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带来的利好能成为新的寻租基地吗?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26957
回复:1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式利好特别有意思,只要是改革之剑指向哪里,哪里就会成为寻租的重灾区。例如前些年的平民房改,从经济适用房到两限房再到寻租的公租房,越改革,穷人越住不上房,反到是不缺房的人一大堆房子。再例如医改,本想改的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可是越改,药就越贵,越改医院就越不给你治病。一直到今天,医保范围是覆盖了很大,但是我们看病的实际费用并没降低多少,扣除掉医保报销的部分,剩余的部分也早就被各种高价药,高价医疗冲抵了。记得98年我有次住院,住院一周,把病治好,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花了400多元。母亲前几年频繁住院,每次至少都要两万,个人要承担将近三千,最关键是摆明了的病,不知道为什么治来治去治不好。医保到上限就出院,到了可以再次住院的日子,医院能派人到家里来接,催促再次住院。
计划生育的时候,有些地方,罚款成了收入。农村甚至出现干部跑去村民家里抢牛拆房冲抵罚款的现象。本身生孩子就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和精力,现在穷上加穷。一代又一代没有质量的人口就在重罚下更加窘迫,底层农业人口,几乎没有任何社会阶层上升的机会。
十三五规划,最落地的就是开放二胎。以前的计划生育办会真真的无所事事吗?觉得不会,咱们中国人在这方面是最有创造力的,有寻租空间,我要抓住寻租机会,没有寻租机会,杀出一条血路也要创造寻租机会。
第二点,是实现全民参保。中国的医疗体系是制约消费的一大因素,前文已经说过医疗的问题了。现在全民参保,理论是善政,落到实地上,一定会有扭曲。国外医疗体系是分级的,私人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收费都是很高的,通常有钱人会去私人医院质量。公立医院可以使用医疗保险进行质量,但是公立医院用药多为限制性的药,价格低廉,医院以治愈率为标,而非创造效益。中国现在低价医药基本已经全面沦陷,低价医疗无从谈起。就是高价药,也未必可以治病。我是中医的推崇者,但是现在医院的中成药普遍质量低下,治病谈不上,只能说吃不死人而已。常见病的质量,医院总会开大量的中成药,小部分疗效比较明显的西药。而国产化的西药成分存疑,同样成分的进口药,疗效好的惊人,但是你得私人掏高价了。
国际先进医药的引进同样成问题,例如抗癌药,欧美各种靶向药已经普及。而国内依然是高消费的放化疗,病人痛不欲生,疾病能不能好得单谈。很多癌症患者家属纷纷取道印度购买高仿药,但是转瞬间,帮忙购买的人就锒铛入狱。对这种窃取国家利益的行为我们必须扼杀在摇篮中。
我一个好友的父亲,在医生宣布不放化疗还能活三个月的情况下,坚定的拒绝了医院的建议。通过关系在美国找到了最新的靶向药,现在父亲在中药和美国新药的质量下,已经活了一年半了,症状明显好转。但是他花的代价是每月十几万的医疗费用。
医疗改革推进,在表面的事情上做足了文章。但是本质上医疗条件的改善,医药质量把控,医药的科研创新,毫无推进。在逐利的文化价值导向下,所有的改革都是为寻租阶层创造空间而已。全民医保,只是让医疗体系的利益既得集团吃的更加肥硕。
至于美丽中国的推动,背景依然是利益的剥夺。之前,地租经济让权力方从农民手中剥夺拥有土地的权力。当下,产业化农业已经渐行渐近,美丽中国的推动,必然需要立法的修订。在方向确立后,土地将开始大规模集中。传统农业将再无容身之处。利益团体将骑上法律的骏马,再次践踏最为弱势的农民。至于土地集中后做些什么,就无人知晓了。就算是政府的立意是好的,但是现在失控的地方政府必然寻求利益最大化。那土地就会失去供养人们的功能,变成套利的温床。人心不能美丽,中国永远不能美丽。
诸如种种,我不再一一愤慨。总之,除了互联网+的推进,其他任何改革项目的推进都是新利益集团的滋生温床,必然会生出新的寻租阶级。互联网+因为是开放平台,很难凭一己之力只手遮天。但是,如果权力依然可以控制互联网+,那互联网的开放性依然会被扼杀。例如互联网+租车,在各种争议中,权力依然一意孤行将其扼杀,新生出来的官派租车,压根和传统黑到家的出租车行业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叫车环节不大一样而已。
仔细想想,除非权力想自己改变自己,互联网还是根本无法改变权力的。体制的固化,才是中国真正该改革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