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趋势--互联网金融大方向之二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小散心态
浏览:30129
回复:7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今天来讲讲互联网金融,当前的金融创新大部分都牵涉了互联网。这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当前的反弹中,互联网金融的表现也非常突出。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统计,在资金融通方面,主要是网贷行业;在支付上,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已经日渐成熟;在投资方面,众筹的方式已经被更多的人认可;而信息中介服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低成本对融资者的征信,另外接口服务,软件系统等等也都可以归入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当前已经彻底融入经济体系,我们越早认知,就越容易受益。例如传统金融,消费我们需要去银行实地取钱,转账也需要去银行。在资金融通上,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还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传统银行业触网,产生了网银,降低了我们的融通成本,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刷卡消费渐渐兴起,又让我们在日常消费中获益。随后的第三方支付,进一步方便了我们的资金融通,而且在消费和投资领域,也给我们扩宽了通道。在P2P和众筹项目出现后,我们个人多了投资渠道,传统银行一直在偷走我们的收益。先下互联网金融的成长,让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享受金融红利。
当然,互联网金融还有很多很多内容。但是在我国重大改革的关键节点时候,金融改革一定为先,只有血液输送到了,才能将能量输送到位,让实体经济的机体再次有活力的运转起来。
实体经济改革的难点就是改变资源错配,传统金融资金输送都是给国企,上市公司,地方政府。而占实体经济总量90%,解决就业5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不曾被雨泽。如果要激发新产业,必然要给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援。传统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靠的银行信贷和企业自融。银行信贷从来都是倾向于传统行业,在全部供应链金融中,大约占了30-40%左右。商业银行的优势是流程标准化,信贷额度高,有征信优势,坏账率低等特点,缺点是对抵押资产的状态把握度低,不擅长把握行业特点,门槛过高。
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自筹占比在20-30%左右,通常都是关联企业成立非银公司,由核心企业主导,对资金需求方进行审核和融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流程的成本低;因为企业都在供应链中,征信不是问题;对资产的情况熟悉,坏账率低;因为都是供应链中企业融资,几乎没有门槛限制。缺点是缺乏金融人才以及管理经验;资金来源非常有限;没有风控意识;因非专业金融公司,在运营中受到很大限制。
从以上现状来看,传统供应链金融给一半以上的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还有数量更多的企业因为规模、产业限制,地理位置等等因素,很难得到金融支持。这部分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但是活力更充足,但是只能依靠民间借贷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改革,重点就是供应链金融的补充。
目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改革主要是两方面,比较成熟的是阿里平台主导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融资快,企业征信有现成数据,成本较低。但是因为资金量有限,平台较为封闭,所以复制率很低。目前具备这种能力的电商平台屈指可数。
未来重点是发展以P2P企业为主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目前P2P 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围绕某大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借贷;一种是以债权转让模式,通过对保理公司的筛选和授信来进行中小企业的借贷。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灵活变通,资金来源可扩大,门槛低。缺点是缺乏征信能力,调查成本较高,因此导致借贷成本高。另外,能进入供应链的P2P企业都需要产业核心企业的支持,因此覆盖面也比较有限,有较强的行业特性和地域特性。整个P2P行业也不够规范,仍需等待《互联网金融改革的指导意见》后续的细节落地。
相关的受益股很多,如:轻纺城,诺普信,大金重工,匹凸匹等上市公司。目前P2P在供应链金融的占比较低,预计在P2P行业管理细则出台后,该行业会得到快速迅猛的发展,在三到五年中,将覆盖实体经济中,融资困难的大部分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