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一样的股民(序)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66191
回复:24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股市有个规律:“七亏两平一赚”。可以说拿股票来当投资理财的工具,胜算并不大。但是在投资渠道稀缺的中国,每一次牛市都会引发一次狂欢,同时也会割一茬韭菜。无数辛苦攒了一笔钱的股民亏损累累,甚至倾家荡产。惨痛如此,但是人们依然趋之若鹜。中国股市永远不会缺乏股民,老股民,坚强不屈,新股民,勇敢无畏。 没有人炒股是为了亏钱而来,但是多数人却是亏钱而去,到底是因为什么?
中国的上市公司分红率很低,上市公司的目的并非共享财富,而是融资发展。每年上市公司的分红远比不上印花税总额。如果把A股市场看做封闭的池子,就意味着流出的水大于流入的水。也意味着股民不能利用企业创造的价值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如果一个股民赚钱,几乎可以确定,一定有另一个股民亏钱,亏赚的比例应该是1:1。然而,国家的印花税,券商的佣金,使这个池子水不断减少。中国股民多数习惯于做短线,因此会导致钱不断外流,降低了赢利的概率。粗略估算,每年税费流出的钱大约是股市流通市值的15%,如果再加上企业不断融资吸走的钱,总和一定超过30%,正因如此,在股市这个大牌桌上,流转的钱不断被抽头。最终有七成的人会亏钱,少部分人持平或者赚钱。
概率如此,机制不变,不会改变。如果聚焦到个体的投资者身上,就意味着大多数人的想法会导致亏损,这个大多数,至少是所有股民中的70%。如果想赚钱,必须做一个不一样的股民。
股市的魅力在于起伏动荡,每一笔交易都是博弈,博的是涨或者跌,每一次的起伏本质都是群体心理的波动。因而,群体心理的动向,是决定亏盈的根本。放在长期来看,中国股市和经济的相关性并不强,而决定股市长期走向的,是货币流向的增减。从这里着眼,可以认定牛熊由货币决定,而盈亏,则由群体心理产生。
做好宏观分析,掌握经济和货币的动向,就可以把握股市的方向。而逆向思维,抢得群体心理的先机,则是赢利具体方法的本源。
打个比方,如果说炒股如农民种地,对宏观经济的解读,就是对四季农时的把握。硬要在秋天播种,指望冬天收获,无异是缘木求鱼。而具体操作方法的制定,则是农民伯伯选择的种子,选什么样的种子结什么样的果实。种下狗尾巴草,不可能结出麦穗。而更具体的执行,则如浇水、捉虫、除草。虽然细碎,但依然对收成有重要的影响。
赚钱难,摆摊设点,开店建厂,都有操不完的心。睡的比猫头鹰晚,起的比大公鸡早是常态。炒股依然,在没有自己能够执行的门道前,赚钱并不比创业容易。毕竟这个行业赚钱的人,十中无一,勤奋不能保证能在股市赚到钱,但是不勤奋一定能保证在股市中赚不到钱。这里的“勤奋”,并不是指勤于操作,是指勤于翻阅,勤于学习,勤于思考。
今天的文章只是开头,后面会逐步更新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从基本分析到技术分析再到心理分析,希望能给勤奋的人们一些帮助。一百字都觉得太多的读者,本作者可能过于啰嗦,并不适合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