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470|回复: 19

[大盘交流] 关于大盘浪形的基本看法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 天

发表于 2016-4-2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大盘浪形的基本看法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花叶飘零 浏览:15470 回复:19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90年A股起始,我国新一代股市走过26年的崎岖之路,从波浪看93年1559是一浪顶,
05年998是二浪大底。
07年6124是三浪顶。

大二浪走了大约3000个交易日。
6124至今不到2100个交易日,大四浪有可能尚未结束。
这样看,去年6月的5178就仅仅是大四浪的X 浪或B浪顶。
那么,5178至今,走的有可能依然是abc-X-abc。
前几天3097的这波下跌,就有可能是某级别的c浪。

所以,今天的缩量小阳,不可乐观,后面很有可能就是c浪的3浪下跌。
下周一,即使延续反弹,也不会持久。更大的可能是周一或周二大跌。
这波下跌虽然不像前股灾那样激烈,但估计会创新低,即便小概率不新低,也会在前低点2638附近止跌。




-

参与人数 2奖励 +9 热心 +3 时间 理由
安静的飓风石 + 1 2016-4-30 09:20 我很赞同^_^
天一不菜 + 8 + 3 2016-4-23 08:48 助人为乐^_^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2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要顶,谢楼主分享!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3-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结构深研究行云流水话投资将上证指数拆解到底

发表于 2016-4-22 21: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7-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走势赞成  楼主上个图交流更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1-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3 天

飞飞浪王波浪研究家园

发表于 2016-4-2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得这么空空啊。  

静心观察。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09-1-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2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79 天

发表于 2016-4-22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波浪划分法明显错误,拿深圳指数年线举例,按楼主划分,有2个硬伤

硬伤一
1浪涨2年,2浪调整13年,而波浪理论中,一般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3浪才2年,明显时间级别不符

硬伤二
2浪的B浪涨幅6倍多,和3浪涨幅相当,居然只算调整浪,无论怎样都说不过去


从深圳成指年线看,6000点应为1浪顶,目前还在2浪调整中,所以5178的调整,是6000点调整延续可能性更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0-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4 天

发表于 2016-4-2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20 天

发表于 2016-4-23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观点我太同意了,楼主是我找了很多地方唯一一个和我观点一样的,等有时间给楼主画个图,探讨一下。二浪的大B走了30000个交易日,四浪的大B时间也不会少还会多,因为四更复杂,6100-1849是大A,1849到5100是大B中A,目前是回撤B浪,回撤浪也是ABC,这里只是A中从5部分,出新低也正常,不出也行。走完是B反弹,高度4000-45000时间5-6个月,然后回撤浪中C来了,c1c2c3破2600的概率极大,时间一年半左右,届时会撤浪走完,开启大B中C的部分,三年牛市高度6000点附近。最后对应6100点的真正的大C来了,四浪就是这样,明天给楼主图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2-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股市必将下行的原因是什么?是客观规律使然。
比如江河,江面水位的高低,除了风浪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是上游水源的多少。
上游雨量大或雪山融化,江面自然提高。
客观规律是:水往低处流。
可是,股市的规律恰恰与流水的自然规律相反。人往高处走。
大家看一看,现在每月有多少新增股票上市入围,每月又有多少股票退市离场?
根本不成比例。入场的不断增加,退场的几乎接近于零,100比1可能都不到。
再看源头,有多少新增资金入市。这不像20年前,股票数量少,虽然人们还处于试探和认识阶段,但源头的资金量无疑很充足。
现在呢,源头的资金量靠什么增加?印钞票?不行。加工资,有限。怎么才能抵消新股上市的冲击?只有一条路:股价下跌。
再看风浪,这总归有的,比如政策,你能把握?比如重组,你能知道?除非有当事人知情人违规给你泄密。

总体上看,当然是体制有问题。什么问题?两个字:平衡!
怎么讲?具体一点就是:劳资平衡。(即劳动阶层与资本阶层的平衡)
大概有很多人不理解。可惜许多话不好说全。还是说一点。
上市公司大股东是资本的主力,大中小散户股民就是劳动阶层的主力。
劳资如果能够基本平衡,股市一般会正常化。如果失衡,就会出问题。


那么,由谁来掌控这个平衡?当然是震府、政策、震监会。税收、入退市股则,借壳规则,杠杆规则、违规处罚规则。。。等等都有相关内容。
当利益偏重于资本,劳动阶层会受损,当利益偏重于劳动阶层,资本会受损。其实两者任何一方受损对社会发展都不利,所以,要平衡。
总之证券市场造就了多少亿万富翁,就必然有相同数额的资金从工薪阶层流失。
好在劳动者总数远远大于亿万富翁。

平衡问题是个很微妙的问题,就说到这里。


-
参与人数 1奖励 +8 时间 理由
nblk + 8 2016-4-29 19:04 MACD有楼主更精彩!^_^

查看全部评分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处省略一万字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7 天

发表于 2016-4-29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6-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6 天

发表于 2016-4-30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包尔金 于 2016-4-30 00:08 编辑

WXY也好,联合调整也好,1234567也好,最好看看原始定义是怎么来的。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5-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3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纠结波浪预期的多样性
波浪本就是提前分析预期的多种可能--这才是波浪的实质
上升趋势中给你继续大胆做多的预期
下降趋势中给你谨慎的态度

我更喜欢波浪的矛盾性,就是多预期
但是必须对其根据其他方法确认--例如向上或者向下的确定性点位
你必须通过技术分析寻找那个确认或者纠错的具体点位
预期--跟随--确认--纠错

例如 现在上证看月线波浪
2638--3097的月线是不能成为一个月线波浪的高度的
为何不能--研究波浪的人应该很清楚

既然不能成为一哥月线波浪--那么后续走势就只能是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就是继续向上加速突破3097--直到可以确认一个月线波段
一个极端就是必须向下跌破2687 当然破位2687就肯定会破位2638的
在这2种预期下你再进行其他分析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3-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 天

发表于 2016-5-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2638-2938-3028-3097  ,,135浪都齐了 ,,3097就是巨大的顶部,,,再看看支撑,,,为什么我没有写2 4的修正浪的位置呢  自己去找吧  2905破位了,下行的第一浪已经走出来了,主跌浪在后面等着你 ,,保命吧,,不回2905起点的回调浪还没创新高, 暴跌还需要点时日的,,,耐心的它修正波的顶吧,,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3-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发表于 2016-5-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浪理论在中国就不太可行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6-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叶飘零 于 2016-5-6 17:26 编辑

有传闻称,震监会拟暂缓中概股企业国内上市,中概股回归国内借壳、重组、IPO可能受限制。消息一出,正在私有化的企业股价应声下跌。


绩差股成为壳资源,本身就是怪胎,不知是谁弄出这么个怪胎?
上市公司业绩差,当然不是好事,可是控股绩差公司的大老板却可以得到奖励,什么奖励?---“壳!”
确实有创意,但是这是什么创意?违背社会规律,也违背自然规律。这是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其发明者应该受到惩罚。
否则,长期照此办理,受惩罚的就必定是广大股民和绩优公司。
其中的道理不想多说。
我们既欢迎也鼓励企业革新重组,但革新重组应该是激励先进,而不能优惠绩差公司。
所以革新重组应该是激励强强联合,锦上添花;不应该鸡犬升天,让刁钻无能的大老板得利。
也只有法规正常,才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违法违规得到内幕消息的幕后人获取暴利。


此外,关于上市公司违规就退市,也是极不正常的规则之一。
原因是公司违规的责任是控股的大股东,而广大中小散户有何责任?公司违规退市,惩罚的是股民,大股东退市后照样可以经营。
大股东违规几乎没有成本。退市对违规大股东能惩罚吗?如果成立,那没有上市的公司岂不都在受惩罚?为什么不可以注销大股东的股份来惩罚违规?

证券规则中类似可笑的、可怕的、可耻的条款,都应该拨乱反正。
前面提到过资本与劳动的均衡问题,这就是掌控平衡的必要措施之一。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 天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美股注册制大牛市是建立在3万家退市“炮灰”上的
2017年1月19日





很多人把本次大跌的原因归结为IPO大提速。依据是,现在监管层基本保持着每周批10-15家新股的节奏,而2017年全年IPO数量预计超过400家。

这种速度,让许多投资者心惊胆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2016年只有105宗IPO。

另外,美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截止到目前上市公司也只有三千多家,而短短几十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3200家。

如果再把有着中国纳斯达克之称的新三板的10000多家挂牌公司算在内,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公众公司数量,已实现对美国的碾压。

胆颤的人认为,A股绝逼不能容纳如此多的上市公司。但监管层却无动于衷,许多投资者则选择了死给你看。

于是也就有了这连日来的暴跌。

其实,IPO大扩容不假,A股上市公司数量在短期内赶超美股也是大概率事件,因扩容而下跌也是事实。

但投资者却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美股上市公司(加上曾经上过的)数量比你想象的要多,因为在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已超过3万家上市公司退市。

而这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死穴,短期内也无解。

因此,在IPO大扩容之时,百亿的壳满天飞舞之时,退市还是一纸空文之时,暴跌也就不奇怪了。

先来看几组数据:

1、大体而言,美股当前平均每年IPO大约150家,而每年因兼并、破产、退市等的公司大概400家,结果就是平均每年上市公司数量降低200-300家。

2、美国的上市公司数量于1996年达到峰值的8025家,随后便进入下滑期,到2012年上市公司数只有4102家,而到了2015年7月,美股的数量下降到了3800家。

3、1996年有多达848家公司上市,融资总额为786亿美元,因此数量对美股来说也不是问题。

4、2016年美股市场仅有105宗IPO新股,数量创7年来新低;总融资额188亿美元,创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

5、美股上市公司数量如此至少,IPO数量少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是退市。

最近有一篇热文说,过去百年间美股退市家数超过3万家(口径不同统计数据略有差异)。

6、根据美国的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学者测算出来的上市公司数目应该是9538家,缺口5000多家。

上面的几组数据,让美国人得出一个结论: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在锐减,上市公司创32年来最少,美国的股票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

对于这种锐减,美国人其实也挺揪心的,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也得出了一些结论,大致如下:

1、美国公司数量并未减少,但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减少。1977年美国公司总数为341.8万家,上市公司比例为0.14%,2012年公司的总数量已超过500万,上市公司比例却下降到0.08%。

2、理论上,IPO数量可以弥补退市的企业数量,但目前很难。

3、许多公司破产了。美股股票数量在1998年7月达到顶峰,当时的企业都趁着互联网繁荣时期争相上市。

美国人说,那是一段神奇的时期,如果你能创办一家公司,并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com,就能一夜暴富。但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破产了。

4、并购繁荣,许多公司被消灭。对于很多小公司而言,最佳盈利模式是通过被别的公司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而不是成为一个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独立企业。

美国的并购市场越来越繁荣: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的的美国并购交易达到创纪录的1.1万亿美元。

5、风投、私募崛起,IPO需求减弱。

Uber和Airbnb等创业公司可以通过pre-IPO市场获得巨额资金,有人担心这其中存在泡沫。但事实是,全球央行拼命放水货币,使得市场流动性泛滥,大大降低了融资需求者对股市等公开市场融资的需求。

互联网独角兽公司可以通过线下渠道、私募基金等途径轻易融得资金甚至资金会自己送上门来,何必去公开市场融资呢?

6、监管加强,有人望而却步。

一些创业公司可能因为担心监管而不愿上市。成本高昂的信息披露程序,以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都大幅降低了IPO的吸引力。

如果再把上面的原因做二次归纳,美国上市公司数量急剧减少是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IPO数量不足,二是退市数量庞大。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照这样下去,美国股市且不会完蛋。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对于美帝而言,无论是上市或退市,均为企业市场化的最优选择,形成市场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熟悉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注册制是美国股市100年大牛市的根基。

注册制的根本就是“采用了财务退市标准和市场化退市标准”,“大进大出”是优胜劣汰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的充分体现。

有一组数据是这样的:1995年至2005年十年间,美国三大股市共有9273家公司退市,基本上一年1000家左右。

其中,纽约证交所(NYSE)十年总计退市1906家,NASDAQ十年退市6257家,美国交易所(AMEX)十年退市1010家。

还有一组数据是,从1985年到2008年,美国纳斯达克有11820家IPO,但同期退市数达到12965家;从2001到2013年,伦敦交易所IPO为965家,退市公司高达2004家。

我们也想学美国,也想推行注册制,加大直接融资比例。

但是,加速IPO好办,加强退市却难以执行。

因此,你可以看到,过去的几年和现在由于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流通盘比较小,资源稀缺,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和垃圾股一直保持了持续的股价大炒作,创业板市盈率超过100倍,中小板超过70倍。

这绝对不正常,但是监管层却始终没给出解决办法。

事实上,资本市场很多人士并不反对加速IPO,也不觉得现在的IPO扩容有多么夸张,但是,在没有根本性的、革命性的退市制度做保障之前,现在的IPO速度却确实够吓人。




-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4-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0 2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金币:
奖励:
热心:
注册时间:
2013-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声明:MACD仅提供交流平台,请交流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值班电话:18209240771   微信:35550268

举报|意见反馈|手机版|MACD俱乐部

GMT+8, 2025-4-21 07:58 , Processed in 0.041911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