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股民是怎么沦为赌徒的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43447
回复: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几天,董少鹏冲吴敬琏开炮。认为吴敬琏2001年给中国股市定性为赌场,阻碍了中国股市的发展,熊市都赖吴老。 中国股市到底是不是赌场呢?我想参与的每一个人都清楚。我接触的散户多数对股市一无所知,可并不妨碍大家追涨杀跌,也不认为学习和了解是重要的事儿。普遍认为,中国股市必须得有内幕,否则就是一翻一瞪眼。活跃的股民都有几条内幕,这些内幕多是来源于身边的亲戚、朋友。有了内幕后,还会向朋友炫耀。我身边的朋友经常有人找我,很神秘的说:“我大姑文明用语三姨夫家老四的媳妇在XX公司工作,听高管说........”言罢会含有深意的向我往上一眼,再叮嘱几次,千万别告诉别人哦,完后悄然离去,不带功与名。
有“路子”的股民自然都会有些消息,我是业内人员,身边真假消息自然也有。告诉我内幕的,有些是真关心,有些则是想换些消息。多年下来,看到所谓“内幕”,九假一真,我自然是不会采纳。身边的朋友可不然,见内幕必买。就算是我良言相劝,最终也只是一句:“万一呢?”最终钱赚到没赚到单说,内幕股票可是一箩筐。
这可能就是中国特色吧,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有这种特色。这个特色又和中国股市赌场论有什么关系?
任何一个行业赚钱都需要专业技能,那怕是扫马路,不具备一些技巧也是事倍功半。钱来钱去的股市,更是如此。所谓的专业技能无非是分析能力。大体分析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基本面分析,一个是技术面分析。中国股市开盘便创出了巨额造富的特点,没钱想钱的老百姓自然趋之若鹜。股市设立之初,基调便已定下,最终买单的还是百姓。
股民痛定思痛,开始学习分析。熊市之余,花下大笔学费,结果如下:1、学了基本分析,懂的看市盈率市净率了,阅读了无数国外典籍。熬到牛市一看,纳尼,自己的 股票涨了点。那些没基本面的股票个顶个都跟孙猴子似的,一个跟头就十万八千点,不好使。实在熬不住了,换股,换了垃圾股后。纳尼,熊市到了。垃圾股下跌也跟猴子似的。既然不好使,那就学技术分析。
2、第二个熊市,又花大价钱学技术分析。各种招数,各种定势。大师们志得意满,指点江山。牛熊通吃。一脸敬仰的学会后,发现晃荡来去的股市,学的这些玩意依然不好使啊?三番五次被套割肉,再来复习大师们的经典发现。所谓定势,牛市来的时候所有股票都这德行。而牛市来之前,这些定势都是不定势,走到节骨眼的时候,上下压根没个准儿。大师们完全都是先射箭后画靶。
各种闹腾完了后,俩牛熊的轮回完了。有赚的有亏的,亏的多赚的少。纳尼什么都不靠谱啊,都是靠蒙呀。于是中国股市赌场论的观点终于确定。老股民们口口相传至今,秘诀就是没蒙上就捂着,反正股票稀缺的中国股市,指不定啥时候就有机会了,再垃圾的公司也能一飞冲天,好不容易上的市,就是干不下去,把公司卖给别人也是一大笔钱。一个不输的赌场就这样被认定了。
任何一样事物只要来中国,必然具备中国特色,股市亦然如此。管理层朝令夕改,拍脑袋多,有逻辑少。游戏规则随时会变,甚至还会自己下场参与游戏,玩的比自己好的,随时给黄牌、红牌。(徐翔案例近在咫尺)
在这种管理氛围下,长期规划也是赌局,追随企业长期发展壮大获利基本不可能实现。发展好的企业,莫不有红色背景。领导换届了,以后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分红、分利也不是中国上市公司习惯,对于公司而言,股市是圈钱而不是分钱的地方。
管理逻辑形成分析逻辑,分析逻辑决定交易手段。太多不可控性,不确定性导致投机盛行。个人和机构对未来都没有把握,只能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出现机会,捞一把算一把,手段是什么无所谓,违法成本超低。
确定性的企业,未来可以预期,正常逻辑只是耐心等待,但企业安全不能预期,政策方向不可预期。企业好坏就不再重要,只要会讲故事,敢许承诺,股票自会暴涨。
久而久之,稳打稳进的好企业没人有兴趣。立竿见影的虚幻故事,到可满足上述所有条件。
最终中国式股市定型,投机盛行,目光短浅。劣币严重挤压良币的生存空间,良币同流合污,往劣币方向发展。中国股市变为赌场,中国股民变为赌徒。
西方的投资,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中国的投机,是建立在金玉其表的基础上。不光是投资分析如此,其实我们身边的人也是如此,讲信用的,踏实做事的人反到没有生存空间。但是,也不能就此认为洪洞县里无好人,中国也有正向发展的企业:“华为”“联想”“顺丰”“老干妈”。同样,也有正直做人的个体。自己选择怎么做人、做事,也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公司。仁者见仁吧。所以隔空掐架的两位,都有道理,不能评定谁对谁错。对错是自己做什么样的人决定的,和他们无关,和中国股市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