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波浪理论——“长A短C”现象
来自:MACD论坛(bbs.shudaoyoufang.com)
作者:sukert
浏览:29485
回复: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先来看一幅图:中车
我对此走势的划分是遭到某大师的极度嘲讽啊,他认为我画的是5-3-3,说如果我是他徒弟要骂我蠢,我只想说:真庆幸波浪理论不是你教给我的。
首先我要对某大师的眼力表示怀疑,明明是5-5-5嘛。不过通过他的一系列分析说辞我也进一步确定他的确是“无知者无畏”,打嘴炮远比画浪水平高。
不浪费大家时间,言归正传。
此图,前面1浪5波完成进入2浪调整,调整第一波来了个5波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③不最短,①④不重叠,完美。
某大师认为是5,我呵呵。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它的确是5,但是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5呢?很显然不是,内部子浪结构谁能数清?一团乱麻。
而上一个帖子我着重强调了调整浪里面的5是什么——“调整作用浪”,既然是调整作用浪那我们就不能用5的眼光来看待它,而要用3的眼光来看待。
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分辨它是不是那个5呢?很多人最爱忽略的因素:价格。
股市有云:一三等长,则五延长。也就是说如果市场要以作用浪的方式进行5浪上涨,如果13浪在价格(或涨幅)上等同,那么预期5浪将会发生延长现象。
但在一个调整浪里你跟我来延长,可能吗,可能,但需要急涨之后,下跌空间要足够,比如6124之后的下跌,个人认为是C延长。
对照中车那个图,当a出来之后,回撤接近涨幅80%,而时间相比前面5浪上涨极为短促,我们就应该想到会有一个反弹和一个缓慢的下跌——“长A短C”。
图中我标注了很多这种现象。包括W-X-Y整体上也就是个“长a短c”,Y=0.5W。至于为什么是扩散W,那就是市场情绪的事了。
此浪形在外观上的确不好看,但是合理不合理呢?看完下文你就知道。
艾略特在《自然法则》中提到:“尽管双重锯齿形和三重锯齿形调整浪的趋势角度比联合型调整浪的横走趋势陡直,但仍可定性为非水平的联合型调整浪”。
这句话即表明如果产生多个锯齿形调整那么我们要转变思路将其看做为联合型调整。至于为什么,他在下面提到:
“无论是调整角度还是调整目的,双重三浪和三重三浪与双锯齿、三锯齿是完全不同的。在双锯齿、三锯齿调整浪中,第一个锯齿形调整浪极少大得足以对先前的波浪形成充分的价格调整。双重或三重的最初形态对于产生足够规模的价格回撤通常很必要。”
这两句话啥意思?第一句:双锯齿、三锯齿是因为没达到价格目标而出现的;双三、三三是因为过早达到价格目标而出现的。
第二句:为什么出现双锯齿、三锯齿?是因为第一个锯齿调整很少大的足以满足充分的价格调整。 一个锯齿满足了就不会出现第二个了。
第三局:双锯齿、三锯齿这种现象对完成整体价格调整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任务你总要完成了吧。“最初形态”指什么?下面会讲到。
但是当价格目标达到后,为什么不产生向上的行情反而横盘了呢?
后面他对此解释道:“但是,在联合型调整浪中,第一个简单模式通常产生了充分的价格调整。双重或三重的调整模式主要是为了在价格目标基本达到后,延长调整过程的持续时间。有时,需要额外的时间是为了达到价格通道线,或是实现与推动浪中的其他调整浪更紧密的联系。随着巩固的持续,参与者的心理和基本面情况也相应地延伸它们的趋势。”
这段话的意思是:(第一个简单模式就是指上面的“最初形态”。)虽然我通过双、三锯齿这种简单调整完成了价格目标任务,但是调整时间不够啊,形态上也不够好看...一系列原因。所以才要继续调整下去,但是我总不能继续往下跌吧?那就在底下横盘吧。
以上这些话,基本上就解释了价格和时间的平衡问题。
锯齿形没完成任务,加个锯齿形继续跌。
锯齿形完成任务了,但是用时太短了,我总不能继续跌吧?那就横盘吧。
换句话说,3天干的或你1天就干差不多了,那后面两天不就是慢慢干吗?
“长A短C”就是这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