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394|回复: 10

[大盘交流] 存款多还买不起一套房-----宽松的货币不该反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2016-7-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款多还买不起一套房-----宽松的货币不该反省?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兰花小轩1 浏览:11394 回复: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家的要为多数人的利益负责!

次新股涨多了,要查!为什么?体制不健全要改!


宽松的货币,加上杠杆!就如泛滥的水灾,雨下到哪里,就淹到哪里!
QQ图片20160702123039.png QQ图片20160702123359.png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早上还在笑着事不关己的时候!到了晚上, 你会笑不起来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发表于 2016-7-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实体经济基础,
这句现实说得好
大众普遍忽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7-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发表于 2016-7-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实体经济是最强大的,只是很多蠢人被洗脑说什么日常用品外国的好。如果一个国产手机用五年,那你外国的能用十年但是价格高几倍有什么大的意义呢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3-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个苹果用用就知道了,晚上逛公园的大妈拿苹果三星的都不少,但还是国产多。
还是收入不够罢了,人人都万元收入,估计也就没小米,中兴什麽事了。
就剩投资这一股劲,水没了,也就啥都没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6-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2 天

发表于 2016-7-2 2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 天

发表于 2016-7-3 0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货币一直超发,这也是导致去年房价暴涨原因。现在房子涨不动,债市也不行,释放的流动性被央企买地。最新的消息,近期股票增发类的基金都被哄抢一空。感觉这就是这波行情的依据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市场推演结构深研究

发表于 2016-7-3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发展拔苗助长,都为了证明自己比上一任强。副作用出来了,又能怎么样!反正我发展了,居民物质居住生活提高了。不行换种方式继续忽悠,他们比我们明白,一切都为了‘正极’。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3-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用存款去买房呗~~~~
做一个幸福的房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TOUXIAO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787 天

发表于 2016-7-3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7-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6 天

股市捉妖记大盘不是我家开的

发表于 2016-7-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现在就跟中国去年5000点状况一样:“货币政策失灵”

本帖最后由 abcdef666666 于 2016-7-3 19:16 编辑

转帖:
美国现在就跟中国去年5000点状况一样:“货币政策失灵”,不管加息还是降息,都无济于事。


对一切持有美元和美元资产的人来说,不管是房产、股票还是其它别的什么东西,都到了需要立刻抛售的时候了。也许是最佳时机,也可能是最后的时机。
现在美国经济和股票泡沫的情况,跟1929年和2007年是一样的,已处在大崩溃的边缘。
这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到2016年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走势图。七年之间,纳斯达克指数从1265点一口气涨到了5200点左右,涨了三倍多。已经早就突破了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候的高点。
美国的道琼斯指数,也从2008年的6400点涨到了18000点,增长了差不多200%。
与此同时,美国的房地产指数,也上涨了大约300%。
但从2008年到2016年的这七年间,美国的GDP只增长了约23%。
同一时间内,中国的GDP翻了一倍,增长了100%,而中国股市也不过从最低点的1600点涨到了今天的2900点左右,只涨了80%。
在这中间,中国股市也曾经有过增长200%、突破5000点的记录,但很快就泡沫破灭,一路暴跌。
美国的股市,现在就跟中国去年5000点以上的状况是一样的,甚至更糟糕。
中国的房价在一线城市的涨幅跟美国差不多,涨到三倍是有的。但如果把广大二三线城市也算进来,从2008年到今天,中国的房价也就差不多翻了一倍而已。中国的房价毕竟有城镇化做支撑,确实有好几亿进城农民工或者从小城镇向大城市聚集的外来人口有买房需求。美国的城市化早就完成了,城市格局也趋于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比中国慢,房价竟然涨的比中国还快,这是很不正常的。
自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奉行的是一种典型的需求扩张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扩张来刺激经济复苏,而拒绝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更拒绝对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体制做出改革。这是一种典型的“锯箭杆”疗法——身上中箭了,拿刀到外面的箭杆锯掉,敷点药就算治疗好了,至于里面的箭头则当它不存在。
我在《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里面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指出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跟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美国只有两次经济危机是在基尼系数高于4.5的情况下爆发的,也就是1929年和2008年的危机。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经济危机就会很快过去,经济将迅速恢复繁荣。因为在社会结构比较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就是只是表面上的金融投机造成的泡沫破灭,只需要往金融体系里面注入一点货币就可以解决表面问题。
但是,每一次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拯救经济危机,而不解决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必然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金融投资者继续发财。一直到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这个时候再爆发金融危机,就没办法用货币增发的方式解决了,必须要有像罗斯福改革那样深刻的政治经济结构大变革,重新实现社会公平,才能让国家发展再次走上正轨。
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奥巴马是试图进行类似的改革的,比如想要搞医疗保险改革,让私人医疗保险公司降低保费水平,让更多的穷人买得起医疗保险。但是就连这样微小的改革,都被金融精英控制的国会给搅黄了。还有美国人发起来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给**下去了。任何触动金融精英集团的改革都不可能推行下去。最后美联储还是老办法,搞所谓的“量化宽松”,给那些投机失败的金融机构发钱弥补他们的亏损,以免他们破产。这样就在表面上把帐做平了,金融链条没有断掉,经济系统又可以重新运转起来,经济危机看起来就过去了。
但是,这么干的结果,就是把已经贪婪无耻到一定程度的金融精英集团给救了,而对实体经济的真正增长不会有什么用处。所以很快就吹起来了股市和房价都暴涨300%的这么一个新的大泡沫。所谓23%的GDP增长,也不全是实体经济,很大部分还是这个大泡沫撑起来的。
除了传统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以外,美国这一次还玩出来了新花样,搞了一个风险投资泡沫出来。这个泡沫实际上吹的比股市泡沫还要严重。
具体来说,就是美国的风险投资人不断地投资那些创业创新的公司,然后一轮一轮地重新估值融资。如果一家公司第一次融资被估值为1个亿,风险投资给了它1000万占10%的股份;过一段时间它再融资,估值成了10个亿,另一家风险投资再给1000万占1%的股份。那么上一轮投资的那家风险投资基金的1000万的那10%的股份就增值为1个亿了。第三轮融资,再估值100个亿,再来一家风投注资1000万占0.1%的股份,这样第一家10%的价值就变成了10个亿,第二家1%的就成了1个亿。前后只投入3000万,三家风投的股票价值就变成了十多亿。
这个看起来叫风险投资,其实就跟击鼓传花已经差不多了,就是一轮一轮吹下去,看谁接最后一棒。
以前,这个最后一棒是把公司做上市,让散户投资者接最后一棒。但这一轮风险投资吹的泡沫太大,很多创业公司的估值已经比股市还高了,所以就没法上市。说不定一上市就暴跌,把泡沫戳穿了。所以只能一直不上市,在投资者中间不停的击鼓传花,大家的投资都获得了巨大的账面收益,而实际上那家公司根本无法盈利,也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所以这一轮“经济繁荣”,现在大家都在玩一个新概念就是所谓的“独角兽”公司,也就是还没有上市,就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新公司。“独角兽”公司以前也有,但是很少,一般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很快上市了。但2008年以来的这一轮风险投资热潮中,就有很多企业估值很高也不上市,“独角兽”的概念被炒作的热火朝天。人人争当独角兽,对上市不上市什么的,已经没那么热衷了,因为不上市,估值反而还可以更高,高估值可以持续的时间更久。
现在,美国经济的真实状态,就是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风险投资泡沫三大泡沫叠加,支撑起来它从2009年以来所谓的“经济复苏”。实际上,这不是经济复苏,而是金融复苏,就是美联储搞“量化宽松”发了那么多新的货币给注水注出来的。
当然了,注了那么多水,难免还是会有一些溢出来的。金融大佬们赚了钱,总会用一部分要拿来购物消费,买房买车;股市暴涨,小散户的账面资产也会增加;“独角兽”公司拿着风险投资花钱如流水,也要雇佣很多人。这么着,就带着很多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就业形势开始好转,GDP增速的数据从2014年开始也慢慢变得开始好看了。金融精英们发大财,老百姓小企业也能跟着发点小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就业数据和GDP数据看起来不错。美国的政府、媒体和背后的金融寡头们就开始炒作“加息”的话题了。因为根据货币刺激理论,经济衰退的时候需要降息,降低货币成本,就能刺激经济增长;而经济恢复繁荣以后,就需要提高利息,为以后的刺激留下空间。
但问题是,这种短期刺激好处都让金融投机者拿走了,华尔街的投行和硅谷的风险投资人拿着巨额年薪和分红,把增发的货币都揣进了自己腰包,实体经济只能在他们赚够了以后吃点残羹冷炙。只要货币一收紧,金融机构的好处没有吃够,就没办法有多余的钱溢出来支援实体经济了。所以,只要一加息,美国经济虚假复苏的真相就会暴露出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一次美联储和美国媒体采取的办法是“假装加息”,也就是天天炒作:我们马上要加息了,大家注意啊!
但是炒作过来炒作过去,就是不加。从2014年到2015年炒作了一年。这样,他们就可以只享受加息带来的好处,而避免加息带来的坏处。
加息的好处,就是美元升值,全世界的美元开始回流美国,其它地方就要缺乏美元,闹经济危机,也就可以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的果实,用来支撑美国这几年吹起来的泡沫。简单来说,就是让全世界的投资者到美国来当“接盘侠”,高价把这几年炒作起来的美元资产买过去,华尔街和硅谷的大佬们就可以趁机解套了。
而加息的坏处,就是美国的金融大佬们自己的资金成本会提高,他们用来炒作资产的货币就会变紧,可能不得不出售一部分资产。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节奏搞好,先把资产卖给外国来的接盘侠,然后再提高真实的利息。
这种情况下,先炒作加息,忽悠全世界的美元回流美国,但实际上不加,不增加华尔街和硅谷大佬们的资金成本,就是最佳选择。
这一招可以说是很精明,但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它要真复苏了,也就不用搞这么复杂,直接加就是。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在一开始,这个招数还是蛮见效的。反正炒作、放假消息又不需要付出真实的成本。所以从2014年到2015年,美联储不断声称:我随时可能加息。每次一放出这个消息来,全世界的媚美媒体,就跟着一起大呼小叫,制造紧张空气。
折腾了一年多,美国经济复苏的戏越演越真,美元不断升值,“接盘侠”开始不断的进入美国,真的把美国经济给撑了一些起来。到了2015年年底,这才正式加息了一次,以表示不是吹牛,经济真的好转了。紧接着,就是什么阿根廷比索崩溃、委内瑞拉经济崩溃……等等,就跟以前的经济危机一样,都是以洗劫全世界的财富来填平美国吹起来的泡沫而告终。
但是,这一次美国人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完全实现,好戏只演了一半就很难再往下演了。阿根廷也好,委内瑞拉也好,经济崩溃的雷声大雨点小,恐慌并没有很快向全世界蔓延。
因为中国出手了。
阿根廷美元外流,比索大贬值,政府没有美元来偿还债务。但中国跟阿根廷有货币互换协议,阿根廷可以按照固定的汇率从中国手里用比索换人民币。最后实际的结果就是:中国借一笔人民币给阿根廷,阿根廷用这笔钱从中国手里换成美元,把美元债务偿还了,阿根廷从欠美国的钱变成欠中国的钱。
在货币互换中,将来不管人民币和比索汇率如何变化,阿根廷需要还给中国的人民币数量都是不变的。而且,这个互换的人民币还要算利息。所以它名义上叫做货币互换,本质上就是人民币贷款。
这个互换协议的关键是:债务以人民币计价。以后阿根廷就直接还人民币给中国,不再需要还美元了。
以后如果阿根廷还不起中国的人民币贷款,就只能用资产——土地、能源等等来还,这些资产将全部用人民币计价。
这么一搞,阿根廷的债务危机也很快稳住了。
委内瑞拉也差不多,用中国的贷款替代美元债务,将来用石油来还就可以。
经过中国这么一搅和,美元加息给全世界带来的恐慌很快就稳住了。大家都知道,实在扛不住了可以抱中国的大腿。整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试图从全世界回收流动性,抽紧货币。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嘛,美联储就相当于全球中央银行。原来的剧本是美国一加息,全世界都缺钱。但这次它抽出去以后,被中国给重新注水又注上了。世界各国纷纷从欠美国人的钱,变成了欠中国的钱。
当然,目前来看,中国往全世界注水的规模还是不大。真正要代替美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面几段所说的,只是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不是这一轮货币战争的关键问题。它主要起到一个稳定人心的作用。
这场货币战争的关键,还是要看中国自己能不能顶住,花多大力气救人倒是次要的。像阿根廷这种国家,已经被美国剪过无数次羊毛了,现在想剪也剪不了多少。2008年以来这么大的泡沫,阿根廷、委内瑞拉这些小国家的财富根本塞牙缝都不够,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钱来当接盘侠。
中国要想不当接盘侠,人民币就必须硬顶住,不对美元大幅度贬值,并且证明中国政府有能力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避免国内的资本大规模出逃流往美国。
一般来说,防止资本外流的手段就是加息。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过去还降了几次利息刺激经济,更别说加息了。所以美国加息和鼓吹加息的时机也确实选择的不错,让中国政府面临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对中国政府来说,一方面其实政府有点希望人民币贬值,因为这样出口产品的价格就会降低,可以提高出口竞争力,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不能让人民币的贬值升值的节奏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尤其是不能出现大幅度的贬值,造成恐慌,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
所以,中国就采用了一种“急升慢贬”的策略。在媚美媒体炒作人民币贬值最厉害的时候,就是不贬,硬挺着。特别像今年一月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时候,那是一片风声鹤唳,好像人民币马上就要暴跌一样,连我身边对经济不感兴趣的朋友都有好多来问我:是不是应该换点美元?
在这种气氛下,好多外国投行、对冲基金等就疯狂做空人民币,想制造危机发一笔横财。然后人民银行就出手了,一次性抛出几千亿美元储备,大量回收海外人民币,把海外人民币的短期拆借利率拉到一个逆天的高度,直接把空头给打爆仓了。那些空头虽然都是大鳄,但是跟掌握3万亿美元储备的中国比起来还是小散户,不够看的。这一下空头吃了亏,就不敢乱来。人民群众一看人民币不贬值反而升值,恐慌气氛就逐渐消失了。
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大家都不关心人民币汇率,央行就开始慢慢的松手,让人民币不停的贬值,每天贬一点每天贬一点,几个月下来,贬值幅度还不小。这也就回收了不少美元回来,美元储备也稳住了。
这种情况下,美国就比较难受了。中国和美国实际上就是正面的较上劲了。
其实两边都难受,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中国这边权威人士也都说了,中国经济“小阳春”什么的是不可能了,放松货币的刺激政策也不会干了,经济增长只能L型,V型反转是不可能的。我们也难受,我们的经济问题也很多,但是要咬牙挺住。拼的就是美国比我们更难受,经济问题比我们还多。看谁先顶不住,谁就会遭遇比较大的溃败。
如果中国先顶不住,美元储备不够用了,人民币大贬值,那么国内资本就会恐慌性的外逃,投资立刻暴跌,房地产市场崩溃,中国经济就会直线坠落。中国就可能面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东南亚国家的命运,或者2004年拉美经济危机中阿根廷、墨西哥的命运。
如果美国先顶不住,经济形势下滑了,全世界都知道美国经济复苏是假的。那么中国的资本,还有其它世界各地的资本,就不跑到它那里去接盘,那它的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风险投资泡沫就会撑不住破灭。2008年金融危机的局面就会重演,股市暴跌、房地产暴跌,美国经济就会崩溃。情况会比2008年还严重,甚至可能比1929年的大萧条还要严重。
从2014年到今天,中美两国已经扛了两年了。这期间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降,担忧中国经济前景的声音越来越大了。而美国经济复苏的消息被炒作了一浪又一浪,特别2014年第三季度,竟然号称美国经济增速达到5%这样的高度,都快赶上中国了。而中国的经济增速却在逐年下降。这段时间,作为一个坚定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和坚定的看衰美国经济前景的人士,我也感到很有压力。
但是,不管美联储如何炒作加息,媚美媒体如何炒作美国经济复苏,我的看法一直没有任何改变。就是因为,有一点:在2008年危机以后,美国政府没有推进任何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来消除社会两极分化,以及打击金融投资的始作俑者,更没有像当年罗斯福制定分业法案这样来改革金融市场,消除金融泡沫产生的土壤。这些事情都没有做,仅仅是量化宽松一下,给金融市场撒点钱,就指望经济能够真正复苏,这就是痴人说梦,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常识,与我在《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中阐明的一系列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现在,美联储、金融大佬和媚美媒体们共同制造出来的经济复苏的假象,终于是破产了。今年5月份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出来以后,它虚假的经济增长的现实掩盖不住了。
按照之前吹出来的美国经济复苏的数据推算,5月份至少应该增加非农就业是16万左右。因为短期内你要是真的经济增长了,工作岗位肯定得相应的增加嘛。但5月份的数据是实际只增加了3.8万,还不到预期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有人把这个数据称之为“黑天鹅”事件。其实哪是什么黑天鹅,它就是美国制造经济复苏假象破灭必定会发生的事件。你要是相信美国经济复苏是真的,它就是黑天鹅;你要是承认复苏是虚的,它就不是黑天鹅,是白天鹅。
这个数据爆出来以后,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战争中谁先扛不住,可以说就是胜负已分了——肯定的美国先扛不住。
实际上美国自从加息以后,就业数据一直都在下降。2月份新增23万,3月份新增20万,4月份新增16万,每个月份都低于预期。4月份的16万更是创造了七个月以来的新低。但总的来说都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不像5月份这样直接拉到三万多,突破底线了。
这个数据一出来,全世界一片哗然。美元指数立刻暴跌,日元、英镑、欧元等等纷纷对美元大幅度升值。
这样一来,“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加息—全世界资本回流美国”这个剧本就完全没法往下演了。因为最基础的前提——经济复苏的假象被揭穿了。世界人民都知道了,美国经济复苏是假的。
所谓美国经济复苏,一般来说要体现在三个指标:GDP增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学过宏观经济学的都知道这三个指标的互相关联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岗位,会降低失业率,同时会促进通货膨胀。反之,经济衰退,失业率就业上升,还会出现通货紧缩。
之前全世界很多人都相信美国经济复苏,就是因为这三个指标是互相印证的。美国GDP增速达到了3%~5%左右,对美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这是很高的数据;然后通货膨胀率也回升了,到了需要加息的水平线以上,美联储也真的加息了;最后就是失业率也确实下降了。
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三个指标都是可以“作假”的。其中GDP和通货膨胀最容易作假——只要增发货币,往经济体系里面注水,那么资产价格上涨、GDP增长都是很容易的。
但是,失业率不容易作假,因为货币注水注出来的GDP和通货膨胀不能带来实体经济复苏。实体经济不复苏,就业岗位就上不去。金融业、房地产繁荣制造不了多少就业岗位,投资10个亿和投资100亿对金融业来说需要人手是差不多的,房地产和股市暴涨也不需要新增多少雇员。
但是,过去几年,美国的失业率确实一直在下降,降低到了一个跟GDP和通货膨胀率可以互相支持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事情大家一直没搞明白,所以也就宁愿相信美国经济是真的复苏了,因为就业岗位确实被创造出来了嘛!
但5月的非农就业数据公布以后,这个事情也跟着明白了。其实新创造的就业岗位根本没有上去,完全不能支撑美国GDP增长。而是一个统计上的假象。
所谓“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除以“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但是对“失业人口”的定义是,在找工作而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数。并不是所有没有工作的人都算失业人口,比如自愿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主妇,就不算失业。根据这个标准,如果你过去半年都没有去尝试找工作,那么就算你没有工作也不能算失业。
于是,经济长期萧条以后,很多人长期找不到工作,已经完全失去希望了,放弃找工作,在家就靠救济金生活。这部分在美国统计失业率的时候,是不会被计算进入失业人口的范围的。
这样以来,问题就很清楚了: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实体经济长期没有复苏,就业市场一直很糟糕,经过七年的实际萧条期,大部分在金融危机中失业的人已经完全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努力。这部分已经不算失业了。于是,失业率就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看起来好像实体经济复苏一样。
所以,在经济体系根本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的情况下,因为统计口径的问题,美国经济的失业率也跟GDP增速和通货膨胀率搭配上了。三个数据互相印证,共同证明了美国经济在复苏。美联储也是根据这三个数据,来决定是不是可以加息。
结果,美联储不管是为了忽悠别人也好,还是自己也被经济数据给欺骗了,反正2015年年底是真的鼓起勇气加了一次息。加完之后,美国国内货币成本提高,泡沫经济受到打击,而国际市场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出现资本恐慌性的回流美国。这样,它虚假的经济增长就缺乏货币支撑了,就开始出问题了,最先体现出来的,就是跟实体经济关联最密切的就业数据。
这样,美国的处境就非常尴尬了。因为美联储已经放弃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牛皮已经吹上天了,说经济复苏,不仅不降息,还要加息。如果它承认经济不行了,不再加息,那么全世界资本回流美国的趋势就会出现逆转,没有这些资本回流的支持,它过去七年炒上天的房地产、股票和“独角兽”公司就没有人来接盘,泡沫就会破灭;
如果它还要继续硬撑,说我真的复苏了,我还要加息,结果就是国内资本进一步收紧。因为有就业数据在那里摆着,它加息也骗不了国外资本进来给它接盘。所以,不管它收紧还是放松货币供应,最后都是三大资产泡沫破灭。
这种情况,就是以前美国和崇拜美国的经济学者天天拿来黑中国经济的所谓“货币政策失灵”。他们认为,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如果加息,就会增加货币成本,导致资产泡沫破灭;如果降息,降低货币成本,就会导致资金外流,资产泡沫还是要破灭。
但是很多人没想到,这个诅咒对中国没发生作用,现在却落到美国人自己头上去了。现在它也面临“货币政策失灵”的窘境,不管加息还是降息,都无济于事。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看清这个世界
新兴!2016新纪元还差一剂强心针!2100成标普500难言之痛。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11:04 , Processed in 0.036734 second(s), 13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