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乱上加乱
享受了快一年的疯牛市后,剩下的满地鸡毛。从政治周期看政府换届后的两年即14和15年经济比较困难,对中国经济一直比较乐观的我开始有些谨慎,原因有几点:
(1)通过中国中车,市场对再集权的国企改革已经给出了评估。任何与降低国有控制背道而驰的改革市场都不会认同,因为政府的参与和控制不但降低了企业的效率还导致了资源分配的扭曲。本次改革不但没有降低国有的控股,返到鼓励通过合并创造出更大、更集中的国有企业!
(2)公共政策的信用透支,公众预期逐步发生变化。新一届政府反腐的力度及中国梦的提出给大众无比的信心,但习惯了前十年无视公众利益的政府各部门,由于惯性在这两年里的表现却逐步让人失去信心。大金融的变现显示市场已经投出了不信任票。看几个可圈可点重大事件的管理。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选择上是有问题的。上届政府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种下了几个祸根:4万亿不但错失了改革的最好时机还恶化的地方债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选择的时机是2008年美元弱势,而不是美国经济复苏、美元逐步强势的时候!其次,政府对本次疯牛市或杠杆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对股灾时反复无常毫无魄力。
(3)政府完全忽略了“姊妹危机”的厉害,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国家的经济可以抵御“姊妹危机”,而政府却在无知的制造此危机!“姊妹危机”的经典定义是指政府的债务危机导致货币危机,比如历届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了本国货币的大幅贬值。2007-2008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导致了信贷危机,欧洲则是信贷危机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我们的潜在风险则是股市危机里让人民币国际化导致货币危机,虽然政府可以抵御或控制货币危机,因为我们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和严厉的资本控制,但成本会非常大,而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最后,顶层设计的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与实体经济的现状及经济大环境背离的风险。一方面上层设计了美好的方针,另一方面却是微观层面问题不断,如何取舍至关重要!凡事都讲天时、地利和人和,到目前,决策层还没有看到潜在危机的风险,这是最可怕的!
总之,看到的只是被动的应对,而没有前瞻性的公共政策,让我对经济前景保持谨慎,也空前的看空股市。 |