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问:缠论过于晦涩,对于学习缠论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建议,缠论里的均线系统和比价效应这两个,你怎么看,谢谢。
答:学习缠论没有什么好方法,缠论本身包含的并不仅仅是一套技术理论,是一个有骨架有血肉的综合理论,即便是想学个大概,我想也不亚于学习一门类似量子力学难度的大学课程。
均线系统本质上是一套趋势模型,主要用于描述趋势的状态,由于有一定普适性,所以有几根划分状态的均线依旧集成在我的技术系统里。举例,你肯定没见过在年线之下发动的大行情,这就是长线状态分割线。
比价效应是从国外传入A股的资金逻辑,其实就是相对估值平衡。这块一两句是解释不清楚的,但想量化比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分析中,采用模糊比价即可,尤其是短期一致性走势,完全就是价格博弈,在比价效应的理解基础上,任何诸如基本面,消息面都无法有效解释,唯有技术结构可以解释短期价格博弈。
划分状态的均线,是这几条:10日短线热度生命线(必须同时站在20日线和年线上时) 20日短中期主力参与度冷热线(必须年线上) 年线为牛兄分界线。
问:我看缠论用的是一个裴波那契数列均线,你有用嘛
答:以前用过,后来换了电脑,软件上的均线数据不想改了,发现其实差不多。
问:你的成长之路?可否聊聊
答:07年股市大牛,中国人第一次所谓的全民炒股的时代,各种消息铺面而来,像我这样好奇心比较强的,当然就被吸引进了股市,加上我母亲是99年的老股民,很小就听我妈说她在仪征化纤上的操作,你很难想象当时我在高中课堂上拿着诺基亚N73,用着时不时掉线的2G网看申华控股的走势的感觉,完全就是盲人摸象。上大学后,混股吧,看新浪博客,痴迷封起de日子,徐小明,我整个大学时光基本上就是在股海中度过的。
我接触到缠论时,很可惜,当时缠师已经仙去,缠论在技术领域的完备性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这建立在缠师纯数学逻辑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技术系统学习起来自然有一定难度,但走过来再看,其实也是个书由厚读到薄的过程,跟任何的一门新学科的学习没有太大区别。在缠论纯熟后,我才接触到波浪,波浪为什么名气这么大,我却在后面才学习到,原因是我一开始就知道千人千浪的问题,我当然没有解决方法,所以放到后面再学,在拥有一套完整的缠论技术视角以后再去学习波浪,其中的奥妙和精华就比较容易发现,至今我仍旧认为,将不同技术理论的精华集成在缠论这个视角下是一个在学习技术方向上比较合适的路径。举个例子,崩溃点战法被写成了一本书,实际就是中枢突破的一种大概率模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视角,这些东西是非常容易被集成到操作中的。
但缠师的精华远不止这套技术系统,就如我在的简介中写到的,技术面*基本面*技术面,这就是缠师框架性质的精华,所以我一开始就没有局限在技术本身里,这点我以前反复强调看缠论决不能只看108课,缠师的解盘中的精华至今仍是市面上唯一的优质大资金操作思路,这些属于格局。
我以前是在新浪博客写博,来到这里主要目的就是个人精力有限,希望在这里看到集思广益的个股基本面分析,扩充我的股票池。
现在的我,核心竞争力是策略分析,技术是一个完整的视角框架,不要神话它,但更不能忽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