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历来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事件,今年也不例外。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健康、民生消费等涉及“两会”热点的主题受到了资金的高度关注,相关行业和个股在二级市场上也有明显阶段性表现。 一、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周期性行业快速修复 供给侧改革一词最先火起来是在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概念,随后高层在九天内四次提到“供给侧改革”,这预示着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主线之一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改革方向。
供给侧改革的首要看点在于去产能。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提升有效供给的最便捷方式即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升有效供给。从目前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布局来看,多集中于基础工业,如钢铁、水泥、玻璃、电解铝、煤炭等,而在工信部公布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也是一直被提及的。从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散小乱弱”、产业集中度较低和产能利用率低的现实。以钢铁、煤炭、水泥行业为例,三者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66.99%、68%和67%,仅前两者过剩产能就分别高达4亿吨和4.2亿吨。在行业毛利率低下的现实中,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高达95%、钢铁行业达50.5%,而水泥行业也达到了33%。而对如此残酷现实,实施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改善产能过剩行业的基本面,优化行业格局,这种措施也恰恰为相关周期性行业带来大量并购重组机会。 行业是而言,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预期有明显地反映、可适当给与关注。 二、国企改革全面提速再站风口浪尖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正式拉开国企改革的序幕以来,地方国企和央企改革步伐明显加速,而央企整合更是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今年地方“两会”已经结束,在各地方“两会”议题内容上,“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组”、“分类改革”、“整体上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等内容被多次提及,而这也使得国企改革的话题在近期再度升温。甚至有消息称,央企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名单也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 正因多方因素影响,国企改革也由此成为券商眼中猴年最有上涨潜力的主题之一。对于国企改革主题,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锋认为,投资者可从以下三条主线参与其中。主线一,已经公布试点的6家央企及旗下上市公司:6家央企包括中粮集团、中国建材、中国医药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新兴际华集团,旗下中港两地上市公司共34家。这批央企的试点方案酝酿已久,应该有望成为央企改革的先行者;主线二,有整合预期的央企。在112家央企中,业务在竞争性领域且业务相互有重叠、容易引发市场合并重组预期来进行合并的央企,包括建筑工程、有色及冶金、航运、军工、电信及旅游等消费服务领域。除上述已经有进展的航运央企外,其他包括中国铁建、中国中冶、中国铝业、五矿发展、武钢股份、中国国旅、中航科工等;主线三,推进相对较快的地方国企,上海、广东、山东、重庆等地是国企改革进展相对较快的区域,其中有国资证券化、整合重组预期的个股将是关注重点。 三、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 民生类主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每年的“两会”议案中,其一直都是重点议题,今年预计也不例外。在民生主题中,大健康概念尤其值得关注,自“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以来,近几年大健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今年2 月14日国常会上,国家又提出了要部署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政策要求。 对于备受关注的健康中国主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创新仿制能力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成长确定、擅长外部整合的经营型企业;专注构建医疗服务生态圈、具备品牌溢价的服务型企业;主动触网、主动参与控费的连锁药店和流通企业;基因测序、转型精准医疗等新兴领域的深度参与者。而兴业证券则表示,精准医疗将是2016年医药板块中最可持续发酵的主题之一。随着华大基因招股说明书公告上市在即和精准医疗类基金的发行,这一领域的关注度仍将持续提升。相关龙头股主要有,安科生物、达安基因、科华生物、达安基因等。另外,随着限制公立医院规模、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转诊制度等各类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介入民营医院领域。民营医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充分发挥市场化效率;内部管理者、员工的激励程度高于公立医院,成本概念更强,“以药养医”程度较轻。涉及到的国际医学、福瑞股份、马应龙、益佰制药、贵州百灵、复星医药、康美药业、金陵药业、恒康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