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币:
-
- 奖励:
-
- 热心:
-
- 注册时间:
- 2001-7-6
|
|

楼主 |
发表于 2003-8-19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假的指数,触目惊心的事实
统计是技术分析的基石,许多人都知道。但是我发现这许多人中很少有人能找到正确有效的切入点来进行有效统计,然后得出接近事实的结论。而我从去年开始连续公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观点,基本上就是基于统计得出的结果。
今天做的统计还是与以前进行一个比较。昨天大盘收于1469,而去年6月5日的底部1462,与昨天具有可比性。好了模取好了比较就要开始了。但是在比较之前要去除这之间上市的新股,否则将影响统计效果。这样工祛除121个股票,目前总股票为1282,去掉121个则为1161。进行运算,则低于6月5日收盘的个股为803个,计算比例超过70%。而低于6月5日收盘3%的个股为734个,超过63%。
好了,数字出来了,那么结论呢?很显然这么多的个股跌破了6.5日收盘价,而指数却高于当天收盘,说明这失落的水分很大部分被权重股,以后上市新股以及大盘股抽走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去年7月以后赢利越来越难,大部分人亏损已经是定局。如此多的“高手”发现了那么多的牛股不过是一场幻梦而已。等待大多数人的结局不过还是持平或者亏损。
这样的状态不知道还要维持多久?但是混乱的局面掩盖不了市场深藏的脆弱。一旦主流作多机构从以上这些活跃板快抽取出大部分资金,没有再出现一次结构调整让他们有机会吸纳目前的阴跌筹码,大规模的上涨是很难期望的。这个就是我的结论!
当然许多人会质疑我的观点,没有关系。只是请在质疑前仔细的考虑一下细节。为什么出现以上现象,你驳斥的理由是否很才充分经得起推敲?其实我希望有人能从一些大的角度考虑问题,基于市场本身提出问题,而不是单纯从领导人角度去思考股市发展,那样的话你成了别人思想的附庸了

一旦关键时候许多人立刻动摇观点,为此【 作者:浪漫 时间:2003-5-18 9:23:35 】
赚大钱的熊市或亏大钱的牛市?
这次行情给许多股龄还浅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许多人赚了大钱,但更多的人亏掉了老本。眼看着指数上上下下,一些人兴高采烈,一些人黯然神伤。
于是价值论,蓝筹论悄然行世,似乎大盘股掀起的“马太效应”将长期延续下去。这就意味着很多人认为目前的大盘蓝筹股还将一往无前的向上拓展空间,而垃圾小盘股还将直线下降直到仙股(香港称一元以下的垃圾股为仙股)的价格。
然而我要说的是中国股市直到现在我只看到2个股票业绩一直比较稳定,那就是000039以及000541。其他的股票业绩大多跟随行业起伏,几乎没有上市公司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大作强并且稳定住。这样就很让我怀疑“蓝筹论”推出的背后原因。确实1季度石化,汽车,能源行业开始显现强劲的势头,然而股价的上涨已经预支了这部分空间,而且现在手头资料显示继续的上涨所依靠的基础还不塌实。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更多的行业将开始脱颖而出,届时更多的机会将涌现出来。那么现在在埋头猛跌的股票难道就没有一个是有希望的?
我们的上市公司整体素质很一般(我用了客气的语句),事实上很多行业分析报告表明在行业竞争中上市公司没有能体现出高人一等的气势,也就是说许多上市公司只是简单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没有进一步拓展。
证券市场刚开始裂变,两极分化才刚刚开始,许多陈旧的观念还没有改变,我们无须太走在时代的前列,那样的话,结果就是“最先消灭的总是最早采取正确行动的人”。我估计要向境外市场靠拢的步伐要走5年甚至更多。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结合起来,不要步子走的太远而失去主动性!
目前大盘股与小盘股的分化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我估计2个月内将恢复同步,这是证券市场内在的要求。这个结论我曾经多次提出过,因为大盘股与小盘股的背离历史上发生过,时间就是95年7月至11月,那么现在呢?同步运动才是牛市或者熊市的最终选择,目前不过是十字路口,市场的两种力量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近半月来看应该是空头略占上风,毕竟自建指数显示真实的市场状态。
但是我们的评论非常难做,因为指数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但是许多人是以官方指数为操作依据的。许多人一看指数没有涨跌于是就安心持股,殊不知这指数早就成了绣花枕头。很快深交所也将改革他的指数计算方法,新股将在第一天计入其中,天下一统,从此即使有人水深火热,只要新股密度高,指数就能有所贡献!
本人一直以来对市场整体的走势并不持乐观态度,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毕竟大多数人赚不到钱,但是上证指数却高高在上,奈何我的看法不知对错!所以赚了钱的认为我胡言乱语,而亏了钱的谢我及时提醒。
如今摩根大通继续调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估计SARS的影响在6月份以及3季度显现出来。股市经常是滞后的,这次又将如何呢?我想应对策略是挖掘成长股,对报纸媒体鼓吹的概念持谨慎态度,争取良好的状态度过眼前的难关!
很多人希望的是抓住一切机会,而我的观念是避开风险,出发点不同也许是争论症结所在!

【 作者:浪漫 时间:2003-5-10 17:35:11 】
今天的蓝筹股,昨天的....
还不就是垃圾股?比如600057,000625。今年是风光了,但是几年后也许又是垃圾。我已经习惯了。毕竟中国股市已经出现过000557,000682,600799,000583,000016,600839等等等等故事了。是否投资蓝筹股=投资今后的垃圾股呢?
【 作者:浪漫 时间:2003-5-11 9:09:35 】
在中国谈论长期投资成长股,蓝筹股,还是等企业制度改制成功以后再说.目前垄断行业有规模的行业基本掌握在国家手中,很多企业虽然有底蕴,可是企业文化制约它的大发展.小企业想要窜起来有非常困难.而一些真正好的民营企业又不愿意上市,比如本地一大型企业几次被省里定为上市候选企业,但一直被股东以多种理由阻挠上市,以至于几年了还在排队,若企业效益一直能保持良好的情况,那么我看上市就没有指望,但是一旦业绩下降那么上市也许就水到渠成了。而这些情况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到的。很多人会觉得那些股东怎么这么傻,白用的钱不要?可是真正好的企业需要这些钱吗?银行等着借钱给你。比如我举例的公司近年几乎每年给普通股东的回报在股金的30%左右,一旦上市股本稀释,股价是增殖了,分红就减少了。同时可能因为上市泄露企业秘密,还不如做自己的安乐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许多企业上市招股说明书象花一样,上市后立刻下降,比如60034*,当初是什么概念?不是混不下去了上市干啥呀?这种情况下每年ST得到炒做自然不希奇。谁让好的公司不是真的好,没办法只好差中选金,差中造金了。不是亏的彻底那些老总肯放手?中国文化的劣根性在股市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只要有这种文化温床,每到年末就是ST的海洋现象难以根除。
你认为目前有几个公司值得长期投资的呢?除非你有内幕信息,真的赚了,公司怎么也要把消息封闭住,这样才能在小圈子里制造赢利效应,等你知道了就得到山顶接货了。难道不是吗?认为时代变化,蓝筹股时代到来的人可以与我打个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