和配对交易等),总部设置于美国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该公司的避险基金,长期资产投资组合(Long-Term
Capital Portfolio L.P.),在1990年代晚期遭逢失败,在美国联准会的监督之下接受其他金融机构的援助。

LTCM是由所罗门兄弟的前副董事长暨债券交易部主管约翰.梅韦瑟(John
Meriwether)于1994年成立,董事会成员包括了因制定选择权定价公式,而在199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麦伦·休斯和罗伯特·C·默顿。LTCM在成立第一年就获得了年化报酬率超过40%的巨大成功,然而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却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裡造成了46亿美元的巨大亏损,不得不请求美国联准会的财政介入。不久之后,该基金在2000年初倒闭。』

LTCM的倒闭,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我观察社会的反应,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依旧是漠然。或者应该说茫然。

因为LTCM的倒闭,是属于一种黑天鹅事件,意思就是「发生率极小的事件」,结果竟然真的发生了。

其实「发生率很小的事件」这句话真的是怪怪的,既然发生的机率很小很小,那怎么会这么容易发生呢?──这句话有逻辑上的毛病。

后来过了很多年,等到《黑天鹅效应》那本书正式出了以后,人们才知道:原来正确的叙述应该是:『很多人类以为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其实发生的机率都高的吓人,或者说几乎一定会发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人类评估风险的方法有问题。应该说:这些方法很多都是错误的。

这下事情可大条了。

如果很多危险的事情都不是我们所习惯使用的侦测方法可以察觉到的,那我们不是很危险吗?

所以,社会对于所谓的黑天鹅现象,其实是刻意漠然以对的。因为统治者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变得这样居安思危。

其实,在股市或期货操作中,把黑天鹅事件考虑进去,现阶段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难是难在你要把黑天鹅事件考虑进「日常生活」当中的话,几乎没有人可以懂你在做什么。

例如说:人生有很多阶段,在前面阶段的时候许多「用不到」的知识(使用机率微乎其微)到了后面阶段会变得『铁定用的到』。但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下定结论认为用不到了,所以老了以后要用到的时候就变得没有知识。

像是很多健康方面的知识,就是一种属于黒天鹅现象的知识。

等到将来要用的时候,没有,或是不知道,那该怎么办?

这问题,我有想过,但是没想很久,我就找到了答桉。

答桉不意外,就是一死了之。




【诺贝尔经济学奖】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重大亏损事件,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情:诺贝尔经济学家,不可靠的。




这么多年以来,从我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对两个诺贝尔奖有意见,一个是文学奖,另一个是经济学奖。

每次我看到村上春树得奖的呼声很高,就很忧心往后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处境。

村上看事情的观点很奇特,但是跟真实世界很遥远。

很多经济学家看事情不奇特,但很错误,甚至跟真实世界完全相反。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读者能够在主流媒体上看到的一些经济学家,其实很多是这一行的佼佼者。换言之:他们是很特殊的菁英。这些菁英是属于少数。现在的问题是:连这些少数菁英有时候都会写些很离谱的分析文章,更遑论是一般的学术教育界了(我是讲经济学,不是讲全部的学术界。)

这种现象在暗示什么呢?

很简单,在股市待久一点就知道了,这种现象就是告诉你: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很多都是错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错的,我们的老师们不知道、我们的老闆不知道、我们的畅销书大作家不知道、我们的股市分析师不知道、我们的政府官员不知道、我们的总统也不知道。

所以,人生在世,学无止境,首先要知道世俗知识的错误大概在哪裡,然后尽力去防止被污染。

但是,世俗知识会告诉你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他们会告诉你说:只有世俗的财富与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要想太多。

很多年之后,我才隐隐约约领悟到:世俗的财富与幸福并不是那么重要;超出世俗的价值观与幸福感才是比较重要的。




【K线学】




一九九八年的台股,是热情的一年。不论上涨还是下跌,都很热情,人气都很充沛。


这股热潮,到了公元二零零一年,由于实施新的交易制度,也就是延长交易时间到四个半小时之后,就开始降温。(延长交易时间到四个半小时对台股的当冲非常不利!)

后来,很多年过去了,台股的成交量在二零一二年之后开始走低。经过这样的挫折,我们的K线学竟然还是存活下来了。


这倒是让我有点小意外。


一九九八年台股指数期货开放以后,台股的K线学变得比较精緻一些,大开大阔的气势少了一些,这倒无妨,奇特的是:当年我发现台股的K线有一种很奇怪的特性,就是『区域性质』的不同,会衍生出不同外表的K线,但其本质却是相同。这就好像英国乡村的草原跟蒙古的草原长得不太一样,但却都是草。

基本上,每一年的台股K线都会有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摆在那里,但是操作者很难去发现,因为他们都希望用同一种K线学去解读所有年代的K线,却不知道每一年的K线会更改它的流行趋势,也就是外型。有时候流行短裙,有时候流行长裙──但是它通常只会在群子的长短上面做文章──换言之:流行还是有一个限度的,不会天马行空的乱来。但是只要外型有些差别,习惯按图索骥的操作者就惨了。

换言之:(以纯K线战法而言)每年的K线实战策略都不太一样,但是推究其精神,却是一以贯之。

可利用的K线的外观,每年都可能会有一些关键性的小变化;而看不见的K线哲学(精神),恰好是掌握这种变化的关键心法。

但是你在所有的K线书籍中都找不到这样的论述。(我是讲我看过的K线书籍。)

为什么没有?

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投机者的世界14


                        文/By:王力群




【长期资本公司事件】


一九九八年八月,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发生重大亏损事件。

从维基百科查到的资料如下: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英语: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P., 缩写为
LTCM)是一个投机性避险基金,专门从事利用高槓杆的绝对报酬交易策略(例如固定收益套利、统计套利和配对交易等),总部设置于美国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该公司的避险基金,长期资产投资组合(Long-Term
Capital Portfolio L.P.),在1990年代晚期遭逢失败,在美国联准会的监督之下接受其他金融机构的援助。

LTCM是由所罗门兄弟的前副董事长暨债券交易部主管约翰.梅韦瑟(John
Meriwether)于1994年成立,董事会成员包括了因制定选择权定价公式,而在199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麦伦·休斯和罗伯特·C·默顿。LTCM在成立第一年就获得了年化报酬率超过40%的巨大成功,然而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却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裡造成了46亿美元的巨大亏损,不得不请求美国联准会的财政介入。不久之后,该基金在2000年初倒闭。』

LTCM的倒闭,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我观察社会的反应,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依旧是漠然。或者应该说茫然。

因为LTCM的倒闭,是属于一种黑天鹅事件,意思就是「发生率极小的事件」,结果竟然真的发生了。

其实「发生率很小的事件」这句话真的是怪怪的,既然发生的机率很小很小,那怎么会这么容易发生呢?──这句话有逻辑上的毛病。

后来过了很多年,等到《黑天鹅效应》那本书正式出了以后,人们才知道:原来正确的叙述应该是:『很多人类以为不太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其实发生的机率都高的吓人,或者说几乎一定会发生。』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人类评估风险的方法有问题。应该说:这些方法很多都是错误的。

这下事情可大条了。

如果很多危险的事情都不是我们所习惯使用的侦测方法可以察觉到的,那我们不是很危险吗?

所以,社会对于所谓的黑天鹅现象,其实是刻意漠然以对的。因为统治者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变得这样居安思危。

其实,在股市或期货操作中,把黑天鹅事件考虑进去,现阶段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难是难在你要把黑天鹅事件考虑进「日常生活」当中的话,几乎没有人可以懂你在做什么。

例如说:人生有很多阶段,在前面阶段的时候许多「用不到」的知识(使用机率微乎其微)到了后面阶段会变得『铁定用的到』。但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下定结论认为用不到了,所以老了以后要用到的时候就变得没有知识。

像是很多健康方面的知识,就是一种属于黒天鹅现象的知识。

等到将来要用的时候,没有,或是不知道,那该怎么办?

这问题,我有想过,但是没想很久,我就找到了答桉。

答桉不意外,就是一死了之。




【诺贝尔经济学奖】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重大亏损事件,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件事情:诺贝尔经济学家,不可靠的。




这么多年以来,从我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对两个诺贝尔奖有意见,一个是文学奖,另一个是经济学奖。

每次我看到村上春树得奖的呼声很高,就很忧心往后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处境。

村上看事情的观点很奇特,但是跟真实世界很遥远。

很多经济学家看事情不奇特,但很错误,甚至跟真实世界完全相反。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读者能够在主流媒体上看到的一些经济学家,其实很多是这一行的佼佼者。换言之:他们是很特殊的菁英。这些菁英是属于少数。现在的问题是:连这些少数菁英有时候都会写些很离谱的分析文章,更遑论是一般的学术教育界了(我是讲经济学,不是讲全部的学术界。)

这种现象在暗示什么呢?

很简单,在股市待久一点就知道了,这种现象就是告诉你: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很多都是错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是错的,我们的老师们不知道、我们的老闆不知道、我们的畅销书大作家不知道、我们的股市分析师不知道、我们的政府官员不知道、我们的总统也不知道。

所以,人生在世,学无止境,首先要知道世俗知识的错误大概在哪裡,然后尽力去防止被污染。

但是,世俗知识会告诉你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他们会告诉你说:只有世俗的财富与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要想太多。

很多年之后,我才隐隐约约领悟到:世俗的财富与幸福并不是那么重要;超出世俗的价值观与幸福感才是比较重要的。




【K线学】




一九九八年的台股,是热情的一年。不论上涨还是下跌,都很热情,人气都很充沛。


这股热潮,到了公元二零零一年,由于实施新的交易制度,也就是延长交易时间到四个半小时之后,就开始降温。(延长交易时间到四个半小时对台股的当冲非常不利!)

后来,很多年过去了,台股的成交量在二零一二年之后开始走低。经过这样的挫折,我们的K线学竟然还是存活下来了。


这倒是让我有点小意外。


一九九八年台股指数期货开放以后,台股的K线学变得比较精緻一些,大开大阔的气势少了一些,这倒无妨,奇特的是:当年我发现台股的K线有一种很奇怪的特性,就是『区域性质』的不同,会衍生出不同外表的K线,但其本质却是相同。这就好像英国乡村的草原跟蒙古的草原长得不太一样,但却都是草。

基本上,每一年的台股K线都会有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摆在那里,但是操作者很难去发现,因为他们都希望用同一种K线学去解读所有年代的K线,却不知道每一年的K线会更改它的流行趋势,也就是外型。有时候流行短裙,有时候流行长裙──但是它通常只会在群子的长短上面做文章──换言之:流行还是有一个限度的,不会天马行空的乱来。但是只要外型有些差别,习惯按图索骥的操作者就惨了。

换言之:(以纯K线战法而言)每年的K线实战策略都不太一样,但是推究其精神,却是一以贯之。

可利用的K线的外观,每年都可能会有一些关键性的小变化;而看不见的K线哲学(精神),恰好是掌握这种变化的关键心法。

但是你在所有的K线书籍中都找不到这样的论述。(我是讲我看过的K线书籍。)

为什么没有?

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2-24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7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7-6-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慢慢体会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8-2-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30 15:14 , Processed in 0.031043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